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和珅作为贪官的底气是怎么来的 乾隆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对清代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大贪特贪的底气是什么?乾隆又为何不弄他?

  提起贪官你能想起谁的名字?这些贪官又是怎么拓展自己的财富上限,最终又是如何一下子身败名裂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8世纪的世界第一大贪官——和珅。

  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他对金钱如此执迷?

  和珅,满洲正红旗钮祜禄氏,全名是钮祜禄.和珅,其父是正二品福建副都统常保,父亲给他取的小名是“善保”。三岁时母亲难产而撒手人寰,九岁时其父也突发恶疾暴毙,两兄弟年幼,差点被赶出家门。

  好在父亲在去世前帮兄弟俩得到了进入咸安宫官学读书的名额,他们的未来才不至于彻底跌入谷底,这座咸安宫官学在课程上主要有满、汉、蒙三族语言文字和经史子集等文化课,骑射、兵法和武器习用等军事课程,学习内容非常全面。教师也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或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可以说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和干部培训学校了。

  老师给善保取正式的名字叫做和珅,和珅父亲官位比不得王公贵族,现在又成了孤儿,在官学里备受排挤,老师也不会去得罪贵公子而为他伸张正义,和珅慢慢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个性,他要努力上进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于是在官学里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有用的东西,和珅很快就能熟练骑射,驰马打猎,用所得猎物维持家人生计,后来随着技艺精进,便有富余拿到集市上出售,可以说从小就开始做生意,并展现了他聚财的天分。

  解决了基本的温饱还要在文化方面出类拔萃,和珅在官学里饱读诗书,对于满族语言文字、文化历史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对于汉族的四书五经也是熟读熟记,活学活用;还有就是精通蒙、藏两族语言文字,清代中央政府重视西、北边陲,管理边疆事物的理藩院需要大量精通蒙藏文字的官员,可因为太难,无论是汉人还是满人都少有做到同时精通的,而且理藩院还会派遣司员、笔帖式等常驻边疆处理事务,所以理藩院的职位在这些贵族子弟内部竞争并不激烈,以和珅现在的本事至少也可以在理藩院混个一官半职。而且和珅还有自己附加的课程,那就是找来乾隆皇帝的写的诗集仔细研读,从诗作中琢磨乾隆的为人和好恶,还没当官就已经将乾隆了解得十分透彻,这为他日后抓住机会飞黄腾达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都说天道酬勤,属于和珅的幸运何时降临?

  和珅就读的咸安宫官学原本在内宫之中,等到和珅上学时早已搬到了官员上朝必经之路的西华门内,长得英姿飒爽又勤奋务实的和珅在一众混日子的纨绔子弟之中简直就是鹤立鸡群,很快就引起了时任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冯英廉的注意,冯英廉家族人丁稀少,儿子早逝,只有一个孙女,老爷子想为孙女找个好归宿,所以经常在咸安宫官学附近观察,和珅就是最好的人选。

  和珅与冯家小姐成婚之后,通过冯英廉的运作,让和珅能够得到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虽是个小官,但有才华和祖父的支持,肯定是升官进爵的。三年之后,他就被授予三等侍卫一职,成为皇家仪仗队的一员,有了接近乾隆的机会。

  有一天,皇帝坐在舆轿上看边关送来的折子,上面说边境的战场上有俘虏要犯越狱逃脱,皇帝大怒,说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虎兕(音“似”)出于柙(音“侠”),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周围人等皆不了解怎么回答皇帝,而饱读诗书的和珅却用朱熹对《论语》中这一句的批注回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皇帝想不到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人,不仅了解自己在说什么,还能准确地回答出来,于是又问他“汝亦读《论语》乎?”和珅回答后乾隆又让其将《论语》中的这一章详细解答出来,和珅基础扎实自然也是对答如流,乾隆这时已经有心要提拔这个年轻的才俊,又问其家世,得知是功臣之后,又是重臣的孙女婿,却依然能够踏实地在仪仗队任职,便当场将和珅提拔为乾清门侍卫随侍自己身边。自此和珅的仕途才真正开始一帆风顺,此后二十多年里,重要的升迁多达50多次,其升迁之快历代少有。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如何为官才能让恩宠长盛不衰呢?

