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雪芹一生崎岖坎坷,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曹雪芹一生崎岖坎坷,他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屋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年间,他的本是汉族,但祖上侍奉皇帝有功,被赐予了满正白旗出身,成为贵族。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曹家权炳如日中天之时:他的曾祖父任过江南织造,曾祖母还做过康熙的奶娘。要知道,古代皇子都不是母乳喂养,乳母之恩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亲情了。更何况康熙自幼登基,本身就缺少父爱母爱。他的祖父曹寅更是从小成为康熙的伴读书、侍卫,后来弃武从文,继承了江宁织造的职务。后来他的父亲、叔伯也都曾经担任过江宁织造。算下来,他家占据这个位置居然长达五十八年之久,江宁织造简直成了曹家的世袭之位,三代为皇家采买劳碌奔波。这样的曹家怎么会不被康熙宠信呢?据说,康熙曾经六次南巡,四次都专门住在曹家,还曾授予曹家“皇家密探”的令牌,享有专折密奏的特权。

  出身在这样的优越家族,曹雪芹可谓是掉进了富窝。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风流潇洒的日子。只见他每日都的姐妹丫鬟们厮混在一起,吟诗作对、游戏作乐,曹雪芹本人对此也是甘之如饴、乐此不疲,有时甚至还以给丫鬟们跑腿为乐趣。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等到康熙去世,曹家开始盛极而衰、一落千丈。因为曹家在任江南织造时犯有中饱私囊的罪过,雍正皇帝开始对曹家进行清算。被抄家的曹雪芹无奈从江南繁华之地返回北京老宅,由于倾家荡产、身无分文,他不得不靠卖字画为生,有的时候甚至不得不依靠亲友接济过活。

  面临人生坎坷、大起大落的曹雪芹饱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让曹雪芹萌生了把自己所经历感悟写成书供后人赏析的念头。根据《红楼梦》开篇自序,曹雪芹是在度过碌碌无为半生后,有一天恍然似有所悟,梦回自己早年所经历的繁华旧梦,特别是往日与诸多美女爱恨纠缠,更让他百感交集。于是天人感应、似有所悟,便提笔把自己往日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以为纪念。从此一发而不收拾,笔耕不辍十年、前后修改五次,终于写成了这本鸿篇巨著。而为了避免自己因书遭祸,便有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

  君不见曹家和贾家同样倍受帝王青睐,获封高官厚禄,成就豪门贵族。君不见雪芹宝玉同样含着金汤匙长大,倍受老祖宗宠爱,整日流连于莺莺燕燕之中,享尽齐人之福。君不见曹贾二人同样在遭受家族巨变,一无所长、穷困潦倒,经历悲欢离合。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正是有了曹雪芹大起大落的经历,中国文学史才有幸出现了《红楼梦》这本巨著。曹雪芹为纪念自己人生写出的《红楼梦》自传,成就了这本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红楼梦》又成就曹雪芹名垂青史。

  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是因为愧疚,曹雪芹穷困潦倒时翻然悔悟,写《红楼梦》意在为那些女孩立传,排解自己的苦闷。《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

  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祖上九死一生创下这份家业,当年自己身在福中,却不务正业,不听从父母老师的管教,以致长大后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曹雪芹将这段经历和悔悟写成小说,就是要告诉读者,虽然自己罪不可免,但那些女孩儿都是生活中实有其人,万不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使她们的事迹湮灭无闻。一念及此,心旌荡漾,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

  何况乡野生活悠闲自在,风光宜人,更令他思如泉涌,下笔如神。曹雪芹自谦才疏学浅,只得用市井白话来写这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