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什么排名?秦琼排在第几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7分类:历史

  凌烟阁功臣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中历代开国功臣中最出名的一个,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凌烟阁功臣的列定,当年也把李世民愁得要死。

  如果按亲戚来定,功臣觉得不合理,按相处密切、功劳大小来定,亲戚又觉得不合理,实在没办法了,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定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能先“委屈”已经死去的人了。

  而秦琼,刚好在凌烟阁出炉前五年去世了(贞观十二年),他既不是李世民亲戚,不属于外戚级别,而他在李世民即位后,也很少上战场了,毕生在大唐的功劳也打折了,所以他就只能排到最后。

  “凌烟阁”这种形式的功臣阁,并不是李世民首创,在西汉,有过麒麟阁,在东汉,有过云台阁,东西两汉皇帝已经示范过建立“劳模”榜单的效果了,后人自然学到精髓。

  贞观十七年正月,病重的魏征还是没扛过去,得到了李世民的联姻保证后,幸福地合上了眼,魏征的离去,对李世民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在次月,李世民心血来潮,建立大唐“凌烟阁”,要表彰自己从太原起事以来,对他及大唐有大功绩的臣子。

  所以凌烟阁建立所处在的时间点及动机,并不是天然的,是有事件触发的,关于凌烟阁功臣的排名,有这么两个大特点:

  1、文臣的排名高于武将。

  2、和李世民有亲戚的排名高于没亲戚的。

  要知道凌烟阁的第一名是谁?

  是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大舅子。

  长孙无忌是有功劳的,他和李世民在年少的时候就相识了,以前是朋友,后来是亲人,再后来是君臣,关系有过升华,但要说长孙无忌功劳远远甩开其他人,那又太夸张了,长孙无忌真正贡献的,是李世民,而不是大唐。

  可李世民即位后,他把长孙无忌封为司徒、司空、三公之位,长孙无忌就占了俩,李世民此前还说了:

  “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这等于是李世民用自己的面子把长孙无忌抬到这个位置,但事实上的长孙无忌的确没有那么大的功劳,这也就意味着,李世民的功臣标准,是不纯粹的。

  除开了第一名的长孙无忌以外,第二名到第五名分别是:

  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

  其中李孝恭是武将,很难得地排到第二,可李孝恭是人家李家自己人,实际上的李孝恭的水平和功劳,也比不上李靖和李勣,贞观十四年死后,就被追赠“司空”,加上本来就是郡王,生生靠“拼关系”杀上第二。

  而后面的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有没有资格这个事情,倒不必深究了,三人顺着排序,这个还是比较合理,他们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文臣,是李世民成为皇帝后最亲密的人,而且,他们和李世民都有联姻。

  之所以还说“文臣”大于“武将”排位,盖因贞观十七年,大唐已经进入了很稳定的国家状态,文臣事实上已经隐隐压制武将了,李世民也希望未来是文人绽放,但武将不要飘起来。

  文人高于武人,也就理所应当了。

  说这么多不是为了别的,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务必要先明白这个“凌烟阁”的特点,也是为了理清楚凌烟阁的客观背景,才方便再去讨论秦琼的排位。

  在凌烟阁排名出台后,李世民为了减弱“排名”所给人带来的猜想,对外解释是“不分功劳大小”,排名原则是“先死后生”、“先大后小”。

  先死后生,就是死者为大,一般排在前面的都是已经埋在地下了的。而先大后小,这说的是“职位”,追赠的也算进去,其实这两个原则,要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因为这些人在死后肯定被追赠爵位和官阶,怎么比,都是死者更大。

  但李世民这样说,还是有不能解释的地方的,因为这些官阶,都是李世民赐予的,比如秦琼,他死后也没有被追为三公,抛开李世民的原则之外,本质上还是有亲疏远近。

  而李世民之所以还要对外解释,就是因为这些功臣有的人还在,有的人虽然不在了,但人家家人还在,总要稳住大伙的心吧。

  讲完了背景后,关于秦琼“吊车尾”的原因,我们其实也很好分析了。

  首先,秦琼没有和李世民建立亲戚关系

  这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李世民的近臣,秦琼早年跟李世民的距离是很近的,和尉迟敬德、程咬金两人天天围着李世民转,打仗也是肩并肩一起。

  但关系是要维护的,不维护的关系,会被新关系所挤压取代,最后虽然不会消失殆尽,却会排到最后。

  秦琼在李世民的核心团队里对标的是尉迟敬德、程咬金,但秦琼比之尉迟敬德又有些不足,尉迟敬德光是射杀了李元吉,拿着滴血的武器逼宫李渊,这个举动就足以让尉迟敬德成为李世民的顶级心腹。

  那么秦琼跟程咬金比一比总行吧,当年他可是和程咬金一同投的李世民,在武力上,秦琼还更胜一筹,那为什么程咬金排在十九,他排在最后?

