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是什么样的 究竟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2浏览:48分类:历史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北方社会经过了历史上最为频繁的战乱。各政权或如流星,转瞬即逝,或致力于争霸,皆未沿着西晋的尝试,着手解决汉代以来的社会经济问题。相反,旧有的问题不断严峻,而新的问题却又从内部突显。
所谓旧有的问题,战乱的环境更加剧聚族而居,借以自保的趋势,或兴起以豪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新的问题则是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所必须要解决的民族融合,以及收拾人口离散、土地荒芜的残破局面。
五胡乱华
《晋书》卷127《慕容德载记》说:“百姓因秦晋之弊,迭相荫冒,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依托城社,不惧熏烧,公避课役,擅为奸宄。”慕容德派人巡查郡县,检括出荫户58000余户,但是这样普遍的现象不是一次检括能够解决的。
所以到北魏初期,依然是“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魏书》卷110《食货六》)。这些人“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大量被豪强荫占,国家不能直接支配。
攻打城池
这些豪强称为宗主,是地方的实际领袖。如以“豪侠知名”的李显甫,“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这些局势下,有的“强宗大族礼义足以齐其家,而好尚足以率其俗”,能够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化,有的“民间豪杰各推坞主以寇抄为事”,则形成地方武装集团。这些地方势力的普遍存在就是当时北朝国家面临的社会现实,北魏初期采取的是任命这些豪族为宗主督护,承认其对地方社会的统治权。
抵御外敌
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在战乱的环境中,各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壁垒更加森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汉族是这样看,少数民族也是这样看的。到北魏统一北方,其他各族的势力基本消散,但是作为统治民族的鲜卑族和北方社会经济文化最先进的汉族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差异。
攻打城池
鲜卑族是分化于东胡族系中的游牧民族,到其建立北魏政权,其本族内部的结构依然是部族体系和国家官僚并存的状态。鲜卑分为没鹿回部、白部、贺兰部、宇文部、慕容部、独孤部、库狄部和拓跋部。
各部首领称诸部大人,自北魏始祖拓跋力微取得部落联盟首领地位后,拓跋部开始走上建国的道路。398年,北魏道武帝迁都平城,定国号,立社稷,设置百官,建立国家。但各部依然由领民酋长统领部落。如尔朱荣的祖先,“常领部落,世为酋帅”,入魏后仍为领民酋长。《洛阳伽蓝记》称尔朱荣家族“世为第一领民酋长”,“部落八千余家”,生活于秀容川中的尔朱荣家族俨然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五胡乱华
另如独孤信的祖先也为部落大人,其父为领民酋长。领民酋长又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等,这与酋长本人在国家的官职有关。他们既是部落的酋长,又是国家的官员。酋长统领下的鲜卑部落人民亦兵亦牧,是北魏统治的基础,部落的内部还存在氏族公社制的成分。
北魏在征战过程中,获得大量由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这是北魏社会经济中有利于国家的因素。降服和俘虏了的大量其他民族人口,称为“新民”,数量巨大。部分新民会成为奴隶、部曲,大部分由国家“计口授田”,从事农业和牧业,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或成为国家屯田民,也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的依附民。
五胡乱华
北魏征服北方各族和诸多政权中,获得大量土地,如漠南千里之地都成为北魏国家所有的牧地。而国家占有的耕地比牧地还要广大。经过战乱,“中原萧条,千里无烟”,大量无主、户绝土地成为国家公田。
抵御外敌
这些土地或“计口授田”,给新民或迁徙来的各族百姓耕种,或以佃兵和屯民实行屯田。同时,也存在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私有制,以及部落氏族公社制的土地占有形式。
五胡十六国战火不断,北魏统一以后,重头收拾,既要解决汉晋以来豪族与国家的矛盾,也要融合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在这一背景下实行了全面的改革。
猜你还喜欢
- 11-29 回文诗的语言非常美妙,其最早源于西晋的哪首诗歌?
- 11-29 后世王朝从西晋的兴衰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 11-28 永嘉之乱导致西晋的灭亡,永嘉之乱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 11-28 在西晋怀帝永嘉五年时期,永嘉之乱为什么会发生?
- 11-27 “太康之治”尽管存在时间短暂,但对西晋王朝有何闪耀光芒?
- 11-27 两汉至魏晋的历史中,是什么导致西晋发生八王之乱?
- 11-27 西晋亡国的背后,到底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样的教训
- 11-27 翻遍中国历史,为何说西晋和其他朝代一样不值得同情?
- 11-27 为加强对自耕农民的控制,西晋颁布了哪两项重大措施?
- 11-27 西晋时期洛阳贵族奢靡成风,其中哪两大富豪争相斗富?
- 11-27 曹魏被取代之后,东晋西晋五胡十六国有何历史沿革?
- 11-27 西晋是历史上存在比较短的王朝,但奢靡之风为何空前盛行?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