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孝钦显皇后:同治帝的生母,是怎么成为慈禧太后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8分类:历史

  孝钦显皇后:同治帝的生母,是怎么成为慈禧太后的?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史上的咸丰帝,虽然名义上有三位皇后,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就只有一位真正执掌过后宫。原因是他的原配在其即位前便去世,是被他追封为皇后的,所以没有管理过后宫。而还有一位由于是储君生母,因此去世后,才被追封为皇后,并不是咸丰亲封。

  也就是说,在咸丰在位期间,就只有他的继室执掌过后宫,即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他那早已去世的原配,就是孝德显皇后。至于那位储君生母,在去世后才被追封为皇后,并非咸丰亲封的,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孝钦显皇后,即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宫中杂件》中记载了慈禧的身世:

  “镶蓝旗满洲,恩祥佐领下,原任道员惠征之女,年十五岁,辛丑七月二十八日戌时生,纳(那)拉氏;原任员外郎吉郎阿之曾孙女,闲散景瑞之孙女;原任副都统惠显之外孙女;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从这里大致能够了解到慈禧的家族背景,其曾祖父吉郎阿官至刑部员外郎,祖父景瑞曾因犯了事坐过牢,使得家财流失不少。她的父亲惠征历任文选司主事、验封司员外郎、保源局监督、山西归绥道、安徽宁池广太道等职。

  景瑞坐牢后,家族财产流失,后来叶赫那拉氏入宫当了嫔妃,惠征受到皇帝重用,他便利用职能之便四处敛财。咸丰三年,惠征被革职后病逝,追封为三等承恩公。

  值得一提的是,在慈禧太后小时候,由于家中庭院种了几棵白杏树,因此祖父景瑞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杏贞”,其中“贞”又取自“忠贞”之意,小名就叫“杏儿”。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通过选秀入宫,初封为兰贵人。同时进宫的还有被咸丰看中,打算扶持为皇后的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初封为贞嫔,但她只用了四十天,就晋升为大清皇后,而此时的叶赫那拉氏,仍然在贵人之位上待着。

  咸丰四年,叶赫那拉氏才晋升为懿嫔,“懿”字有着美好的意思,说明年轻时的慈禧仍然吸引着咸丰。咸丰六年,懿嫔为咸丰生下长子载淳,子嗣稀薄的咸丰欣喜若狂,当天就下旨晋封叶赫那拉氏为懿妃。

  第二年,叶赫那拉氏再次晋升为懿贵妃,可见咸丰这是有意提升皇长子生母的地位。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懿贵妃所生的这个孩子,会成为咸丰唯一的儿子。懿贵妃也因为生了这个儿子,从此母凭子贵,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从被压制的妾室,成为执掌大清的慈禧太后。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驾崩于热河。临终前,他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为了制衡这些顾命大臣,他又将两枚印章分别交给皇后钮祜禄氏,以及皇太子载淳保管。

  不过由于皇太子年纪尚幼,他的印章便暂时由生母懿贵妃保管。也就是说,如果皇太子年长,慈禧是拿不到话事权的。也正因如此,载淳即位后,她才得以与身为正房的慈安一起垂帘听政。

  载淳即位后,尊嫡母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在我们印象中,慈禧是霸道专横的,慈安太后比较宽仁,所以老是被慈禧压制。

  然而实际上,慈禧就算身为皇帝亲妈,也是不敢对慈安太后有任何无礼行为的。嫡庶有别,慈禧在慈安面前必须恭敬有礼,加上在大臣心中,慈安更具威望和影响力(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有说明),所以慈禧是不敢压制慈安的,反而后者更具话语权。

  在《清宫遗闻》中记载:

  “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就是说慈禧是有才的,所以小事她都有权做主,但如果遇到国家大事,就需要慈安点头才行。

  最典型的有两件事,一是咸丰驾崩不久,两宫皇太后就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除掉了八位顾命大臣。这件事的策划者虽然是慈禧,但必定是经过慈安拍板才敢实施,至于她为何会同意,自然也是不满八大臣企图专权,那么她这个皇太后就有名无实了。

  第二件事就是为同治帝选后,当时慈安看上了自己的姑表外甥女阿鲁特氏,慈禧则看上了出身名门的富察氏。最终决定权交给了同治帝本人,结果同治也选择了阿鲁特氏,说明嫡母在他心中的影响力。

  以上两件都属于将会影响整个大清朝的要事,可以看出的是,两件事都是以慈安的决定为主导,足以证明她在的时候,慈禧完全不敢放肆。

  同治驾崩后,两宫皇太后扶持了年幼的载湉为帝。同治帝无子,载湉是他的堂弟,其生父为醇亲王奕譞,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所以载湉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外甥。

  载湉即位后,两宫皇太后仍然垂帘听政,不过在光绪七年,慈安太后率先病逝,慈禧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很多人都说是慈禧害死了她,但根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慈安太后应该是死于脑血管疾病。

