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同治皇帝真的是死于梅毒吗 罪魁祸首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还不了解:同治皇帝之死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治皇帝到底是死于天花还是梅毒,谁是罪魁祸首?

  关于同治皇帝染上梅毒,这个目前还属于历史悬案,没有定论,正史记载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如果假设同治皇帝真的死于梅毒,那么罪魁祸首就是慈禧。

  清代皇帝悲剧的开始——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是大清代的第十位皇帝,名字叫载淳,咸丰六年(1856年)出生,父亲是咸丰帝,母亲是叶赫那拉氏,也就是慈禧。

  载淳是个比较悲剧的皇帝,摊上一个强势的母亲,继位时还是儿童,不能享受皇帝的权力,只能看着两位母亲(慈禧和慈安)发号施令。同治的年号,意思很简单,就是两宫皇太后共同管理朝政。

  同治皇帝继位初期,国家大事都是两位母亲处理,尤其是亲生母亲慈禧,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不过慈禧还是有一定的处理政事能力,她重用曾国藩等汉臣,努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稳住了局势,让清王朝得到了喘息机会。

  同治皇帝在位后期,朝廷又开始了洋务运动,国家的军事和科技实力得到发展。同治十一年,载淳已经年满十七岁,本来古代的人结婚都早,可是慈禧为了贪恋手中的权力,一直不让载淳大婚,因为大婚后,载淳就要亲政。

  可是眼见儿子越来越大,自己也不能一直握着手中的权力,再说还有慈安太后,她的权力欲望不是很强,是想让载淳亲政的。

  所以在载淳十七岁的时候,两宫皇太后为载淳挑选皇后,慈安太后提议以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慈禧太后主张以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皇后,载淳喜欢阿鲁特氏,就选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

  载淳大婚后,开始亲政,并且接见外国大使,为了防止母亲慈禧干政,载淳想要重修颐和园,让慈禧安享晚年,实际上他是想自己掌控权力。

  当时修颐和园需要花费1000万两,木材都需要从四川运输过来,朝廷镇压回民起义,财力都用在了上面。御史沈淮上疏请求缓修,同治皇帝的师傅李鸿藻也上疏劝谏。但是最后,重修圆明园的工程还是于1874年正月正式开工了。

  载淳还想着等修好了颐和园,那样母亲慈禧就搬到那里去了,自己就可以君临天下了,没想到,1875年十二月初五,载淳就驾崩了,年仅19岁。

  同治皇帝死后,慈禧立了自己的外甥载湉为帝,也就是光绪皇帝,慈禧再次出山垂帘听政,掌握朝廷大权。

  载淳也是清代皇帝悲剧的开始,当然前面的道光帝和咸丰帝也悲剧,摊上了外国列强入侵,但是从载淳开始清代的皇帝开始没有实权。后面的光绪皇帝也是一样,一辈子都活在慈禧的阴影下,最后还没有熬过慈禧,死得比慈禧还早。

  至于末代皇帝溥仪则更加悲剧,继位三年清代就结束了,一辈子颠沛流离,无儿无女,所以清代的末代三帝都没有子女,同治皇帝更是清代皇帝悲剧的开始。

  那么同治皇帝为什么会在19岁英年早逝呢?

  正史上记载的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但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历史原因,流传最广的就是同治皇帝不是死于天花,而是死于梅毒。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面保存的《同治进药簿》,还有宫中所藏《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中御医对载淳临死前诊断记录,可以证明同治皇帝的患病症状和进药处方,都是患有天花没有治好而死。

  虽然有正史记载,可是由于史料中慈禧和载淳这对母子关系比较差,再加上一些野史趣闻,同治皇帝的死更加扑朔迷离。

  当时载淳患病的症状和进药记录肯定都是要经过慈禧和亲王们审核的,所以正史的记载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要了解慈禧绝对有能力改变当时的记录,就像光绪皇帝正史记载也是暴毙,但是后来考古发现光绪皇帝是死于砒霜中毒,而慈禧的嫌疑最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慈禧有可能篡改了同治皇帝得病的症状,明了解同治皇帝患有梅毒,而却用治疗天花的方法用药,这样就是为了维护皇室的清誉,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样一来,同治皇帝药不对症,更加快了同治皇帝的死亡。

  同治皇帝死于梅毒,在很多野史中都有记载,比如《慈禧外记》说:“私家著述,皆谓太后纵帝游荡,及至得疾,又不慎重爱护,以至深沈不起”。

  还有《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

  并且在1989年,有一位自称是太医李德立的曾孙的人,他写了一篇文章,就说明了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并且这个信息是他的祖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但是这个也不能说明问题,毕竟口传不一定是真的。

  而根据外国医学团体的内部报告,说同治皇帝去世的四年前就患有梅毒,发展到了第三阶段,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也有一些野史说同治皇帝就是死于天花,比如《崇陵传信录》,作者是恽毓鼎,光绪皇帝的起居注官,他就说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但是《崇陵传信录》爆料了同治皇帝得了天花,经过太医的调理,身体明显变好,可是发生了一起慈禧打皇后阿鲁特氏的事件,直接把同治皇帝给惊着了,以至于身上的天花痘疮溃陷,导致死亡。

  这个也有可能,史料记载确实慈禧和同治皇帝的皇后不和,所以同治皇帝死后,可能都是慈禧逼迫阿鲁特氏自杀的。

  综合来看,同治皇帝死于天花和梅毒的可能性都有,这个谜底可能很难解开了,同治皇帝的陵墓被盗,同治皇帝的尸体肯定只剩下尸骨,很难通过考古得知死因。

  我们先假设同治皇帝是死于梅毒,也就是花柳病,那么同治皇帝是怎么样得了这个病的呢?

