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皇子李泰羞于吃猪肉,诗人王绩却醉醒复饮、闲田牧猪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1浏览:41分类:历史

  猪是原始先民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从先秦时期就有了"六畜"的说法,"六畜"中猪为其一。”到了唐代,已提倡养猪,因为猪可使人致富,《朝野佥载》有道,唐朝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不过,因猪圈大都与厕所为邻,饲养的环境很恶心,唐朝贵族圈里便有了个习俗,吃猪肉的就是下等人,上等人以食猪肉为耻。唐朝著名的烧尾宴采用了鱼、虾、蟹、鸡、鸭、鹅、牛、羊、鹿、熊、兔、鹤,甚至还有青蛙,唯独就是没有猪肉。

  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儿子,名叫李泰,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新唐书》上说他长得很胖,是个“大腰腹”。李泰曾在《括地志》中说:“养豕,食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发,以御风寒”。 有一次,李泰曾到百姓家里慰问,入乡随俗吃了顿家常便饭,席间就吃到了猪肘子,尽管感觉味道很美,可离开后却再三吩咐左右绝对不可对外人声张,生怕太子李承乾等皇兄皇弟们笑话他。

  然而,“斗酒学士” 王绩却不吃这一套。在《唐才子传》里,王绩被称为是唐朝的第一位诗人,他是隋朝著名的文士王通的弟弟。从小就有才名。十五岁的时候,他谒见隋朝重臣杨素时应对流利,举座皆惊,称他为“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他被授予秘书省正字官职,但是却不想当官,推托自己有病,辞官归家,朝廷又让他当六合县县丞,但是他还是不理政事,整天喝酒。隋末大乱,王绩感叹:“网罗在天,吾将安之!”(弥天大网从天而降,我能够躲到哪里去呢),他干脆借口自己得了中风,连夜驾一条小船,返本——回到故乡去了。

  王绩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征他入朝,在门下省任待诏,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工作干得还愉快吗?”王绩回答:“待诏这官俸禄太少,又没有升迁的机会,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只是每天官府供应三升酒,还算不错。”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的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大口吃猪肉,大碗喝美酒,何等自在!

  王绩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目的就是为了能经常从焦革家里要酒喝。

  王绩辞官回乡之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

  王绩被称为“斗酒学士”,但是他自己显然不认为自己的酒量只在区区一斗,他自号“五斗先生”,这个号除了用以标明自己的酒量之外,也是向他最崇敬的东晋隐士陶渊明致敬,因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于是王绩也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众所周知,陶渊明也酷爱杯中之物。王绩诗里曾说: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王绩在《田家三首》里表现了对放猪生活的向往:“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池塘水清浅,鹤立其中,戏水捕鱼;广阔的天地,有几头猪漫游觅食,时时发出两声哼哼。画面悠闲、恬淡,远近结合,令人神往。何况,自己养了猪就更方便吃到猪肉!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