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高力士和李白有何过节?他为什么给李白脱鞋?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1浏览:37分类:历史

  唐玄宗天宝元年,诗仙李白来到了唐朝国都长安,想在此地实现人生理想,出将入相一展雄才。但出人意料的是,满腹经纶的李白却避开了参加科举考试这条大道,转而采用了另一种难度更大的途径。他周游奔走于长安名流权贵门下,希望能在他们的推荐下见到唐玄宗。幸运的是,李白遇到了一生的知己贺知章。贺知章当时任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很受唐玄宗重视。

  贺知章对李白的才华极为赏识,在他的极力推荐下,李白如愿以偿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并得到唐玄宗的认可,任命他在翰林院供职,成为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如果能把握住这次机遇,获得李隆基的信任,从此飞黄腾达也未可知。然而遗憾的是,李白刚刚开始的转变命运之旅,却被唐玄宗身边一个宦官高力士打断了。

  高力士原本出身贵族世家,他是岭南潘州刺史冯君衡之子。长寿二年,冯君衡因触怒武则天而被杀,高力士成了罪人之后,被净身后送入宫中,成了一名宦官。高力士为人聪明机敏,八面玲珑,很快博得武则天的欢心,授予他宫闱丞之职。

  在武则天晚年激烈的宫廷夺权之争中,高力士认定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是命世之主,开始倾心投靠李隆基,成为他的眼线之一。在李隆基铲除韦皇后、太平公主势力斗争中,高力士都不顾生死舍命相从,出力很大,跻身于李隆基的心腹干将之列。

  唐玄宗登基之后,高力士毫无疑义地成了六宫总管大宦官。唐玄宗对他深为倚重,“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一时间成了大权在握、权倾朝野的大红人。满朝文武大臣,无论是宰相李林甫、杨国忠,大将高仙芝、安禄山、哥舒翰,谁都对高力士恭敬有加。

  但李白生就一身傲骨,干不出这等趋炎附势之事,不屑于向一个宦官低头。《酉阳杂俎》记载,在一次宫廷酒宴中,李白醉意熏然,他当着唐玄宗的面,“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高力士万没料到李白敢来这一出,但当着皇帝的面不好发作,“力士失势,遽为脱之”,从此深恨李白。

  高力士由此把李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他先后多次向唐玄宗和杨贵妃进谗言,百般诬陷李白的种种过失,最终使得李白失宠,并最终被逐出宫廷,失去了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转折机会,断送了大好前途。高力士由此被视为一个心胸狭隘、嫉妒贤能的小人。

  不过,自古而今,人性的复杂都是一言难尽。高力士陷害李白之事,固然为人所不齿,但平心而论,高力士对李隆基的忠诚度却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唐玄宗手下掌权三十余年,但并未做过什么祸国殃民之事,《旧唐书》也说“力士谨慎无大过”。不仅如此,高力士还苦口婆心劝谏唐玄宗,警惕李林甫、安禄山等小人揽权乱政,“天子大柄,不可假人”,可惜唐玄宗不听。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登基,唐玄宗成为空头牌位太上皇,高力士依然不离不弃跟随他左右。唐肃宗手下宦官李辅国小人得志,百般欺凌唐玄宗,全靠高力士多次舍命护主,唐玄宗感激涕零地说:“微将军,阿瞒已为兵死鬼矣”。

  高力士为了救护唐玄宗却得罪了李辅国,奸诈凶狠的李辅国挟私报复,罗织罪名把高力士流放到偏远的巫州。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的高力士,老来却沦为衣食难继的囚徒,受尽饥寒之苦,经常采摘野菜充饥。即使如此高力士仍然不改初衷,时刻牵挂着唐玄宗。

  当他听说唐玄宗病故后,难忍悲痛之情,以至于大口呕血,一病不起。临死前的高力士为了表达自己对唐玄宗的忠心,写了一首诗《感巫州荠菜》:“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这首诗全是大白话,非常好懂。荠菜在京师是名贵菜肴,到了荒僻之地却无人问津。虽然待遇天差地远,但荠菜的味道气息却并未更改,以示自己的忠心也像荠菜一样,绝不会随境遇而变迁。高力士一生是非黑白一言难尽,但他的这首诗却感动了很多人,入选《全唐诗》,后人称他“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高力士真忠臣也”。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