  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和珅在赈济灾民的粮食里掺杂了大量的麸糠和泥沙,其他人都指责他不把灾民当人,贪污赈灾粮。和珅却淡定地说这样一来就能确保这些粮食真的能到这些灾民手里,真正的灾民要的是活命,是不会在意饭难不难吃的,尽最大的努力防止官员层层克扣转卖,也避免不是灾民的百姓来打秋风。这个故事虽然是戏剧编写的但是看得出来和珅有才能这一点是公认的。

  前面提起,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回五族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这就注定他将来一定会在理藩院大有作为,只不过有乾隆皇帝欣赏,他不会是被外派常驻边疆的司员而是主管理蕃院的尚书,主管蒙疆藏回事务及外交事宜。

  乾隆七十大寿时西藏六世班禅飞骑呈来一份文书,可文书是藏文写就,乾隆本人及随行官员皆不认得,乾隆只能召和珅来热河避暑山庄当翻译,和珅来了之后,接过文书直接开始念:“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萨大皇帝豢养之思,……庚子年为大皇帝七旬万万寿,欲往称祝,特致书皇帝膝前,以达敝意。”乾隆再一次感叹和珅的才华之外又将这接待活佛的任务交给了和珅。

  当时的热河避暑山庄并没有接待活佛的寺庙,只能现修,虽说有工匠,但是这寺庙可不能随便建,既要遵照西藏喇嘛教的教规让活佛宾至如归,又要适合中土的风俗习惯使其放在热河也不显突兀,这样的又复杂又急迫的工作除了和珅还真没人做得下来,他为活佛建的这座须弥福寿之庙共占地将近四万平方米,建筑采用了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风格。周围建有围墙环绕,左右建有东西掖门,上面按照中式宫城的格局建有楼台。给人一种辉煌庄严的感觉,乾隆细细看过后,连连称赞,命和珅加紧督选,财力、人才悉听他调用。历时不到一年就建造完成,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接待任务。

  皇帝信奉喇嘛教,和珅也认真研究喇嘛教的经典。很快,和珅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有一天乾隆单独传召和珅入大内进见,和珅入宫时乾隆面南而坐,嘉庆皇帝则坐在乾隆身边的一个小凳上。和珅跪在地上过了很久也不见乾隆说话,乾隆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说什么。嘉庆侧起耳朵,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过了一会,乾隆忽然睁开眼睛大喝到:“那人叫什么名字?”跪在地下的和珅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徐天德,苟文明。”接着乾隆不再言语,继续闭起眼睛念诵。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打发和珅出来,其间没有同和珅说一句话。过了几天嘉庆秘密传见和珅,问他说:上一次,父皇召你进宫,他说的是些什么,而你回答的那六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和珅颇有些得意的说:太上皇背诵的是喇嘛教中的一种秘密咒语,默诵这种咒语,被诅咒的人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会突然死去。能让太上皇诅咒的也只有白莲教匪首徐天德和苟文明了。这个故事就很明显地说明了和珅与乾隆皇帝在信仰方面的默契程度。

  还有就是马戛尔尼使团借向皇帝祝寿之名访华,这些蛮夷不仅提出想像葡萄牙人租借澳门那样得到中国沿海的一个小岛,还拒绝向中国的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即使是面对女王也只不过是半跪,更何况面对你一个外国君主。乾隆对此事大为光火,不想看到马戛尔尼使团的不敬无礼,乾隆皇帝甚至连他们演示带来的新式火炮都不愿意看,而身为理藩院尚书和珅自然要处理好这种外交事故,祝寿时和珅把马戛尔尼使团安排在祝寿的外国使团方队靠里的位置,允许使团半跪,但要求他们同时弯腰向皇帝致礼,这样从皇帝的视角看过来,桀骜不驯的马戛尔尼使团终于臣服在自己的威严之下,开心的不得了。

  和珅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乾隆皇帝的人,他有才华有能力,乾隆自大狂妄他就仰慕逢迎,喜文弄墨他就铺纸磨墨,乾隆想要干的他都能办到,即使偶尔斥责内心也是喜欢他的,这是多年以来揣摩乾隆心思和相处的成果,也是他疯狂敛财最大的底气。

  当世第一大贪官是如何敛财的?

