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清朝时期他花钱捐官 死后万人为他送葬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4浏览:31分类:历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卫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今天笔者就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名留青史的大清官——李卫。

  ▲

  众所周知,自隋唐推行科举以来,官员产生的基本上都要通过这一方式,而任命更是看官员科举名次。本来科举取士利国利民、意义非凡,但许多科举考出来的贫寒才子,当官之后却是变本加厉的贪污,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便是如此,而原本擅写道德文章的谦谦君子,说到底也不过是个贪赃枉法的小人。不过李卫不同,他虽是个文盲,全靠家里花钱捐了个官当,但凭借自己的才能却做到了封疆大吏的高位,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死后更是万人送葬,朝野皆颂其廉洁奉公。

  ▲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李卫出生于江苏徐州丰县当地大户之一的李家,而且还是家族中的独子,备受宠溺的李卫自小就是个不爱学习的顽童,以至于后来目不识丁,成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文盲。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家中长辈见李卫已到而立之年,还一事无成,便花了大笔钱财,给他在北京捐了个官当。一下子,李卫就从一个平民老百姓成了从五品的员外郎,虽然只是一个空衔,没有实权与任何的权威,但李卫好歹也算是进入官场,成为公家人了。做了一段时间的兵部员外郎后,凭着不错的人缘,李卫又升任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雍正皇帝剧照

  雍正皇帝继位后,李卫时来运转,被封为云南盐驿道,是管理云南官盐的一个官职。到了云南后,李卫发现云南盐业混乱不堪、贪污横行,不忍见此的李卫对其下重力整顿,很快云南盐业面目一新,收入倍增。朝廷见其政绩斐然,擢升李卫为云南承宣布政使(从二品),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任职期间,李卫也没辜负朝廷厚望,大力整顿云南官场,翻查坏账旧账,使得云南吏治得以刷新。

  此时,雍正皇帝才知李卫才能不凡,并不是碌碌无为的庸官,为此,他特意提拔李卫为浙江巡抚,全面负责一省军政。当时浙杭地区盗匪横行,而且常是官匪勾结,连着几任巡抚都对此束手无策——每次围剿都会有内鬼通风报信。李卫到任后,先是从浙江巡抚衙门官员查起,以彻底断绝内外联系,然后又大力剿匪,匪患至此得以平息。接着,他又在浙江查办了很多大案要案,并帮助雍正皇帝在江南推行“摊丁入亩”及“火耗归公”等新政,随后升迁至两江总督。

  ▲两江总督府内景

  靠捐官出身的李卫就这样成为了大清王朝最富裕地区的封疆大吏,由此可见雍正对他是何等信任与器重。由于在地方上政绩卓越,雍正皇帝随后又把李卫调入京城任兵部尚书。因家中老母去世,李卫回乡守孝丁忧三年,复出后又调任刑部尚书,并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清廷总督一职中最为重要之职),不仅主管河南、山东、河北三个大省,还要负责京城地区的所有军政事物,而李卫力行反腐、不断纠察贪官,也赢得了勤廉为民的千古美名。

  ▲李卫墓碑文

  雍正皇帝驾崩后,才能突出的李卫也继续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赠先帝所遗“朝珠杂佩,珊蝴、荷囊”两匣,并赐其长子李星垣为武探花,并且把治理北方水害的任务交给了他。李卫于是亲勘河道,行程三千余里,最终积劳成疾。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李卫因病去世,时年51岁,乾隆皇帝闻之,特命朝廷以总督例赐予祭葬,所过州县皆奠祭护送,大学士张廷玉为其题写碑文,追谥“敏达”。下葬之日,当地数万百姓主动为其送行。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