  慈安太后的脑血管疾病不是突发,早在同治二年就有记载:

  “慈安皇太后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

  到了同治八年,又有记载:

  “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传医进枳实、莱服子。”

  而在她去世前的那段时间,正好慈禧生病不能出来理政,所以就她一个人垂帘听政。应该是突然不习惯独自处理所有事,感到压力太大,所以慈安太后身体再次亮了红灯,只是她感觉上没有大碍。可是没想到,最终病情复发,很可能是脑中风甚至脑出血,就这样去世了。

  慈安太后在的时候,慈禧要表现得恭恭敬敬,但众所周知,慈禧是个有野心的人,她表面上恭敬有礼,实则早就希望慈安这个病秧子快点死(慈安太后自进宫身体就一直不太好)。

  因此慈安太后一去世,慈禧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下令缩减丧礼规格。比如其梓宫都是用多块比较薄的楠木拼成的,而且她还不让光绪帝亲送慈安梓宫,她自己的病也早就好了,却称病也不去出送。

  据清人何德刚的笔记《春明梦录》记载:

  “孝贞太后大事出殡之日,余入东华门观礼,前导无甚排场,銮舆卫伞扇之外,只见捧香炉者或十人或二十人为一队,分队前行。中夹以衣架脸盆架,错杂其中。其余金银锞纸扎等等,陆续而至,与寻常民间出大殡者无异,但品制不同耳。”

  就是说慈安太后的丧礼,办得与民间的大户人家差不多,只是该用的物品仍然出自皇家罢了。可见慈安去世后,慈禧完全不将其丧事放在心上,只是想着快点了事,自己好早日当家做主。

  之后,慈禧发动了甲申易枢朝局之变,罢免了恭亲王等军机大臣的职务,开始独揽政权。光绪大婚后,慈禧仍不愿放权,史书记载:

  “上(光绪帝)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

  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但是变法危及了许多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官僚和贵族站出来反对。慈禧听说后也很紧张,最终这次变法在经历了103天后,以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告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驾崩,由于光绪也没有子嗣,所以经过慈禧之命,醇亲王载沣(奕譞之子、光绪异母弟)的儿子溥仪被选为继承人,而载沣则担任摄政王的角色,慈禧也被尊为太皇太后。

  不过就在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病逝了,享年74岁。她自己干政几十年,可笑的是却在临终前留下遗言,今后再不准女人干政,还说这与清朝一直以来的祖训相违背。又规定不得让太监擅权,以防重蹈明朝覆辙。

  属于慈禧的时代终于结束,就在宣统元年十月,慈禧入葬定东陵,最终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孝钦显皇后”,不过大家还是更习惯称她为“慈禧太后”。

  最后笔者还要为慈禧澄清一件事,都知道咸丰有个宠妃丽妃,因此有传言称,慈禧因为嫉妒,在咸丰驾崩后将丽妃做成人彘报复。直到现在,都有人坚信这是真的,就因为他们认为慈禧做得出来这种事。

  但实际上根据史料记载,丽妃他他拉氏,与慈禧是同一年进宫的,慈禧初封为兰贵人,他他拉氏为丽贵人,说明他他拉氏的确外貌比较出众。就在慈禧被晋封为懿嫔的时候,他他拉氏也晋封为丽嫔。

  第二年,他他拉氏就为咸丰生下皇长女,她也因此被封为丽妃,直接超越还是懿嫔的慈禧。不过在咸丰六年,慈禧就生下皇长子载淳,从而晋封为懿妃。皇长子与皇长女,慈禧已经占了上风,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慈禧没必要敌视丽妃。

  而事实也证明,历史上的慈禧,确实没有害过丽妃,反而对她很好。比如同治即位后,丽妃就被尊为丽皇贵妃,注意,是直接越过了贵妃一级。同治驾崩后,她又被尊为丽皇贵太妃。

  不仅如此,丽妃所生的皇长女,还被破例封为荣安固伦公主,如果慈禧想要报复她,是不可能对她这么好的。或许有人说,这是因为有慈安太后在,所以慈禧才不敢对丽妃发难,真是这样吗?

  那么在光绪十六年,丽皇贵太妃病逝,这时候慈安太后早已去世,可不仅光绪帝亲临奠酒,而且丽皇贵太妃的宝顶也位于妃园寝中最尊贵的位置。想想当初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可是连送棺都不去,也不让光绪去。

  由此可见,慈禧并没有害死丽妃,丽妃是病逝。丽妃虽然受宠,其实对慈禧根本产生不了威胁,因为她既不是中宫皇后,生的也不是皇子。慈禧心中真正忌惮的,只有身为正宫的慈安而已。

  虽说慈禧太后这个人,长期以来都有不少负面评价,但我们也应该正视历史,不是她做的事,就不该强行乱扣帽子了。尽管慈禧太后是影响清朝历史的大人物,但确实有许多事,不是她做的,就像有很多话,鲁迅根本没说过一样。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