  和珅贪的钱比清代的国库还多,乾隆难道不了解吗,他又怎么会允许臣子比他还有钱呢?

  在此之前得先了解一下乾隆皇帝这个人的一生都干了什么,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今年打准噶尔定回部,明年打大小金川,才让缅甸、安南臣服不久,又接受廓尔喀投降,此外乾隆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巡幸五台山、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四十次木兰秋狝,那么请问他打仗游玩的钱从哪里来呢?

  当然也是贪的啊,整个大清代最大的贼不就是乾隆吗,乾隆贪污那是巧立名目,花样百出,例如官员的进贡,浙江巡抚准备送皇帝一柄价值4000两白银的玉如意,可想了想又觉得不足以表示自己的孝敬之心,于是又在玉如意上镶嵌大大小小的珍珠做装饰,四分重得珠子价值四五千两白银,五分重得则要六七千两,而像龙眼那么大的至少要两万两白银。而且乾隆的规矩是礼不能全收要入九还三,那送上去的礼就一两样可不行,于是各省官员打肿脸也要充胖子,疯狂压榨底层百姓,激起民变,后来乾隆才下旨限制官员进贡,但皇帝要保持奢靡的生活又不好自己下场贪钱,于是和珅就被乾隆利用起来了。

  乾隆想要南巡,可是因为财政不充裕未能成行,和珅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洞察到了皇帝的想法,既然皇帝缺钱那我就给皇上弄钱,于是和珅立马提议设立议罪银制度,根据所犯罪行程度不同让官员以银子抵掉一部分刑罚,很快各省的贪官污吏立马就凑够了皇帝南巡的钱,此后乾隆数次南巡没动用国库一分钱反而还有大量进账。而且这数量不菲的议罪银除了皇帝花和珅也要花,相当于打着皇帝的名头给自己挣钱,骂名我来背,主仆尽欢。

  乾隆准备第五次南巡前,泗阳县令国泰接到和珅的密信,说皇帝南下祭孔之后会路过泗阳县,和珅命令他在乾隆经过的地方修建一座行宫,博得皇帝的垂青。乾隆祭孔之后在南下的路边看到一座精美的建筑,进去之后让和珅召见国泰,国泰照和珅信中提点对答如流,加上和珅在一旁帮腔,乾隆立马升国泰为道台,一个县长一跃成了市长,在这之后,国泰给和珅送去了大量得金银珠宝,其他人了解了这一消息也纷纷给和珅送礼。这件事就是和珅为下面提供消息而分文不取,在你得到升迁了之后再等你回报,这可比那些收了钱不办事的人强了不知多少倍,而且也不算是收钱之后出卖皇帝行踪而是当着皇帝的面认识之后的礼尚往来。

  乾隆第六次南巡时,扬州的官员汪如龙也接到和珅的密信,这次要求他寻找与随信画像中的“香妃”面貌相同的人,这一次乾隆乾隆重新得到“香妃”,也是龙心大悦升了汪如龙的官,汪如龙也报效了和珅二十万两白银,可和珅要的却远不止这些,后面和珅单独召见汪如龙,冷着一张脸斥责他说,你好大的胆子,进献美色误国,致使君王不早朝,论罪当斩。汪如龙立刻跪下称罪,祈求和大人网开一面,说自己早想投靠大人,日后必定按时敬奉,和珅一听,这才换上了一副和气的面孔。一锤子买卖满足不了和大人了,源源不断地财富才算能入他的眼。

