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既为长子,却三番力辞皇太子位是为何?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7岁时,因风云突变而处于异常尴尬的位置上。他为自保屡次三番力辞皇太子位,一直未被允许。两年后,19岁的刘强才如愿以偿“引愆退身”,被封东海王。
(一)丽华之叹
平民刘秀途径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闻知当地阴氏家族小姐阴丽华美若天仙,不禁心旌神摇浮想联翩,由此留下“丽华之叹”典故。入长安读太学后,刘秀目睹“执金吾(相当于今中央卫戍部队司令)车骑甚盛”,于是立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宏图壮志。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刘秀随哥哥刘縯起兵,归顺更始帝刘玄。刘縯被更始帝猜忌杀害后,刘秀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成功获得更始帝信任,回宛城实现了第二个人生目标:迎娶19岁的阴丽华。
新婚三月后,刘秀忍痛将阴丽华送回新野,奉命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单枪匹马踏上艰苦创业之路。
(二)政治联姻
刘秀一路“延揽英雄,务悦民心”,遭到在邯郸称帝的“赵汉皇帝”王郎悬赏通缉:“天下有得刘秀首级献于朕者,赏邑十万户。”刘秀征发应急部队“移檄边部,共击邯郸,郡县还复响应。”
真定王刘扬率部十余万归顺“赵汉皇帝”,是刘秀攻打邯郸路上的一块死硬绊脚石。刘秀派人成功说降刘扬,刘扬为表示诚意,将外甥女郭圣通嫁给刘秀。郭圣通从此与刘秀相濡以沫,追随其南征北战。刘秀在刘扬及各部支援下,采取“弃攻柏人及巨鹿,直捣邯郸”战略,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他先与更始政权分道扬镳,继而平定北方,初步奠定称帝根基,并于公元25年8月初于河北鄗地称帝。
在庆贺刘秀称帝的欢呼声中,刘秀与郭圣通的长子呱呱落地,为欢呼声增添了一抹格外激动人心的音响。刘秀希望这个孩子能将东汉政权发扬光大,于是取名刘强。
(三)郭后失宠
刘秀称帝两月后入主洛阳,立即派人率三百精兵将原配阴丽华接到京城,封为与郭圣通同级别的贵人。新政权建立年余,立皇后一事被提到议事日程。刘秀因阴丽华是原配,且素来品格贤惠宽仁,足以母仪天下,故“欲授以尊位。”
阴丽华则认为自己德才“不足以当大位”,对新政权建立寸功未建,仅凭原配身份登上皇后宝座难以服众。她劝丈夫:“郭氏跟随陛下出生入死打江山,且为陛下产下皇子,理所应当立为皇后!”刘秀听从劝告,“故遂立郭皇后。”
郭圣通的两个舅舅几乎将外甥女拉下皇后宝座:公元26年正月,真定王刘扬伙同弟弟临邑侯刘让,与附近山贼暗中勾结,图谋不轨。光武帝为维护新生政权,派人以擒贼先擒王之计诛杀刘扬兄弟二人,使得“真定震怖,无敢动者。”光武帝感念刘扬当年相助之功,又觉得刘氏兄弟虽有谋反之意,但尚无反叛之举,故宽大为怀,复封刘扬之子为真定王,刘让之子为临邑侯。
既然既往不咎,光武帝索性好人做到底,半年后,正式册封贵人郭圣通为皇后,立长子刘强为皇太子。
郭皇后虽先后为光武帝生下五子一女,但“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外貌较之国色天香的阴丽华,明显老气横秋。加之光武帝一直偏爱阴丽华,且对阴氏家族过于皇恩浩荡,郭皇后不可避免心怀怨忿。恰在此时。“金(星)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金又犯轩辕。轩辕者,后宫之官,大星为皇后,金犯之为失势。”以当时星相学解释,意味着上天明确暗示郭皇后开始失势,必须更换。光武帝最终以阴贵人“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为由,废郭皇后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光武帝在废郭立阴诏书中,措辞严厉地列举郭皇后四宗罪: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郭皇后为一己之私,公然敢对皇上心怀怨恨,多次明目张胆违反后宫相关法令制度,根本不配再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郭皇后非但不能母仪天下,连做个普通母亲都不配。她既无法抚慰自己的五子一女,更无德无能抚育教诲阴丽华所生之五子(言下之意:一旦自己驾崩,郭皇后绝不会善待阴丽华母子)。
“宫闱之内,若见鹰鹯( zhān)。”郭皇后在后宫一手遮天,横行霸道,手段毒辣,导致含阴贵人在内的妃嫔媵嫱见她,如同鸟雀见鹰与鹯这类猛禽般胆战心惊。
