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是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功臣,其中,封爵者36人(不包括死后追封的功臣)。

  之后,随着明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持续,朱元璋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又陆陆续续封赏了近30位功臣爵位。

  这总计60余人(总计应有150多人,其余的是死后追封),就是朱元璋钦定的明朝第一批勋贵了,按照规则,他们的爵位全是世袭的,也就是与国同休。

  不过,与国同休显然对明朝的首批勋贵们及其后人来说,是个很奢侈的想法,朱元璋发出去的免死铁券大多变成了废铁。

  至明末,洪武朝的这批勋贵中,能把爵位完整传承下去的,根本就没有几家,反而是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封赏的靖难勋贵大多传承下去了。

  洪武朝的勋贵及其家族凋零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其一是受洪武朝的各种大案的清洗和牵连。

  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杀功臣的皇帝,“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两大案,就把勋贵们灭了个七七八八。

  其二是明成祖朱棣执政的永乐朝的部分清洗。

  “靖难之役”时,原洪武朝存活下来的开国勋贵们,在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的争斗中,大多选择了支持朱允炆。

  因此,朱棣登基后,对这些躲过了洪武朝大清洗的开国勋贵家族,又来了一次小规模清洗,把本就所剩无几的开国勋贵家族,又扒拉下去几家。

  其三是永乐朝至明末的二百多年中,陆续犯罪或其它原因,导致爵位被除的。

  勋贵们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因为特殊的身份,站在了权力斗争的最前面。

  在长达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总会有那么一些勋贵因为权力斗争失败,或得罪了皇帝,被清算。

  比如汤和传下来的信国公的爵位,汤和的儿孙没有被洪武朝的大案牵连,也没有被永乐朝的清洗牵连,却在明英宗正统朝时,永久的失去了国公爵位。

  原因是,汤和的后人基本都没有等到袭爵,就早亡了。

  明朝的爵位承袭是有一定规则的,老的勋贵故去后,需要继承人(按顺序应是嫡子、长子、或朝廷指定)成年后才能袭爵。

  如果继承人没有成年,就需要等着成年,且继承人成年后,还需要向朝廷申请,等到朝廷认可后,才能正式袭爵。

  而且,从申请到获得许可的时间,有可能长达数年,能否尽快袭爵,这就需要看袭爵者及其家族在朝廷中的关系,以及跟皇家的关系是否亲密了。

  汤和家族很倒霉,汤和死后,他活着的儿子、及之后的孙子、曾孙,全没能等到袭爵就死了。

  等到明英宗执政时期,汤和的玄孙成年了,申请袭爵,可朝廷却以汤家已经四十多年没能袭爵的理由,把汤和传下来的爵位给废除了。

  这个理由实在是很强大,估计是汤家得罪了皇帝或别的权贵,或者因为汤和的教导,汤家远远躲离朝廷争端,影响力越来越小所导致。

  明朝到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执政时期,对部分失去爵位的开国功臣家族,重新授予了爵位。

  但这些开国功臣的后人获得的爵位不再是朱元璋曾经赐予的爵位,且都是降低等级授予。

  还有一个前提是,这些被废除爵位家族的先辈不能是朱元璋钦定的大案中的谋逆之臣,朱元璋定的案子,后代子孙也不好翻案。

  比如前面说的汤和的后人,在嘉靖朝,就被皇帝降低一等,重新给了个灵璧候的爵位。

  那么,朱元璋执政时期封赏的爵位,有没有完整地传到明末的?

  也是有的,只不过数量实在是很稀少,经过我的统计,朱元璋封赏的爵位,只有四个传承到了明末,受爵者都是牛人。

  第一个完整传承到明亡的是魏国公徐达的爵位。

  徐达的继承人、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在“靖难之役”时,是帮助建文帝朱允炆反对朱棣的顽固分子。

  朱棣登基后,把徐辉祖削爵囚禁,但徐家的背景太强大,徐达的长女是朱棣的正妻,也是永乐朝唯一的皇后。

  因此,朱棣虽然恨徐辉祖这个大舅子,但没有废除徐达传下来的爵位,让徐辉祖的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徐钦后来因犯了错,一度被朱棣削爵,可没几年后,等到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当上皇帝了,又马上给这位表兄弟复了爵。

  此后,徐家的这个魏国公的爵位就一直顺利传承至明末,传了十一代,是洪武朝勋贵家族中,唯二有不间断传承的。

  第二个完整传承到明亡的是西平侯沐英的爵位。

  沐英生前只是西平候,这个爵位传到第三代西平候沐晟(沐英次子,他的长兄、第二代西平候沐春无后)时升了级,在永乐朝时进爵黔国公。

  此后,沐家就是以黔国公之爵传承,后代袭爵者虽然也有得罪了朝廷被削爵获罪的,但因为沐家的地位特殊,云贵地区离不开沐家的镇守。

  所以,沐家部分袭爵子孙的获罪,并不影响沐家爵位的传承,至明末,沐家的黔国公爵位传了十三代(不包括三任西平候)。

  沐家的爵位,是除徐达的魏国公爵位外,洪武朝时期的勋贵中,又一个有不间断传承的。

  第三个传承到明亡的是武定候郭英的爵位。

  武定候郭英还有个兄长是巩昌侯郭兴,不过,郭兴因为被牵连进“胡惟庸案”中,爵位被朱元璋废掉了。

  郭兴被牵连进谋逆案中,并没有牵连到郭英。

  这或许跟郭英的姐姐(或妹妹)郭氏是朱元璋宠爱的郭宁妃(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生母),也或许是郭英确实谨慎小心,没有跟胡惟庸来往。

  反正 ,郭英是顺利躲过了洪武朝时期的大清洗,他一直活到永乐朝,且郭英的孙女郭氏还是明仁宗朱高炽的贵妃(明仁宗死后殉葬)。

  另外,郭英有两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还有一个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跟朱家皇室的关系相当亲密。

  因此,郭英的武定候爵位,在明朝后来的二百多年中,虽然被停爵好几次(基本上都是郭氏子孙争夺继承权,让朝廷头疼,干脆不管),但又很快复爵。

  郭英的武定候爵位,最终断断续续的传承,传了九代,虽然传承有间断,并非完整,但好歹也传到了明亡。

  第四个传承到明亡的是诚意伯刘伯温(刘基)的爵位。

  刘伯温虽然死得不清不楚,但朱元璋赐给他家的爵位还是传承下去了,只不过,中间中断了好几代。

  刘伯温的第一继承人、长子刘琏在父亲死后,没等到袭爵(刘琏早已成年,没能马上袭爵是因为有阻扰),就因跟胡惟庸的党羽起了冲突被害死。

  刘琏的长子刘廌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时袭爵,永乐朝时,刘廌病死,明成祖朱棣把他家的爵位给停了。

  这一停就停到了嘉靖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明世宗大封开国功臣后人,刘家的爵位又续上了(此前是停爵而不是削爵,所以是续),刘伯温的八世孙刘瑜成为第三代诚意伯。

  此后,至明末,从刘伯温算起,刘家的诚意伯爵位一共传了六代,虽然中断了一百多年,但也算是把朱元璋给的爵位传承下去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