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毒不食子 雍正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对雍正和弘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为为什么直接赐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
可是如果没有雍正帝王从中协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话,康乾盛世的发展也不会如此顺利。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是比较长寿的帝王,可是雍正皇帝和他们相比,就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雍正皇帝与这二人之间都是直系亲属关系,可是他却没有长寿的基因。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雍正皇帝过于兢兢业业,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全部都奉献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所以雍正皇帝也是因劳累过度而突然暴毙的。
相比较康熙皇帝的仁慈,雍正皇帝又就显得过于狠决。康熙皇帝儿女众多,帝王家子嗣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皇位只有一个,而眼馋的人很多。所以在康熙皇帝年间,爆发了皇位之争。
雍正皇帝隐藏好了自己的锋芒,在他顺利登基之后,迅速地肃清了朝堂上混乱的局面。稳定了因夺嫡之争而不稳定的民心。同时雍正皇帝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比如火耗归公,这一项政策就极大地减少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打压了贪腐现象。
就是因为在雍正皇帝的决断之下。才使得满清代廷平稳地过渡到乾隆时期。康乾盛世一共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如果没有雍正皇帝的话,那么康乾盛世或许会极大地缩短时长或者根本就不会出现。
正是因为雍正皇帝亲自地经历了皇位之争,所以他深刻的明白权力的内斗会导致民心不稳,甚至动摇国本,所以雍正皇帝以史明鉴,他在自己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康熙皇帝违反了祖制,偏爱赫舍里皇后,所以一意孤行的立了太子胤礽为继承人。
所以当雍正皇帝继位之后,他一直实行秘密立储制度,直到帝王去世,真正的继承人才能够浮出水面。在这种制度下,极大地减少了后宫皇子与前朝之间的连接,也杜绝了大臣的不轨之心。
同时,雍正皇帝的子嗣并不如康熙皇帝一样多,但是他也有十个儿子。在这十个儿子当中,雍正皇帝最偏爱的当属他与年贵妃的儿子福惠。可是奈何福惠早夭,无法接替皇位的接力棒。
对于乾隆皇帝来讲,当时他最有力的竞争人分别是弘时和弘昼。可是弘昼只是想当一个闲散的王爷,根本无心恋战权位,所以对于弘历来讲此时他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当属弘时。
根据清史记载,关于弘时还有一个故事。当年的康熙皇帝因为无法处理亲情,对儿孙甚是失望,所以一度情绪非常抑郁。而雍亲王为了开解父亲,所以便将康熙皇帝邀请至家中享受儿孙绕膝的喜悦之情。
康熙皇帝与雍亲王在吃饭的时候,此时弘时来到爷爷身边,康熙皇帝便抱起了弘时,正是因为这一人之常情的举动被有心之人过度解读,他们认为康熙皇帝能够把皇位给雍正皇帝,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看上了弘时,希望有朝一日弘时能够继承皇位。
可是此时的康熙皇帝的行为,仅仅是一个爷爷应该有的举动而已,这一切只是弘时的支持者胡编乱造的。和弘时相比,弘时的出身高贵很多,弘时的生母齐妃备受雍正皇帝的喜爱,她一共为其生育了四个孩子。
相比较弘历来讲,此时的弘时仿佛已经是被内定了一般。或许弘时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的性格乖张跋扈,甚至还表明了支持当年参与夺权的八贤王。弘时的这一做法令,雍正皇帝甚是伤心,自己的儿子都不能够理解他,那岂不是向天下之人说明他当年处置八贤王是做错了的吗?
结语:因此从此之后,在雍正皇帝的心目中弘时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弘时却对弘历充满了敌意,甚至明里暗里使了许多绊子,这些桩桩件件雍正皇帝都是了解的。所以雍正皇帝为了避免历史重演,因此他直接赐死了自己的儿子弘时 。
正是因为雍正皇帝的这一做法,才避免了乾隆皇帝继位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意外事情。雍正皇帝为乾隆皇帝的继位扫清了一切障碍,在雍正皇帝的心目中,他虽然是弘时的父亲,但是他更要为大清江山负责,相比较父亲的职位,雍正皇帝始终将帝王的责任放在了第一位。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雍正皇帝上位以后,历史上真的发生了“八王逼宫”吗?
- 11-30 福惠在雍正儿子中年纪最小,但却受到了怎样的重视程度?
- 11-30 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故事,为何极有可能是后人虚构的?
- 11-30 雍正皇帝继位以后,之前的废太子胤礽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30 雍正是合法继承皇位的,但为何却说他篡改了康熙遗诏?
- 11-30 雍正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勤政,那他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宠物?
- 11-30 雍正与允祥有最亲密的关系,他对允祥有哪些超规格的待遇?
- 11-30 年秋月没有成为雍正的妃子,年羹尧还会是原先的结局吗?
- 11-30 雍正皇帝对诸位兄弟非常猜忌,为何却对允祥十分的信任?
- 11-30 鳌拜可是对康熙很是不敬,雍正即位后为何要为他平反?
- 11-30 说到雍正皇帝最喜爱的儿子,为何却是早夭的八阿哥福惠?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