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曹丕登基之后为了自己的地位,都做了什么事情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9分类:历史

  曹丕,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性都是自私的,帝王更是自私自利,一旦登上了至高的皇位,他就想自己永远坐在上面,自己死了一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哪怕儿子只是个婴儿或者孩子。曹操孙子魏明帝曹叡临终前,把7岁的曹芳托付给曹爽、司马懿,埋下了司马篡权的伏笔。

  虽说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但曹丕才是真正意义上曹魏的开国之君。历来对曹丕评价不是很高,但其实曹丕在君主中来说,最起码是中等偏上的。曹丕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做了很多努力工作,打压宗室,杜绝外戚、宦官干政,但他不会想到自己扶持的士族,最终篡了曹魏的皇权。

  曹魏的前朝是汉朝。在西汉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吴楚七国之乱,这是由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王权力太大的原因;在东汉的历史上曾出现了持续百年的外戚、宦官权力争夺。曹丕登基之后,非常重视吸取前朝的教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压宗室诸侯王。曹魏的诸侯国和西汉不一样。曹魏诸侯王的封地实际上还是归中央政府管理,属于有名无实。而且,诸侯国都距离京城千里之遥,封地还经常变换。诸侯王所统率的部队不过是一百多名老兵,想造反也成不了事。除此之外,皇帝还派专人监督他们,随时汇报。这些诸侯王整天战战兢兢,最大的梦想就是过上寻常百姓的日子。曹魏 皇帝以此来防止诸侯王的势力坐大。

  第二,杜绝外戚、宦官干政。曹丕曾下诏,群臣不得向太后汇报政事;外戚不得担任辅 政大臣,也不能接受有封地的爵位;后世照此办理。以此来防止外戚势力坐大。 除了外戚,曹丕还下令严格限制宦官权力,终其曹魏一朝,宦官权力被严格限制,没有出现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局面。

  那么,曹丕倚重谁呢?士族。为什么?

  曹操时期,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士族的政治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但是,曹丕即位后,面临一个新情况。怎么讲? 曹丕代汉时只有三十三岁,他没有曹操那样崇高的威望。如果继续采取唯才是举的政策,他担心自己压不住士族。所以,曹丕实行了有利于士族的九品中正制,极力拉拢士族。

  东汉时期也有士族,但是,因为宦官、外戚、士族三大势力互相牵制,所以士族经常被打压。可是,在曹魏,没有了宦官、外戚、诸侯王的制衡,士族的势力开始膨胀,司马懿就来自士族大家。结果,恰恰就是司马懿的家族最终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取代曹氏建立西晋。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士族在曹魏治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获取了最大的利益和权力,但他们不满足,他们想登上最高位置,自己做统治者,于是当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士族大部分都站在司马家一边。

  封建专制体制,无论如何设计,总是会有漏洞,最终总会导致灭亡……这是封建帝王专制体制的自身漏洞,不存在弥补的可能。人类历史发展,制度总是落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因为人们需要时间探索尝试,而且总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在阻挠社会的变革。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