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8-31浏览:44分类:历史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

  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

      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孙吴政权,他与周瑜坚决主战,并建议联合刘备协力抗曹,孙权采纳其建议,任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嘉鱼县境)。周瑜死后,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兵。他为人严格,生活节俭,治军有方,禁令必行,虽忙于军备,手不释卷,又善谈论,擅长文辞。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幼丧父,有壮节,好为奇计,喜击剑骑射。他与周瑜交好,孙策经营江东,他与周瑜同归之。孙策死,他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所敬重。赤壁之战前夕,他力主与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之战后,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把南郡暂时让给刘备。周瑜死后,孙权任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统兵,继续维持与刘备的联盟。鲁肃死时,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哀。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大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复甘宁,剿灭了黄祖。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黄盖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关羽被带到建业后,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孙权宣称东吴是魏国的附庸,曹丕授予孙权九赐。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9岁的陆逊为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火攻大破刘备。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226年,曹丕病逝。孙权亲自率军攻打江夏,却因太守文聘的坚守而败。

  关羽,字云长,原字长生,公元161年生,河东解良人,在三国演义里提到他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关羽杀之后逃难江湖,于184年黄巾起义时逃至涿郡(河北涿县)遇到刘备在召集人马,便跟张飞一起追随刘备,当时他只有23岁。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羽是身长九尺(汉尺一尺是现在的23.4公分),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大家都知道关羽所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82斤。刘关张三人是三国中乃至历史上有名的异姓兄弟,关羽终日随同刘备,八方征战,不畏艰险。关羽是三国时代中武力数一数二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侧重刻画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初对付黄巾军时先斩程远志,后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这都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单挑战斗,公元200年刘备偷袭徐州,杀死徐州刺使车胄,关羽驻守下邳,这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关公赚城杀车胄”。同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关羽被俘,曹操待他礼遇十分周到,拜他为偏将军。

  公元201年,袁绍进军黎阳,派颜良在白马攻打刘延,曹操派关羽张辽迎击颜良,关羽于万众之中斩杀颜良,取下他的首级回到阵中,袁绍诸将无一人敢阻拦。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关羽的成名战,而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早因“斩华雄战吕布”闻名于诸侯,小说里斩颜良诛文丑的不过是给关羽的勇武锦上添花而已,但历史上关羽在斩颜良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而且离开曹操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小说中添加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关羽曾被流箭射中,因箭头有毒,每逢阴雨天骨头便疼痛,关羽接受医生的建议刮骨疗毒,并在动手术时举杯畅饮,谈笑自若。小说中提到的是公元219年他攻打樊城时中曹仁军毒箭,得华佗进行医疗。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封关羽前将军,在小说中也是那时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命其攻打曹仁守卫的樊城(湖北襄樊),曹操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援助曹仁,结果在樊城北十里罾口川处被关羽水淹七军(罾口,网者也,“鱼”入“罾口”岂能久乎?此乃小说一戏剧性解释),于禁投降,庞德被关羽斩杀,自此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曾因欲避关羽锋芒而从许昌迁都(樊城乃魏都城许昌最后屏障),后因司马懿、蒋济力阻并建言鼓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在此之前孙权曾派使者到关羽处,希望娶关羽之女为子媳,而关羽没有遵照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之言,侮辱来使,惹孙权大怒。同时,南郡太守糜芳,将军傅士仁屯兵公安,由于平时关羽对他们轻视而造成忌恨,不尽力供应军需,在听闻关羽“还当治之”之言后勾结孙权,袭取关羽后路,曹操派大将徐晃增援曹仁,关羽攻打樊城失利,引军退回时江陵已被孙权夺取,关羽军溃散,关羽及其子关平被孙权斩于临沮,享年58岁,蜀汉后追谥关羽壮缪侯。纵观关羽一生,无愧于戎马生涯,历经百战,而最后却输在他的弱点“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鲁迅曾评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惟于关羽,特多好语”。宋、元时期关羽被尊为“真君”、“武安王”,至明、清时期被尊为“大帝”,四处立庙。关羽有三子一女,一义子关平,关平原是汝南关定庄上关定次子,有兄关宁,学文。次子关兴,字安国,受诸葛亮器重,北伐时任龙骧将军,关兴有子关统、关彝。关羽三子关索,诸葛亮平定南蛮时曾用其做先锋,水浒传里杨雄名号“病关索”我想应该就是指他,另有一女关凤,孙权为其子求婚未果。关于关羽的武力是无可非议的,他温酒斩华雄,仅一合斩颜良,战不二合斩文丑,五关六将等无名下将则必说了,他能在老年勇战庞德也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武力,但虎牢关前他与张飞二人合战吕布却不能胜,可见吕布之勇武要略胜一筹,而关羽与张飞谁更强呢?我不好下定论,但在看他们二人战袁术部将纪灵可略窥一二:关羽与之战三十合而不胜,张飞战十合斩纪灵于马下。有对联赞关羽: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寒心。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马超(176~222)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父马腾与韩遂等于汉灵帝时起兵割据凉州。后因内部矛盾,马腾复归汉,至京师任卫尉,马超因领其众,为偏将军,甚得羌、胡等族人心。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西征关陇,马超与韩遂等关中割据势力屯据潼关,联合抵抗,曹操施离间计,致使马、韩相互猜疑,遂一举击败。马超率羌、胡退出关中,转战陇上攻陷冀城,杀凉州刺史,并其众,自称征西将军,督凉州军事。不久原刺史故吏杨阜起兵讨伐,杀其妻子,马超投奔汉中,依其地割据势力张鲁,不得志。建安十九年,归刘备。时刘璋被刘备围于成都,马超率军抵城下,城中震怖,加速了刘璋覆败。诸葛亮赞他文武全才,勇猛过人。建安二十二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马超从征。二十四年,刘备为汉中王,拜马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221),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次年卒。