  因为人家程咬金的儿子程怀亮,在贞观七年的时候,娶了李世民的第十一女清河公主,人家程家,是妥妥的“皇亲”之家。

  后世很多人都在纠结程咬金和秦琼的排名有着大差距,觉得不合理,但要加入联姻与否的因素去看,那就是非常合理了。

  事实上,李世民还提出过要把女儿许配给尉迟敬德,想跟尉迟敬德亲上加亲,但尉迟敬德那段时间犯过了错,打了人家李世民的亲戚还李世民放话训斥,因此连连拒绝了联姻,不然的话,尉迟敬德的排名还能再往上一点。

  其次,秦琼多次跳槽,还是武将,不值得提倡

  在跟随李世民之前,秦琼的“简历”也是有点乱的。

  最早从事于隋,先后跟过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但裴仁基投降瓦岗寨后,秦琼又进了瓦岗寨,这还不是终点,秦琼在瓦岗寨还立下过大功,谁知道李密不给力,输给了王世充,秦琼又投了王世充,最后因为觉得王世充这里不好,才投了大唐,被李渊分配到李世民这里。

  如果这是一份求职简历,想必是个面试官,都会皱着眉头看着这个人才。

  特别是最后一次“跳槽”,秦琼是主动离开的,前几次可以说是“公司倒闭”,你没办法那我理解,但最后一次就是正儿八经地主动离职了,放在一开始,李世民当然开心啦,可秦琼的过往,是个人都会有疙瘩。

  有的人说,那魏征也差不多啊,可惜的是,魏征是文臣,乃是凌烟阁主要宣传的人才类型,整一个大唐,包括后来的宋元明清,大家都是拿魏征是一个“镜子”来说事,也没人拿秦琼来说事,那就是因为,文臣更便于炒作和宣传。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李世民和秦琼再亲,李世民也不可能把秦琼放到很高的位置,这是宣传意义上的事情,不单纯是感情的问题,更何况,李世民登基后,和秦琼的感情也没那么坚固了。

  最后,是关于秦琼在功劳上的综合性不足

  凌烟阁排名,即便是有着一套潜规则,但只要是真的能力超群,功绩卓越,一样都能绽放突出,比如尉迟敬德,就能通过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元吉这件事吃老本。

  抛开一切潜规则,秦琼看似劳苦功高但却排名低的背后,本质还是“功绩”不够。

  秦琼在跟随李世民之后,最大的功劳其实只有两次:

  一、美良川战役扭转局势,击败宋金刚,俘获尉迟敬德。

  二、从李世民虎牢关之战,大破老东家。

  美良川之战时,李世民的“核心圈子”还很幼小,这个时候,秦琼的确可以跻身其中,以至于李渊也对秦琼说出那番掏心窝子的话,他说连自己的肉都可以给秦琼吃,这话看似夸张,但符合李家人真情流露拉拢下属的作风:

  “又从征于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最居多。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

  这一战中,秦琼的自主性还是很高的,给大家看到一个猛将的崛起,但可惜,此时的敌人已经不多了。

  李世民和秦琼更多是私交,而秦琼最后的一次绽放,得以在史书上大写特写的,就是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的洛阳战役了,这一战中,秦琼的作用也很关键。

  所以秦琼名列凌烟阁,靠的也是这两个功绩的老本,至于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秦琼到底出了多大力气,已经很难考究了,史书只说秦琼跟着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一起行动,但秦琼的具体行动却没有记载,跟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等具体记载的完全不同。

  反而是跟李靖、李勣这两个中立派很像,不过秦琼也在玄武门之变后加官晋爵。

  这一场记载模糊的战斗,也是秦琼的“最后一战”了,李世民登基后,秦琼领的大多数都是虚职,要不然就是经常生病,秦琼也苦闷地说,流的血实在太多了,已经无力再战了。

  所以导致侯君集后来通过“灭国”之功超越了秦琼,在综合性来看,秦琼没有像李靖、李勣一样的“主将战役”,一直都是跟着李世民,当一个副将,其次,也没有灭国大功,综合性就很差了。

  讲到这个地步,就不是该纠结秦琼为什么只排在二十四位了,而是秦琼到底有没有资格留在凌烟阁的功臣榜上了。

  根据秦琼的一生,他死后李世民没有追封“三公”,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追封了,实在说不过去,一不是亲戚,二已经被新人淘汰下去了,秦琼可以说是李世民圈子里,比较惨的那一个了。

  再次说回凌烟阁的排名设计,前面说到李世民自己也头疼,看了看凌烟阁的排名,看似李世民仔乱排,可仔细去观察每一个人,又会觉得很合理,这合理的不是功绩,也不是亲疏远近,就是在贞观十七年的背景下,李世民巧妙用一个功臣阁,来梳理了这些关系,好像暗示了什么,但好像又没有。

  这便是李世民的睿智所在了,他最后还能记得他死去了五年的老友秦琼,这已经很是难得了,毕竟秦琼也不知道,秦家在秦琼死后也几乎等于没落了,李世民不封,不怕得罪人,他封了,才是真难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