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关羽之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关羽,字长生,东汉末年的名将。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英雄历来都是为人所敬佩的。因此很多英雄的故事都能流传千百年直到现代。而这其中便包括了武圣关羽。

  对于关羽的威名,相信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千百年前斩敌将于马下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而千百年后则肉身成神,而成为世人供奉的对象,敬称其为关二爷。

  然后像这样的一位英雄为何死状如此惨烈呢?经过专家研究,有关关羽之死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其内容颠覆认知,专家称道:难怪正史不敢写。

  首先阐述一下关羽之死的经过。关羽镇守荆州而因部下密谋反叛,再加上吴国的埋伏,导致关羽及其儿子被捕,之后死于孙权手中。

  从明面上看,是孙权想要将关羽杀害。但事情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其实,想要关羽死的人有很多。

  首先是孙权。他并不是在抓到关羽之后,就想要将他置于死地,而是在劝说投降无望之后才下令将他斩首。

  据《蜀记》记载:孙权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操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

  并且,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当初孙权曾有意与关羽结过亲家,但是关羽当时以极不礼貌的方式回绝了,虽然不是根本原因,但至少有刺激作用,导致了关羽的惨死。

  接着便是麋芳了。

  《资治通鉴》:吕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麋芳、士仁素皆嫌羽轻已,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于是蒙令故骑都尉虞翻为书说仁,为陈成败,仁得书即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开门出降。

  刘备称汉中王时,麋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后来,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看到将军傅士仁投降孙权之后,麋芳也选择了投降孙权,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再来便是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刘备把刘封带回去后,关羽说:“兄长即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意思就是说,大哥已经有孩子了,为何还要收个义子,以后难免会出乱子。

  《三国志·刘封传》: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自助。刘封、孟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关羽命。会关羽覆败,先主恨之。

  上庸在襄阳的西面。刘封的后方都是蜀汉势力范围,他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也就是说,刘封是有能力去支援关羽的,但他却无情的拒绝了关羽的援助请求。这也许就是因为先前关羽说的话的原因。

  最后便是刘备。

  对于这个说法,相信很难得到认同,毕竟刘备关羽之情谊,历来是为人称颂的,为何刘备会想要关羽战死呢?

  《三国志·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一开初,他们确实情谊深厚,但后来……

  《三国志·廖立传》中说“羽怙恃威名,作军无法,(刘备)直以意突耳”

  其实,关羽的性格,是他容易得罪人的原因,而他的死也是由其性格所导致。而刘备对于这样的一个下属,难免也会有些忌惮。

  这样的的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

  国学大师章太炎说过:“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

  并且,关羽死后,照理说他是为国捐躯,英勇牺牲,刘备应该对他追封,给他谥号,但是刘备没有对关羽追封,关羽的谥号壮缪侯,是后主刘禅追封的。而法正死后,刘备就追封他翼侯。甚至连刘备痛哭都没有记录,确实会令人感到奇怪,也就不免产生刘备想置关羽于死地的想法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