  袁绍(?-202),字本初。因为祖上四世三公,故在诸侯中很有影响。在董卓霸京师时,袁绍和董卓发生了正面冲突,便离开洛阳回渤海。董卓想追杀袁绍,李儒对他说:“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然后曹操发檄文,十四路诸侯共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由于孙坚的突出表现,诸侯联军攻进了洛阳。诸侯解散后,董卓被吕布、王允诛杀。谋士献计让袁绍将献帝迎到邺城,但袁绍怕以后事事要请奏,太过麻烦,就没有采纳。后来曹操将献帝迎到许昌,袁绍听说后又后悔不矣。198年,曹操正在攻打徐州的吕布。田丰献计让袁绍攻打空虚的许昌。但袁绍竟以他的小儿子有病拒绝出战,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然后袁绍起兵攻打北平太守公孙瓒,经过一番努力后,于199年终于消灭了公孙瓒。后来刘备杀了袁术,袁绍反而和刘备结了盟。最终刘备被曹操击溃,袁绍又收留了刘备。然后袁绍发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并起兵白马,但先锋颜良被寄居在曹操手下的关羽斩杀。袁绍又起兵延津,但先锋文丑中了曹操之计,又被斩杀。袁绍闻知关羽在曹操处后让刘备去招关羽回来,关羽投奔刘备后,袁绍让刘备至汝南驻扎。此时江东孙策病逝,孙权继位。袁绍得知孙权无意和自己合作后就亲率大军出战官渡,以七万人攻打曹操的二万人。但一时竟攻不下来。第二年,曹操成功袭击了袁绍的粮仓乌巢,活捉守将淳于琼。然后大败袁绍。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只带几百骑逃回邺城。然后袁绍起兵仓亭,要雪官渡之恨。结果又被曹操打败。袁绍回邺城后就一病不起。次年,袁绍长子袁谭起兵攻打曹操,结果又一次大败。袁绍闻讯后,吐血身亡。临死前,他传位给三子袁尚。这为以后的二袁之争埋下了祸根,也为曹操以后平定北方铺平了道路。

  终袁绍一生,不过羊质虎皮一个。袁绍在当时的诸侯中,实力最强,按说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他的性格使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绝好的机会,最终在官渡之战中败给实力比他弱得多的曹操,也是必然的。

  袁术(?~199),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汉司空袁逢之子,袁绍从弟。曾任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专权,袁术出奔南阳,被刘表荐为南阳太守。在州不修法度,为百姓之患。后与袁绍闹矛盾,北结幽州公孙瓒,遭袁绍、曹操夹击。袁术抵挡不住,率众奔九江,自领扬州刺史。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肆意搜刮民财,采选后宫,骄奢淫逸,把江淮一带弄得残破不堪。建安四年(199年)被曹操所破,在投奔袁谭的途中病死。

