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诸葛亮死后29年刘禅才立庙,是因为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自此之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即蜀汉的大小事务,诸葛亮几乎是事必亲躬。并且,诸葛亮前后多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不过,虽然后主刘禅给予诸葛亮一个很高的谥号,也即“忠武”,但是,刘禅却一直没有同意为诸葛亮立庙。直到公元263年,也即诸葛亮死后29年,刘禅才同意为其立庙,这是为什么呢?

  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但是,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后主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对此,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景耀六年春,诏为亮立庙於沔阳。” 景耀六年就是公元263年,也即后主刘禅一开始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直到蜀汉灭亡前夕,也即诸葛亮死后29年才同意为他立庙。值得注意的是,刘禅一开始不愿意为孔明立庙,主要原因就是违背当时的礼制。按照秦汉当时的宗法礼仪制度,唯有天子方有权力开宗立庙。

  至于功劳巨大的臣子,只有配享天子宗庙的权力,并没有单独立庙的先例。比如在蜀汉都城成都,当时立有太庙,在太庙中祭祀的人是汉高祖刘邦,光武皇帝刘秀以来的两汉历任皇帝,还有昭烈皇帝刘备。至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即便是后主刘禅的相父,也是没有资格立庙的。

  比如在曹魏,只要曹操、曹丕等人可以立庙,至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曹休以及张郃、张辽、乐进、徐晃等人,不管立下了怎样的战功,或者在曹魏官至何职,都是没有资格单独立庙的,只能配享太祖(曹操)庙庭。因此,从秦汉时期的礼制来看,后主刘禅一开始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实在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毕竟,如果给诸葛亮开这个头的话,那么后面再有大臣去世后,也有人提出要立庙,那么蜀汉的礼制很可能就崩坏了。这对于打出匡扶汉室旗号的蜀汉,自然是非常不利的情况。

  不过,虽然一开始不同意为诸葛亮立庙,但是,后主刘禅却在公元263年同意在沔阳为他立庙。从时间点上来看,当时曹魏正在蠢蠢欲动,准备发动消灭蜀汉的战役。在此背景下,为诸葛亮立庙,自然可以在蜀汉凝聚人心,激励诸葛亮的后人和手下抵抗曹魏,守卫蜀汉。在给诸葛亮立庙后,曹魏发动了魏灭蜀之战,此战,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全力抵抗钟会的大军,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则在抵抗邓艾的绵竹之战中阵亡。进一步来说,正是因为后主刘禅迟迟没有给诸葛亮立庙,所以民间私自祭祀的人屡禁不止,再加上习隆、向充等蜀汉官吏的建议,促使后主刘禅选择做个顺水人情,同意在沔阳为孔明立庙。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立庙的地点上,后主刘禅选择的是沔阳,而不是蜀汉都城成都。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给诸葛亮立庙这一事情上,后主刘禅还是有所顾忌的,也即担心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的话,很可能导致来给诸葛亮祭祀的人越来越多,这样汉昭烈帝刘备庙的处境自然就要尴尬了。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

  不过,对于汉昭烈帝庙来说,在名气上逐渐被武侯祠所覆盖了。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也即后主刘禅一开始为诸葛亮立庙的沔阳。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成都武侯祠与惠陵、汉昭烈庙合并一处。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也即现在一般称为武侯祠,这也说明诸葛亮在巴蜀一带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而这,自然也是当时刘禅迟迟不愿意给诸葛亮立庙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