  乾隆想要什么和珅都可以帮他免费办到,那乾隆肯定也不会亏待和珅,首先是过年过节合法的赏赐,还有将自己最喜欢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让和珅当户部尚书等肥差,可以说和珅是充分地利用了乾隆对他的宠爱为自己敛财,除此之外,和珅本人也是个经商奇才。

  封建时代什么最赚钱,土地啊,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席卷中国大地,当时的大地主们纷纷抛售土地,和珅趁着地价大跌疯狂购入,在买地过程中简直是六亲不认,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毫不留情的压价,用极低的价格购入大量的良田,派自己的亲信管理,收取极高的地租。而且他买土地还不是普通的买卖方式而是“典卖”,地主们是将土地典当给和珅,典当的价格远低于市价,之后就算地主有能力赎回土地也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若是没能力赎回,这地就是和珅的永久财产了。根据有史可查和珅能收取地租的土地达到了1266顷,大部分都集中在北京南部以保定为中心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除了购买土地,和珅还经营着几十家当铺,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弓箭铺、煤窑、还购置了80辆大马车坐长途运输,各行各业,无所不用其极,在那个年代,商人地位低下且在旗的满洲人不准经营商业活动,和珅位极人臣还要这样疯狂敛财,可见是有多么财迷了。

  那么这么会做人的财迷是如何一下子一干二净的呢?

  和珅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仰仗乾隆的恩宠与放纵,可乾隆再长寿也有死的那一天,和珅就没有想着讨好一下新皇帝嘉庆吗,和珅当然想过,可是没用。

  首先是和珅在乾隆朝恩宠不衰二十多年,所有的钱都掉进他的口袋里了,明里暗里得罪不少人,朝臣们早就想把他拉下去了,新皇登基为了拉拢朝臣必然要扳倒和珅。

  其次是当时的和珅大权独揽,是“二皇帝”,一等公爵身兼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等数十个官职。在已经昏聩的乾隆太上皇的支持下,和珅对朝臣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把持朝政。就连嘉庆皇帝在他面前也要谨慎小心,甚至赏赐其除公共场合外,不必再行三拜九叩大礼的恩典。嘉庆这样憋屈,如何能放过他。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乾隆朝贪污腐败成风,生灵涂炭,这一切是谁的错呢,不能把乾隆推出来,那就拿和珅的命给天下一个交代吧。

  而且和珅也不是没想过跟嘉庆搞好关系,当时嘉庆宣布他的二十条大罪第一条就是“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和珅想要讨好他,惋惜嘉庆如上文所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他的讨好了,他的荣华富贵只能随着乾隆的死而灰飞烟灭。

  一生荣华的和珅究竟有多少财富呢?

  根据抄家的清单,抄出房屋三千件,田地一千顷,银铺四十二处、当铺七十五处、赤金六万两、纯金元宝十万两、银元宝五百六十六万两、银锭九百万个、铜钱一百五十万文、吉林人参六百余斤、一米多高的珊瑚树十一支、绫罗绸缎一万四千匹、皮毛五万六千张、铜器锡器三十六万件、名贵瓷器十万件……查抄时将和珅家产编号造册到109号,抄到26号时的估价就达到了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和珅的总财产众说纷纭,大体是在11亿两到15亿两之间。明代第一大贪官严嵩的家产也不过两百多万两,连和珅的零头都不到,可不管贪多贪少,贪就是贪,都应该受到法律和正义的制裁。

  因为乾隆好大喜功,中国百姓耗尽家财,竭尽人力,因为议罪银的诞生让贪官污吏更加肆无忌惮,反正受苦受难的只是普通百姓,为何不贪呢。

  乾隆和和珅,一个是继承盛世的天之骄子,一个是努力向上的有志青年,在前期兢兢业业地打拼下,收获了成功与幸福,后期却在在金钱的诱惑下耽于享乐,忘了自己的初心,这一对奇葩主仆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将天下万民置于水火之中,难怪乾隆的统治以白莲教起义终结康乾盛世落幕,和珅更是以一根绳子了结了自己罪恶的一生,最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