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什么身份?最后是什么结局?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1分类:历史

  张说,河南开封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历史屋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我们说一个人很厉害,经常说他是文武全才,古代很多读书人的理想,都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赋诗,出将入相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但这种梦想从唐朝中期之后,尤其是从宋朝之后,实行严格的文武分开制度,出将入相只能作为一种传说存在。

  唐朝中期之前,文臣和武将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今天朝堂上侃侃而谈,如何治理黄河水患,明天就可能提枪上马,成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唐朝更是为这种出将入相,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唐朝官场一直有,将军打仗打得好,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如潮做宰相的传统。

  而往往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回到朝廷之后,因为更熟悉和了解军队,往往制定战争策略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行之有效。

  但这种传统到了唐朝中期就被打破了,打破它的正是著名的奸相李林甫,一个丞相好好的,干嘛要断了武将的晋升途径呢?

  我们都知道李林甫有口蜜腹剑的称号,他能长期做到宰相的位置,说明他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有个缺点就是领兵打仗真不行。

  但是唐朝不是一直都有,从优秀武将中,选拔宰相的传统吗,于是这个李林甫就想了一个办法,说今后这个将领要重用胡人,重用没读过书的粗人。

  这样一来,军队将领胡人比例加大,再加上文化程度降低,自然就不可能入朝为相了,李林甫的地位是保住了,但大唐的江山却危险了。

  你重用胡人粗人当将领,也就断了他们入朝为相的晋升之路,这样的缺少文化教养的将领,既然看不到晋升希望了,那就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了。

  就算是安禄山不反,其他将领也会反,因为这已经是制服方面的原因了,将领们普遍与朝廷脱离了联系,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二心的。

  唐朝中后期之后,开始的藩镇割据局面,就是因为地方将领和朝廷联系丧失引发的,李林甫的政策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唐朝兵制的改革,正是兵制的改革,才从根本上造成了武将做大的原因。

  (01)张说的出身

  张说(yue)是唐朝开元年间,非常著名的宰相,也是唐朝出将入相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非常传奇。

  当官当得堪称完美,文的方面执掌文坛三十年,武的方面常年更是牛气,不仅带兵打仗很厉害,而且还涉及到了唐朝兵制的改革,属于武将中行政能力最强的,宰相中最能领兵打仗的那种人。

  做官方面无可挑剔,但做人可就差点有点远,贪污受贿,辱骂下级,任人唯亲,可以说是官场长各种忌讳都被他犯了个遍。

  但你说,就这样品性的一个人,怎么就能三次为相,深受皇帝信任,还能做出来如此大的成绩呢,这就要从他的出身说起。

  张说是科举出身,当年考试成绩非常好,本来他是策论第一等,但奇怪的是,上报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却说,近些年策论还没有一等的,任然让张说屈居乙等。

  类似的情况,历史上也有,如果故事发生在宋朝,那么他的仕途基本上就是确定的,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等着国家给你委派实际官职就可以了。

  但张悦很猛,在被授予太子校书郎不久,就在王孝杰军中担任节度管记,随其征讨契丹,可以说一开始,张说的身上就同时具有文武两种属性。

  张悦仕途还算不错的,但他偏偏经历的是唐朝政局最为混乱的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期,几度沉浮,活在这个时期,你没被流放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做过高官。

  但有件事,还是很能说明张说这个人,早期人品还是很不错的,那是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张说因母亲去世,古人这种情况是要辞官丁忧的,张说也不例外。

  但丧期未满,李显便欲起复他为黄门侍郎,当时礼教衰薄,时人大都以能在丧期中被起复为荣耀,张说却坚守礼制,多番上表推辞,言语恳切,说明他早起还是有非常高的道德坚持和要求的。

  毕竟在乱局里,只有坚持本心,才能走得长远,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谁会再次掌权,这一点张说是幸运的,因为他很快有了有了一个,决定命运的职位。

  睿宗李旦见张说办事靠谱,于是就让张说和国子司业褚无量一同担任皇太子李隆基的侍读,古往今来这就是太子的班底,不出意外,张说的命运将和李隆基绑定在一起,成为李隆基的自己人。

  很快李隆基通过发动政变,逼死姑姑太平公主,诛杀其党羽,朝中大臣宰相被杀得不少,而作为李隆基的心腹,张说的地位自认水涨船高,很快就被任命为宰相。

  (02)文人从军

  但不恰的是,张说这个人,和姚崇关系不好,关于姚崇我们上篇文章介绍过,他也是玄宗时期的名相。

  什么叫明君,所谓明君就是不会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任人唯亲,李隆基要重用姚崇,张说自然心里不爽,一番折腾之后,皇帝支持姚崇,结果张说就被贬出了京城。

  而且可想而知,自己的政敌在朝中当宰相,那日子能好过吗,张说被越贬越远,最后张说出任检校并州大都督长史兼天兵军大使。

  帝国的边疆地区,没想到张说却因祸得福,从此带兵平乱,成了很优秀的军队指挥官,也为日后的军队改革打下了基础。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朔方大使王晙诛杀突厥降户阿布思等千余人,引起并州的同罗、拔曳固等部族的恐惧,张说作为并州大都督有义务平定此事。

