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三国时期蜀汉灭亡于诸葛亮错杀三名大将有关?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今天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对于诸葛亮和刘备来说,就是这样的例子。说到聪明,刘备自然不如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不仅在治国上出类拔萃,堪称千古名相,在军事指挥上,诸葛亮是难得的人才。但是,在看人和识人上,诸葛亮并不一定比刘备强。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马谡这个人。白帝城托孤时,刘备断定马谡言过其实,不能重用,结果诸葛亮不听劝告,所以迎来了街亭之战的失败,导致其第一次北伐中原前功尽弃。此外,就诸葛亮来说,不仅看错了马谡,还看错了两个人,也即这三个人,成为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

  一

  首先,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因为出其不意,也即曹魏没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诸葛亮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只要马谡可以守住街亭,那么,诸葛亮完全可以趁机攻占陇右地区,从而以雍凉地区作为基础,以此俯冲曹魏的关中地区。而这,显然是一次扭转蜀汉和曹魏之间实力差距的重要机会。但是,这一切全都被马谡给毁了。

  所以,等到街亭之战后,诸葛亮才后悔没有听从刘备之言。当然,这本质上还是因为诸葛亮看错了马谡,后者本来只是个参谋类的人才,偏要他去镇守城池,抵挡曹魏名将张郃,显然是用错了地方。除了看错马谡之外,诸葛亮还看错了胡济和董厥这两位蜀汉大臣。在蜀汉后期,这两个人也对蜀汉灭亡负有一定的责任。

  二

  一方面,提到胡济这个人,很多人可能是比较陌生。但是,胡济的官职,大家应该不会陌生的,在蜀汉历史上,胡济是最后一任汉中都督。胡济曾任蜀汉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数有良谏。后历任昭武中郎将,前将军。在诸葛亮看来,胡济能力不俗,堪比自己的好友徐庶等人。正是在诸葛亮的器重和培养下,胡济成为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

  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春,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与时任镇西大将军的胡济约好在上邽会合,但胡济并没有领军赴约,使得姜维最终在段谷被魏将邓艾大败。在段谷之战中,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姜维败归,自请贬为后将军。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段谷之战可谓蜀汉后期的重大失利。

  三

  就段谷之战的影响来说,不仅削弱了姜维在蜀汉的地位,打击了蜀汉将士北伐曹魏的信心,更助长了蜀汉内部投降派的气焰,在此基础上,等到邓艾兵临成都时,谯周等人力劝后主刘禅投降,最终蜀汉灭亡。而就段谷之战来说,只要胡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不仅姜维不会失败,还可能重创邓艾,以此推迟蜀汉灭亡的时间。

  另一方面,就董厥这位大臣,则是在朝廷内部没有起到作用。董厥先后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在董厥担任丞相府令史时,诸葛亮就经常夸赞董厥,这相当于是在为董厥造势,为其之后的平步青云奠定良好的基础。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董厥在此后逐渐被提拔为尚书仆射。就尚书仆射一直,参与朝廷大事的决策,相当于副丞相之类的职务。

  四

  最后,景耀二年(259年),尚书令陈祗去世,南乡侯董厥代替陈祗担任尚书令。就尚书令一职,则可以媲美丞相了。景耀四年(261年),董厥迁任辅国大将军,这更加提高了董厥在蜀汉朝廷的地位。但是,欲戴王冠,必受其重,作为蜀汉金字塔顶端的大臣,董厥深受后主刘禅的信任,却没能纠正刘禅的错误,阻止黄皓的行为。众所周知,黄皓在蜀汉后期的危害,不用详细说明了,比如姜维提出加强汉中地区防御的建议,就被黄皓的谗言给拦下来了,这是钟会大军可以轻松突破汉中防线的原因之一。

  就董厥来说,位高权重,没能制止黄皓已经是不够称职了,结果还要建议后主刘禅剥夺姜维的兵权,这显然加剧了蜀汉文臣武将的内耗问题,从而让曹魏坐收渔利。综上,马谡、胡济、董厥三人,都曾是诸葛亮看重的人才,最后的结果却表明,在断送蜀汉河山上,这三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