  吕布,五原郡九原人。东汉末年董卓部将。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人。素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军”,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武将。

  吕布勇武非常,然无谋而多猜忌。初为丁原部下,后杀丁原而投董卓,认卓为父。迁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暴虐,曾因小事失意,拔手戟掷布。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亦难安。时司徒王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蝉。王允以布为奋威将军,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李郭兵变,吕布投袁绍,合攻张燕。后袁绍欲杀吕布,吕布无奈投张扬,奔走四方。曾与曹操战于濮阳,兵败投刘备,乘刘备攻袁术,袭取下邳,谴刘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又曾辕门射戟解刘备之难。建安三年,再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

  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后人有诗叹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河北丰润)人。三国时吴国大臣。

  程普初为州郡吏,曾随吴国的奠基人孙坚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他"攻城野战,身被创夷"。

  孙坚死后,他又从孙坚之子孙策。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元),孙策开始了平定江东的战争,先攻庐江,然后回师东渡,直落吴、会稽、丹阳、豫章、新都等五郡。程普因战功,被封为吴郡都尉。后迁丹阳都尉。有一次孙策军队被围,处境险恶,程普率骑兵紧紧保护孙策突围。他手持长矛,驱赶坐骑,大声呼吼着冲向敌阵,敌方个个心惊胆战,无人敢当,孙策因而脱身。程普因舍身救主拜为荡寇中郎将,改零陵太守。建安四年(199年),船只总数又随孙策征讨刘勋,袭破庐江郡,得袁术部曲3万余人。

  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转战东西,镇压反叛,征讨江夏,平定乐安,始终是戎马倥偬,"人不解甲,马未卸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20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中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拒曹操。孙刘以5万人的联军在赤壁(合湖北嘉鱼县西北),与曹军决战。主帅周瑜与程普为东吴军队的左、右都督。

  他协同周瑜及其他战将,利用火攻,击破曹军。曹军败走华容,"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曹至南郡",程普直按参加了进攻南郡的战斗,驱走曹操的征南将军曹仁。赤壁大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安十四年(209年),程普任江夏太守。

  程普是东吴的开国重臣和三代元老之一,是军界、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朝野内外,皆因其德高望重而尊称他为"程公"。

  程普"好性施与,喜上大夫"。曾以年长功高自居,瞧不起周瑜,多次当众施加凌辱。然而周瑜"性度恢郎",心胸宽广,能忍辱负重,每每宽容,从不计较。程普为之感动。他知错则改,从此心悦诚服,并和周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主动对人说:"与周公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周瑜死后,程普代任南郡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他又"还领江夏",被任命为荡寇将军。孙权称帝后,"追论普功",封他的儿子程咨为亭侯。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黄盖,三国时零陵郡泉陵县人。字公覆,本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祖父时迁居零陵郡泉陵县(今零陵)。幼时家贫,备尝艰辛。打柴负薪之馀,常诵读经书,并研习兵法。

  后举为孝廉,辟公府职。东汉末年,孙坚在江南起兵,黄盖往从。屡经征战,被坚拜为别部司马。坚死后又从孙策和孙权。曾任浔阳令,又迁丹阳都尉,使山越归服。凡境内动乱,盖常被委为守长。先后共历9县,多得安宁。

  献帝建安十三年(208),随都督周瑜、鲁肃等迎击曹操于赤壁。曹军北来,不习水战,用连环将船舰联结,以求平稳。盖建议火攻,而又先作书报曹操,诈称欲降。约期以战船十艘,装载柴草,灌以膏油,用布蒙蔽,顺东南风向江北疾驰而去。曹军以为盖果真来降,纷纷出营观望。及近曹军战船,盖因风纵火,火借用势,曹军仓皇失措,全军大溃。盖以破曹功任武锋中郎将。后为郡守,平定“武陵蛮”和长沙、益阳等地“山贼”,加偏将军。

  盖姿貌威严,性情刚毅,办事果断,从不延缓,而又能体恤部属,善于治军。卒后,时人绘像祭祀。《三国志》有传。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