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揭秘:为什么秦国能连出六位有才的君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4浏览:51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论古代帝王莫非秦皇汉武,神采奕奕功勋卓著!但大秦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当中,首支建立大一统并且称帝的王朝,因此意义就非同小可。翻看秦国的历史,尤其是在战国中后期,为何他们从秦孝公赢渠梁,延续至嬴政时期,涌现出6位大才君王?难道只是因为大秦崇尚进取尚武的精神?笔者认为,其中还另有隐情。

  得益于某部描写大秦题材的电视剧,让我对秦氏家族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许多朋友认为秦国只有嬴政、秦昭襄王、秦惠文王这几个王君有名气才华。其他人都是“打酱油”。可真不是这样,秦国自从秦穆公奠定争霸的基础,到战国后期孝公赢渠梁重用李斯,才正式奠定大秦东进的策略。秦孝公至秦始皇这7位帝王,除了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嬴荡之外,几位帝王都是惊艳大才,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大秦自从春秋末期,就已经奠定一统天下,吞并其他各国为基本的国策。从春秋时期秦穆公开始,地处西北边疆秦国,我就已经初具虎狼之师的雏形,战国前期面对魏国、赵国等强国的挑衅丝毫不畏惧,反而予以强力的还击。尚武、血性、开拓进取的精神,从此在大秦生根发芽,代代相传永不止息,这个基本国策的奠定,于战国时期是领先其他诸侯国。吞并群雄为大秦基本方针。

  第二,大秦重视实干,莫谈言轻空谈。后世宋朝经济实力特别雄厚,可是在面对辽国以及金国的挑衅时却唯唯诺诺,宋徽宗时期整个宋朝,犹如一位胭脂粉黛的女子那般娇柔不堪,任由契丹族肆意踩踏,大秦则不同,本就物质匮乏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以及不断进取的理念,才能在乱世之中得以存活,攻伐果断已经烙印于整个秦国人的心中,这二点我归纳为是秦国的基本国策。

  有了这两条理念,大秦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黎民百姓,生下来就为了大秦霸业夯实基础。更通俗点来说,秦国在当时属于异类,每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他们不断进取的思维,在其他六国来看很像“吃饱了撑的”,战国时期周礼制度存在,除秦国之外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赵国也除外),第三则是最重要的一点,大秦生于忧患,进取死于安乐收成。秦国历代王君,均是“立贤不立嫡”执政风格。诸如楚国、齐国,还是“立长不立贤”,嫡长子有合法的继承权。

  可是秦国不跟你整这套虚头巴脑,虽还是在嬴氏子弟中挑选,但谁有才华谁就能执掌大权。更直白点,就犹如“斗蛐蛐”最后剩下来就能够执政。被淘汰的,缺胳膊断腿甚至丢掉性命子弟,则不配执掌大权!以上这三点,就是秦国能连出明君的因素。最后笔者总结,空有强大的实力,但缺乏进取之心,这样的国家是难以长远。而明君辈出秦国的风气,早在春秋就已经定下来,即使是偶尔出现昏君,举国上下也难以容忍。

  且秦国是以军事贵族为主要班底,战场上领兵杀敌的将领,又怎愿为懦夫卖命?也不像同时期的楚国、齐国,昏君当道为所欲为。楚顷襄王就将忠臣屈原逼死。大秦除范睢、李斯、张仪这些纵横家之外,其他基本上就是蒙氏一族、王翦、白起,等军事贵族所构成的基石,这些被后人能看成“军神”的将领,昏庸守成的帝王,也难以将其掌控,所以大秦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君臣关系“君强臣猛”!

  “天行健阳刚进取”,保证大秦贤君频出,守成安乐则助长奢靡之风。再加上我前文提到的三条理由,立贤不立长重用贤臣,商鞅的变法强国以及李斯的谏逐客令,社会积弊一扫而空,军事实力强过文化基础,所以秦国在当时,被其他六国看成“蛮夷之族”,却能获得成功,大秦的帝王每代都是出类拔萃。这其中也符合动物界优胜劣汰的准则,在大秦你想当个逍遥王爷是不可能的。

  所以并不是秦国生产明君,而是因为这些嬴姓后裔,不得不为了自己安危而拼搏进取。因为整个国家从内到外都是这种狂躁之气以及拼搏精神。大秦接连涌现6位贤君统治江山,绝非一日之功。“赳赳老秦死不旋踵闻战则喜,奋六世之余烈。”我认为是对大秦这历代王君最好的概括。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