  为了平息事端,张说只率二十人,持节安抚各部,晚上还住在他们帐中,副使李宪得知后派人传信,劝他不要涉险,张说却丝毫不惧。

  张说的行动,让各部族都非常的钦佩,事态平息下去之后,张说已经明显感觉到,帝国在边疆地区摊子太大,就算有天可汗的名头,但很多事已经是力不从心了,要是能绝对碾压,谁愿意只带20人安抚人心呀。

  此后几年,张说就像是个救火队长,边疆地区哪里有军情,他就去哪里灭火,平定突厥叛乱,党项叛乱,这个过程中,张说意识到唐朝的兵制已经出了问题。

  等到局势缓和之后,张说回到朝廷,提出了两项改革措施,第一就是裁撤边防军队20万,让他们回乡种地。

  本来唐玄宗还很迟疑,张说直接说,臣愿拿自己百余口人姓名担保,裁撤他们不会引发边患,事实证明张说是对的,因为他裁撤这20万,纯粹都是一个多余的,战斗力不强的老弱病残。

  让20万士兵,回家务农,看起来是大手笔,实际上只是开胃菜,接下来改变唐朝的兵制,才是主菜。

  唐朝早期是府兵制,这个制度起源于北周,隋唐继承了下来,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制度,所谓府兵,就是把在全国划出来几十个折冲府。

  这里的人日常种地,但是不需要缴纳国税,但是他们有服兵役的义务,国家一旦有仗要打,他们就要组织起来参军,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制度,北周和隋就是靠着这个府兵制,打赢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而且这个制度,到了不打仗的时候,是兵归于府,将归于朝,完全不会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但这么好的制度,怎么就不行了呢。

  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唐朝一直处在对外扩张的局面,打仗的时间非常多,折冲府这种设计,当兵的基本上都没时间种地了,折冲府的经济和基本运作模式都出现了问题。

  第二就是随着唐朝版图的扩大,折冲府距离前线越来越远,超远距离作战,让士兵们远离折冲府,一来一回时间长。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疆域的扩大,就意味这守土的士兵要增多,原有的府兵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了,于是张说就上书唐玄宗,将唐朝的兵制,从府兵制改为了募兵制。

  募兵制就是国家给你发工资,让你去打仗,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职业军人群体,并最终在边疆地区,演变为军镇,这是藩镇的最初形态。

  站在后世的角度,当然可以说,这一招造成了藩镇割据,但实际上这也是大势所趋,原有的制度已经不行了,你必须要改,张说只不过是恰好对军队比较了解,而又在朝廷任要职,所以他提出了该府兵制为募兵制。

  事实上,就算是张说不提出来,唐朝的府兵制已经不行了,最终依然会演变为职业军人的模式,形成节度使格局,也跟唐朝的财政制度有关,这里就不细说了。

  张说根本不可能预料该兵制的后果,我们也不能安史之乱的原因,怪罪到张说头上,但张说接下来的行为,却的确造成了他的下台。

  (03)登高跌重

  唐玄宗任用张说为相,在开元这个良好的平台上,他也算是如鱼得水,各方面工作做得都不错,尤其是泰山封禅,让张说的人生达到了最顶点。

  唐玄宗李隆基,跟李世民一样,都是靠着政变上台的,上台之后励精图治,做得都很不错,于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决定泰山封禅,总负责人就是张说。

  这是张说的人生顶点,但同时也是他衰落的开始,因为他干了一件非得得罪人的事,封禅在古代是非常大的事情,而且只有取得了巨大功绩的皇帝才能去封禅,这是皇帝的至高荣耀,也是官员的荣耀。

  能随皇帝去封禅,也是大臣们梦寐以求的事,这不仅是荣耀,还是实惠,因为不管你现在是什么职位,只要你去封禅了,里面最低就是5品起步。

  而张说决定这谁能去,谁不能去,这是个肥差,但同时也是个危险的差事,张说利用手里的权力,大肆收受贿赂,弄的满朝文武都怨声载道。

  而且张说这次做的也实在是有些太过分了,就在封禅礼毕的几天后,玄宗大宴群臣,席间有一个穿五品大红官服的年轻官员引起了玄宗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张说的女婿,也活该他倒霉,李隆基的记性那是真好,这个年轻人是张说的女婿,名叫郑镒。

  李隆基记得很清楚,郑镒本来只是一个九品官,印象中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为何短短几天就连升四品了呢?

  叫过来一问,他也是支支吾吾了半天,旁边的一个大臣讥讽地说到,此泰山之力也!

  意思很明白,郑镒就是前几天在泰山顶上被“推恩”授官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在暗讽郑镒,说他纯粹是靠岳父的关系才得以连升四级的。

  这件事也为中国贡献了一个俗语,后人之所以称岳父为泰山,其典故正出于此,这么说的话,那张说也算是中国老泰山第一人。

  李隆基愤怒了,他知道是要时候让张说动一动位置了,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但皇帝想换你的时候,只需要轻轻暗示一下,下面的人就会递刀子,各种罪状就会如雪花般飞过来,况且张说的确是得罪了太多的人。

  结果就在泰山封禅后的半年,张说便从人生的顶点重重跌落,李隆基面对呈上来的张硕的各种罪行,最终让他直接退休了。

  从此他传奇的政治生涯就彻底结束了,开元十九年去世,唐玄宗在光顺门为他举哀,亲自撰写神道碑文,并罢元旦朝会,追赠太师,赐谥文贞。

  毕竟是府邸旧臣,唐玄宗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张说对推动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改变了唐朝的兵制,对唐朝此后的历史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