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孙策传位给孙权才有后面称帝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对孙权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是忘恩负义吗?

  引言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三国,这个动乱的时代,只要是手上有枪、有人,哪怕是没什么财力的人,都要在这个乱世中谋一个地盘。

  不过,打来打去,这众多的势力中就剩下三家了。一个是占据中原的曹魏集团,一个是占据江东的孙权集团,还有一个是占据益州的川蜀的刘备集团。

  三国鼎立

  三个集团中,以曹魏集团最先成型,灭二袁,除吕布,几经征战,加之“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成为最强之势力;江东孙氏,在经历了两代创业之后,最终能够雄霸一方;刘备集团,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占荆州,夺益州,争汉中后,也在这个乱世站稳了脚跟。

  思考

  正所谓无情最是帝王家。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人世间最阴诡的手段,最卑鄙的手段,都会在帝王家展现出来。

  没有办法,只要生在帝王家,就很少有人不对“顶峰”的那个位置感兴趣。而一旦有了兴趣,什么骨肉亲情,兄弟情义仿佛都不再重要了。

  为了那个位置,骨肉相残,兄弟反目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而这些“无情”即便是在得到帝王位后,也依旧要保持下去。

  对于昔日的朋友,昔日的情谊都要放弃,哪怕于自己有恩,只要对自己的权力稳定没有帮助,都要狠狠地抹杀掉昔日的恩情。

  孙权的位置是从孙策手中继承的,作为“继承人”,虽然孙策只是孙权的兄长,可怎么说也是东吴集团最重要的创建人,孙权在称帝后为什么连个虚名的追封都不给孙策呢?是人性使然,还是政治需要,孙权对孙策真的是忘恩负义么?

  孙权称帝

  魏、蜀、吴三方势力的领导人先后称帝。

  第一个称帝是曹丕,之后刘备称帝,而孙权是所有人中最后一个称帝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孙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制”于曹丕。

  所谓的受制无非就是一种形式上的而已。毕竟孙权的“吴王”是曹丕在称帝之后册封的。作为三国势力最大的曹魏集团,曹丕称帝之后总要做些什么来显示自己的威严与权力。

  而孙权那个时候也在表面上与曹魏集团交好,毕竟双方有过一次针对关羽的完美合作。合作完之后,孙权也担心会遭到报复,所以他要与曹魏集团交好。

  孙权

  一方面减少一个敌人,一方面在有需要的时候共同对付刘备集团。这种操作在三国时代太正常不过了,今天是敌人,明天就可以是朋友,只要有共同的政治利益。

  但孙权毕竟是孙权,他怎么可能会真心依附于曹丕呢。所以,对曹丕的册封,他只是看似接受,实际上他需要的只是联盟。吴王不重要,皇帝才重要。

  夷陵之战后,刘备集团实力大损,为了发展,诸葛亮再次主动发起孙刘联盟。从此,蜀汉集团不再是东吴的敌人。孙权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吴、魏之间的战争爆发,吴国于石亭之战中大胜。借着胜利之势,孙权称帝。称帝后的孙权,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与孙权

  诚然,在三国乱世之中,孙坚的确是一颗将星。但他的格局还只是一个将星的格局。征战沙场就是他的本命格,割据一方对孙坚而言还有些遥远。

  但在征战沙场的过程中,孙坚有了一批自己的老班底,老弟兄。程普、黄盖、韩当等人都是孙坚的属下,也是他忠诚的追随者。

  假以时日,孙坚或许也要称雄一方,但惋惜的是,孙坚过早的陨落了。

  于是,孙策接过了孙坚的班底。初接班的孙策还要依附于袁术,在几经辗转之后,孙策开始有了自己的起家地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一批人马,在这些人中就有着周瑜。

  在周瑜的辅佐之下,孙策终于是统一江东,成为了确确实实的一方诸侯。可就在这个时候,孙策遇刺,临死之前选定了弟弟孙权为自己的继承人。

  选择孙权,是因为当时的孙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儿子孙绍年幼,在乱世中根本无力撑起大旗,能够担当大任的,只有自己的二弟孙权。

  孙策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继承人,孙权也从此走上政治舞台。在继承了兄长留下来的班底和责任之后,孙权不负兄长所托,的确把东吴集团带上一个新高度。自己最终还当了皇帝。

  无视孙策?非也!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孙权并没有无视孙策,他追封孙策了: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他不仅追封了孙策,对孙策的儿子也是不错的:

  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绍卒,子奉嗣。

  由此可见,无视之说,无从谈起。孙权只不过没有追封孙策而“帝”罢了。

  从兄长手中接过大旗,然后当了皇帝的,孙权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还有一个叫刘秀的,就是堂堂的汉光武帝。

  当然了,刘秀与孙权的是有差别的。刘秀虽是追随兄长刘縯而起义,但在刘縯被杀之前,刘秀已经能够独立成为一个领袖。可如果从题主的道理上说,刘秀在当了皇帝之后,也应该给自己的领路人刘縯追封帝号。

  不过刘秀没有这么做,他只是追封了刘縯为齐王。毕竟,这个只是兄长,而非自己的父亲。

  其实,不管是在孙权之前,还是在孙权之后,追封父辈为帝者,不少见;但追封自己兄长为帝的,怕是太少不过了。

  而孙权之所以不这么做,摆在明面上的原因,那就是“天子之意,血脉关系”。父系社会里面,父亲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

  而作为继承了父亲血脉的儿子,必须要对父系的血脉认可。换句直白点的话说,孙权能做皇帝,是因为父系的孙坚有帝王的血脉。

  所以,我继承了这个血脉,我当这个皇帝很正常。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慰藉。至于兄长孙策,虽然是亲兄弟,但绝没有父亲那么亲。

  当然了,孙权不追封孙策也有政治考虑的因素。那就是孙策有儿子,如果追封孙策为帝,那么之后的“帝位”继承权如何传承。是给孙策的儿子孙绍,还是给自己的儿子。

  这个问题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要担心他落下。而一旦有别有用心之人,以此为借口,把这把剑落下了。那政权毫无疑问会发生混乱。

  虽然孙权在的时候,政权可以长久稳定,可一旦他死去,是否有人会借“孙策”来说事,那就是个问号了。为了避免隐患,他也不能给兄长追谥帝号。

  结语

  虽然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孙权对孙策还真的不是无情。

  从孙策手中接过大旗的孙权,并没有辜负兄长的期待。而且,他对兄长的尊重,以及对兄长家人的关照,也是不用怀疑的。

  之所以不追谥孙策帝号,也不是无视,如果无视了就不会追封孙策为长沙王。

  我们只能说,无论是从封建的礼法血脉,还是政权的稳定传承,孙权不追封孙策帝号,都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