  这个罪魁祸首就是慈禧,大家都了解慈禧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当初咸丰帝驾崩,由八位顾命大臣辅政。慈禧通过联合慈安太后,还有恭亲王奕昕,发动了“辛酉政变”,处死了八位大臣,她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和慈安虽然一起掌权,但是慈禧处理政事和对权力的把控能力比较强,所以慈安太后一般不发表意见,都是在附和慈禧。

  按理来说,慈禧是同治皇帝的亲娘,同治皇帝应该和慈禧关系好,同慈安太后比较疏远。没想到事实恰恰相反,同治皇帝很怕慈禧,可能因为慈禧对他比较严厉,同时慈禧对朝政比较感兴趣,让同治皇帝对亲生母亲比较疏远。

  而慈安太后很关心同治皇帝的生活,同治皇帝也喜欢和这个嫡母在一起交谈,久而久之同治皇帝和生母不亲密,而和慈安太后亲密。

  后来同治皇帝年龄大了,开始有想掌控权力的欲望,这时候慈禧自然对儿子更加防备,整天让安德海监视同治皇帝,所以同治皇帝很痛恨安德海,并且后来还真接丁宝桢的手把安德海杀了。

  慈禧的所作所为,让同治皇帝和她的关系很差,等到同治皇帝大婚时,也是同样的情况,慈禧支持了富察氏,同治皇帝连正眼都没看,而是选择了慈安太后支持的阿鲁特氏。这让慈禧更加讨厌自己的儿子。

  慈禧不止讨厌儿子,也讨厌阿鲁特氏,因为她不是自己支持的人,却当了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是状元,所以她受到很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很适合皇后的标准。

  同治皇帝也很喜欢阿鲁特氏,两人就像普通夫妻,但是慈禧看到儿子老去皇后那里,冷落了自己支持的富察氏,大为恼火。

  慈禧就干涉起来同治皇帝的私生活,导致同治皇帝对后宫的女子都不宠幸,而是出去找外面的女子。

  关于同治皇帝经常外出游玩,这个确实是事实,因为根据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稣写的日记内容可了解同治皇帝确实有外出游玩,微服私访的习惯,并且当时应该传的沸沸扬扬,所以翁同稣日记里面有句话是慈禧太后说的。

  内容是:“上体向安,必寻娱乐,若偶以丝竹陶写,诸臣谅无议论?”

  意思很简单,就是皇帝身体要好了,就会想要娱乐娱乐,想用丝竹音乐取代,转移皇帝兴趣,不让载淳出去寻花问柳。

  其实,大臣们应该听说了同治皇帝喜欢出去玩,可是哪个大臣敢劝诫皇帝,这次太后说了这个问题,有亲王说了一下皇帝的私生活,立马受到慈禧的责备,意思皇宫秘事,不要多说。

  而惇亲王奕誴因“奏对失体,颇蒙诘责”,可能是他说得有点多了,导致慈禧训斥了他。这也说明同治皇帝确实没少出去玩,可能由于接触外面的女子,才导致了花柳病。如果同治皇帝只是宠幸宫中女子,是不可能得花柳病的。

  不管怎么样,同治皇帝外出游玩,慈禧肯定是有责任的,她身为皇帝的亲生母亲,只顾着自己掌权,没有关爱和教导儿子,并且还干涉儿子宠幸哪个嫔妃,这都导致了同治皇帝外出寻找快乐。

  至于是谁领着皇帝外出,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恭亲王奕昕的大儿子载澄是个吃喝嫖赌的贝勒,他经常带着同治皇帝一起出去玩,后来载澄也因为得了花柳病去世。

  第二种说法,是翰林院的王庆祺,他是在外面喝酒时,遇到了微服出巡的同治皇帝,因为王庆棋喜欢戏曲,在酒楼唱了几句,吸引了爱听戏的同治皇帝,后来被同治皇帝提拔到弘德殿行走(皇帝老师)。王庆祺诱导同治皇帝出去找乐子,最后导致了同治皇帝患病。

  写在最后:其实不管是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或者死于梅毒,按照历史资料,慈禧确实有很大的责任,身为同治皇帝的生母,没有教导和关爱儿子,只顾着自己的权力,最后导致了同治皇帝英年早逝。

  这也恰恰说明了生在帝王家的悲剧,如果同治皇帝生在普通人家,或许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