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王朗,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屋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王朗是被诸葛亮骂死的,这种死法也算相当的奇葩和搞笑。

  在其中的第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中,罗贯中这样记述了整个过程。

  魏明帝曹睿为抵抗诸葛亮率领的蜀军,任命曹真为大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这时的王朗已经76岁了。在开战的前一天,王朗请命去和诸葛亮阵前对话:“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敢教诸葛亮拱手而降之,彼不战自退也。”郭淮对此表示非常疑惑:“那诸葛亮何等样人?竟然能被说服?”

  第二天,魏蜀两军列阵于祁山之前,魏军探子催马至阵前,对着蜀军大喊:“军师请对阵主将答话。”蜀军关兴、张苞分列左右而出,簇拥着一辆四轮车,诸葛亮羽扇纶巾,素衣皂绦,端坐车中,缓缓来到阵前。

  王朗纵马而出,先是斥责诸葛亮师出无名,“强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接着又对魏国极尽吹嘘,“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还不忘劝诫诸葛亮归顺魏国,“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诸葛亮连发数炮,批的王朗体无完肤。他先称王朗为“汉朝大老元臣”,戳到了王朗的痛处,然后又将他的一番慷慨陈词斥为“粗鄙之语”,接着乘胜追击,“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

  此时的王朗已失去了理智,毫无还手之力,气急败坏语无伦次地骂诸葛亮为“村夫”。诸葛亮没给王朗喘息的机会,“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在诸葛亮一番连珠炮的打击下,王朗最后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后人还赋诗一首,对诸葛亮骂死王朗予以盛赞:“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那么,历史上的王朗真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人吗?他真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吗?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人。汉灵帝年间,王朗就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播的人。他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儒家经典,被拜为郎中,后出任彭成国菑丘县长。杨赐死后,王朗辞官为他服丧。

  公元190年,王朗被汉献帝任为会稽太守。

  公元194年,孙策率大军进攻会稽,王朗部下虞翻劝其暂避锋芒,不要以卵击石。但王朗认为自己食朝廷俸禄,理应尽朝廷命官之责,于是在固陵迎战孙策。

  孙策数次进攻均告失败,后来采纳了孙静的计策,才打败王朗。王朗为了保全族人,不得已投降了孙策。孙策久闻王朗饱读诗书,仰慕已久,派重臣张昭劝王朗效命于他。但王朗坚决不受。孙策爱惜王朗的才干,不舍得杀他。

  公元196年,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招纳王朗,在辗转数年后,王朗才来到许都,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从此,王朗历经曹魏三代,担任曹操时期的军祭酒兼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在担任大理时,“务在宽恕,罪疑从轻,以治狱见称。”

  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称帝,升王朗为司空,和华歆、钟繇同为三公,被曹丕赞为:“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公元227年,曹睿即位,王朗转任司徒,封兰陵侯。第二年,王朗以近八旬的高龄,病逝于许都。由此可见,王朗之死属于寿终正寝,根本不是被诸葛亮骂死的。

  王朗一生虽然远不如诸葛亮、司马懿等人有名气,但他也不乏许多卓有成效的作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恤民情,强调轻徭省刑。

  在曹丕时期,身为御史大夫的王朗多次提出,帝王因体恤百姓,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让他们能全心投入农业生产。这样既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也能增加国家的收入。同时还建议官吏“慎法狱”,不能乱杀无辜,更不能草菅人命。

  二、提倡节俭,反对奢靡。

  魏文帝喜欢狩猎和写诗作赋,朝中官员屡次上书,但均遭到曹丕的处罚,要么被杀,要么招致罢黜官职。在此情况下,王朗依然直言进谏,劝曹丕“务戒慎,垂法教”。曹丕碍于王朗德高望重,虽没有为难他,但也对他的劝告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魏明帝曹睿喜欢大兴土木,广纳后宫,但其治国理政的能力乏善可陈。王朗也多次规劝他“勤耕农、习戎备”,不必广造宫殿,劳民伤财。同样,曹睿还是对王朗的建议置之不理,任性妄为。

  三、富才干,通经典。

  王朗最初就是因为通晓经典,而被汉灵帝任命为郎中,后来拜太尉杨赐为师后,他的才华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王朗一生博学多闻,著作颇丰,先后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等文集34卷,是曹魏时期著名的经学家。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王朗多有赞誉,认为他“儒雅,诘让而不害。虽流移穷困, 朝不谋夕, 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魏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朗高才儒雅,而性严整慷慨,多威仪,恭俭节约”。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王朗绝不是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而是一个满腹经纶、洁身自好、“一时之俊伟”的人。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