“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郭皇后非但不具备后妃夫唱妇和之德,反而如同吕后(汉高祖皇后吕雉)和霍氏(汉宣帝第二任皇后霍成君)一样嫉妒凶残。
这四宗罪任何一项都足证郭皇后不足以让光武帝“托以幼孤,恭承明祀。”因此,光武帝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废郭立阴。
生母被废,刘强深知皇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常戚戚不自安。”他审时度势,多次通过身边亲信与诸王向父皇转达“引愆退身,奉养母氏”之意。“光武(帝)不忍,迟回者数岁(年)。”
(四)刘庄崛起
刘强自愿放弃皇太子地位并非矫情,而是早已嗅出危险气息。他年仅6岁时,忠实粉丝尚书令申屠刚多次向光武帝建言“皇太子宜时就东宫,简任贤保,以成其德。”光武帝却认为他居心叵测挑拨父子关系,不予理睬,且数年后将其贬为县令。
刘阳虽排名光武帝第四子,却是光武帝与阴丽华所生之长子。这孩子天资聪慧,“十岁能通《春秋》”,深受父皇喜爱,受封东海公。他12岁时,父皇为增加租税与赋役收入诏令各州郡度田(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各州郡官员进京汇报工作时,光武帝见陈留吏奏折上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之语,便问陈留吏何意?陈留吏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在帐幄后听政的刘阳响亮回答:“此为陈留郡官员教陈留吏如何核查土地之语。”光武帝大惑不解:“为何河南与南阳不能问?”刘阳答:“河南为帝城,南阳是帝乡。此二地度田绝对会逾制,固不能认真核查。”光武帝大怒,派特使诘问陈留吏,果然如刘阳所言。光武帝由此更加喜爱刘阳,将其东海公爵位提升为东海王。
公元41年,光武帝废郭皇后,改立阴皇后。东汉朝廷出现现任皇太子并非皇后嫡长子的尴尬局面,刘强多次力辞未果,只得继续在皇太子岗位上不尴不尬待了两年。两年后,反贼劫持朝廷官吏,拒险力守城池。光武帝损兵折将一筹莫展,召群臣商量对策。群臣力主招募敢死队攻城,刘阳却高瞻远瞩,建议网开一面趁叛军突围时聚而歼之。叛军果然中计,被聚歼在突围途中。
刘阳军政双优的表现,以及一直以来对阴丽华的偏宠,加之刘强非常识时务的多次请求,种种综合因素,终于促使光武帝决定改换太子。他下诏表扬现任皇太子刘强“崇执谦退”,改“立(刘)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
(五)以德自终
同父异母的哥俩互换位置,东海王刘阳晋升皇太子,皇太子刘强继任东海王。手心手背都是肉,汉武帝对无过而被废的刘强心怀愧疚,“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这块肥得流油的肉意味着刘强除东海国外,兼食富庶之地鲁郡且以鲁为国都,管辖面积高达二十九县。
刘强素来“恭谦好礼”,担心这块鼠夹上的蛋糕会给自己带来无妄之灾,“数上书让还东海”,又恳请皇太子代为推辞。汉武帝始终不答应,对刘强的高风亮节“深嘉叹之”,甚至将刘强的辞章令重臣们传阅。
刘庄即位为汉明帝后,亲弟弟山阳王刘荆企图乱中夺权,令人假冒刘强舅舅给外甥写信,极力撺掇刘强纠合东海与鲁郡兵马进京,与汉明帝争夺天下。刘强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即派人将信使与信件押送入京,交汉明帝处理,彻底撇清了关系。
刘强34岁时一病不起,汉明帝特派太医专程诊治,又诏令弟兄们前往鲁郡探视皇兄。刘强感激涕零,病逝前上疏谢恩,再次请求归还东海郡,并嘱托汉明帝善待自己的三个女儿,“并谢诸王,不意永不复相见也!”
汉明帝“览书悲恸,从太后出幸津门亭发哀”,召集宗室为其举行隆重追悼会。汉明帝高度评价刘强“恭谦好礼,以德自终”,为尊重其“深执谦俭”品德,决定“不欲厚葬以违其意”,诏令丧事从简,“以彰(东海)王卓尔独行之志。”
权力是一剂春药。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权杖诱发无数人间悲剧:或父子相杀,或兄弟成仇,或夫妻反目,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尤其是废太子,要么被诬陷要么被迫造反,几乎都不得好死。刘强能“以德自终”,完全得益于从谏如流和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9 汉朝能延续四百多年,与这个国家本身的政策有何关系?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