武则天称帝之前,为什么把自己一手培养的北门学士一锅端了?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6浏览:40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武则天在政治上之所以成功,与她重视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关系,当她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时候,她精心提拔培养了许敬宗与李义府,在这两人的协助下,她彻底扳倒了长孙无忌,后来,她又一手培养了北门学士,这些人协助她在“二圣”时期处理了大理的国事。后来李治去世,武则天废中宗,囚睿宗,以太后身份临称制的时候,又把自己一手培养的北门学士一锅端了,这是为什么呢?
武则天一直以来,都深知培养亲信的重要性。当年,她争取皇后之位,为她出力的是亲信许敬宗与李义府。到“二圣临朝”之时,这些出过大力的亲信已经年老退休了。她非常清楚,自己深居后宫,要想驾驭整个国家机器,还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工具。当时武则天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出入禁中,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
武则天"以修撰为名",把这些文章高手召入禁中之后,编写了一批署武则天之名的著作,如《列女传》、《臣轨》、《官僚新诫》、《乐书》、《少阳正范》等。武则天建立的"北门学士",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智囊班子,武则天密令他们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这些人有着共同的特征,才思敏捷,属文工书,率性任侠,不拘小节。他们不太遵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准则,对人对事常常表现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豪情,对自己的才华深具自信,有时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强烈张扬的个性,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虽不符合谦恭礼让的传统儒家伦理,但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蓬勃的生命力,自有一种别样的吸引。这些人大多出身寒微,资历较浅,在传统的门阀制度下无法尽展其才,却为武所赏识,并加以培养,被视为武则天的私人内阁。
北门学士为武则天一手培养提拔,其中以刘祎之为首,对武则天处理国事及后期废除中宗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裴炎被处死之后,刘祎之就成了宰相集团的第一人,身份极其重要。可为何后来武则天还是将其一锅端了呢?
作为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刘祎之对武则天充满了感激和尊敬,人前人后都十分维护武则天。然而他不仅是女皇的心腹,同时还是睿宗李旦的老师,他和裴炎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就是想辅佐李旦开启大唐盛世。当武则天与裴炎一起密谋把中宗李显赶下台,在他看来,这是废昏立明的大好事,身为李旦的老师,他也愿意把心爱的弟子扶上皇位,刘祎之的喜悦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但他并没有想到,武则天并没有遵守承诺把政权交给李旦,反而把李旦幽入深宫,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了。
本想把自己的学生扶上皇位,可是却无意中害得他从此被囚禁深宫,失去自由,朝不保夕,这让刘祎之对敬若神明的武则天产生了不满。然而,刘祎之不是裴炎,他既缺乏裴炎的地位,也缺乏裴炎的勇敢,他选择了沉默。他的驯服得到了武则天的奖赏,裴炎死后,他顺利地升为宰相,殊恩荣宠,当朝无人能比。内心深藏着对武则天的不满,却承受着对方如此信任器重,刘祎之矛盾万分。知遇之恩,重于泰山,然而为人师的责任和源于义理的良知又让他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富贵。内心如此纠结,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终有一日,刘祎之忍不住向自己心腹属下贾大隐透露:“太后既然已经废昏立明,又何必临朝称制?还不如返政皇帝,以安天下之心。”
当时告密之风盛行,属下靠出卖上司而得富贵之事比比皆是,刘祎之为当朝宠臣,独获天眷早已惹人眼红嫉妒,贾大隐立刻将此事密奏武则天。武则天没有想到,自己让下面的人告密,却让自己的心腹成为被告密的对象,女皇叹息道:“祎之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却有背我之心,难道他就再不顾念我对他的恩遇了吗?”事情的发展一如刘祎之所料,首席宰相的位子人人觊觎,于是,一封接着一封的密函雪片似的送到武则天的面前,武则天对于自己亲手培养的人还是很有感情的,可是那句“返政于皇帝”还是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既然有了这种想法,那就必须死。
不过女皇对刘祎之还是网开一面的,武则天深知当时监察和司法机关都已被酷吏把持,一旦把人交给他们断然有死无生,而朝中群臣大多与刘祎之有利害关系,靠陷害倾轧同僚来换取自己上位机会的现象太多了,让他们处理很难得到公平的审判。怎么办呢?那就交给一个没有什么权势,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的地方刺史吧。这个人就是王本立,当王本立带人闯进来向刘祎之宣读太后敕令的时候,刘祎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武则天对他的关照,而是觉得对自己的侮辱,士可杀,不可辱。唐代京官向来瞧不起地方官,何况他是堂堂宰相。素来心高气傲的刘祎之只觉受辱,“你宣读的是什么敕令?”刘祎之轻蔑地盯着王本立,冷冷地道,“直接从宫里拿出来的吧?没有经过中书门下的也配叫敕令?”唐制敕令是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才能正式发布。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却不管程序是否合法,常常不经三省,以墨敕的形式直接发布。刘祎之对此早有不满,终于今天可以对武则天的执法程序提出了质疑。
从刘祎之的这句话中,武则天清楚地读出了对方对她破坏常制的不满,但更令她不能容忍的,是刘祎之对她权威的公然挑衅,这里面的潜在意义,就是对她执政合法性的质疑。“别以为你随便写两个字就叫敕令了。”刘祎之曾经是武则天十分器重欣赏的人物,因为他有用,可是一旦发现他不可用了,那他就得死。于是刘祎之被赐死。继刘祎之之后,元万顷于永昌元年为酷吏所陷,配流岭南而死。周思茂于垂拱四年下狱死。范履冰,曾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兼修国史,于载初元年因举荐不当被杀。北门学士由刘祎之开始,都在武则天称帝前被一锅端了,高宗后期至武周革命前曾在政坛翻云覆雨的北门学士,全部被诛杀殆尽。
武则天对于自己亲手培养的人,能下决心一锅端,一方面说明武则天是一个果断坚决的人,人才是周期性的,是有阶段性目标的,当目标达成后,后期就有可能出现分歧,目标不一致,这些人就不再是同盟军了,那就必须得除去。另外,武则天亲手除掉这批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告密盛行,武则天因为不信任人性而鼓励告密,同时因为告密反映出的人性丑恶而对人彻底失去信心,同时,女皇已经处于权力的巅峰,她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此时的她,一览众山小,同时也倍感孤独吧。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到底是什么关系?让武则天如此重用她
- 11-30 上官婉儿究竟有什么才能?竟能被武则天提拔为宫中女官
- 11-30 武则天明明杀掉了上官仪,上官婉儿为何还对她如此忠心?
- 11-30 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嫁人了吗?而这又与武则天有何关系?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尽管唐中宗长期受到压迫,但他如何对待退位后的武则天?
- 11-30 姜嗣宗虽然官位不高,但他为何被武则天派去试探刘仁轨?
- 11-30 武则天在广开选官途径的同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整肃?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武则天为了到达当上皇帝的目的,她如何扩展在朝中影响力?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