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梨神童孔融的身份如何?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提到孔融,你的脑海里可能会立即浮现两个字:让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东汉末年,孔融的名声同样相当响亮,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东汉末年的大儒名士,“建安七子”之一。长大后的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却因为言辞激烈又恃才傲物而触怒曹操,被曹操以“合徒众,欲规不轨”等罪名下狱弃市,全家满门抄斩。从机智聪慧的“神童”再到愤懑不平的“愤青”,孔融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沉浮动荡?
一、少时成名,刚正不阿
孔融,字文举,出生在孔子的老家曲阜,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在孔融四岁时,他因为让梨一事而使宗族奇之,在东汉末年,因为汉室衰微,宗法破坏,长幼无序已经是常态,孔融能说出“我小儿,法当取小者”,足以引起家族的重视。在孔融十岁时,与父亲一同前往京城洛阳,那时有“天下模楷”之称的名士李膺也在洛阳,此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孔融想看看别人赞叹有加的李膺是个怎样的人,就登门拜访,说:“我是李君通家子弟。”李膺听到有个小孩子说和自己是亲戚,觉得挺新奇的,问孔融:“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孔融答到:“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当时李膺家里有很多宾客,众坐莫不叹息,赞叹孔融机智聪慧。迟到的太中大夫陈韪听说此事,毫不在意说:“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孔融反问道:“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说得陈韪面红耳赤,李膺则哈哈大笑,预言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孔融有大才,喜好结交名士,与陶丘洪、边让齐名,其中陶丘洪“以俊秀为后进冠盖”,而边让因为触怒曹操被杀,这事引起了兖州士人的极度反感,导致陈宫、张邈等人的叛变,曹操尽失自己的根据地不说,还和第一名将吕布混战两年有余,有边让这个前车之鉴,曹操在后来才能几次忍住没杀孔融。孔融自恃清高,州郡多次以礼策命而不就,后来被同样刚正直言的司徒杨赐看中,被征召为司徒掾属,在之后的检举贪官上,孔融因为有“顶头上司”和家族撑腰,毫不隐讳地陈述宦官子弟的罪行,朝中尚书害怕得罪宦官,于是召孔融等司徒属官诘问斥责,“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二、善文舞墨,不通武兵
孔融是继蔡邕的东汉末年文章宗师,亦擅诗歌,其中散文可以说是孔融的强项了。孔融的散文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同时兼有极强的艺术性,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不只是曹操都要甘拜下风,就连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也十分欣赏孔融的文辞,在他死后悬赏征募他的文章,并把孔融与其他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但孔融的军事才能就差远了,他没有曹操、刘备那样的枭雄具有的强硬手腕,因为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坚信能够靠“仁义”而服天下。在北海为相,孔融设立学校,只为表显儒术,哪怕国人只有稍微一点的善行,孔融都会以礼相待,面对穷凶极恶的强盗和黄巾军,孔融也没有发兵讨伐,而是打算用儒家道义来感化这些恶人,尽管“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但还是被“乌合之众”的黄巾军打败。后来袁绍之子袁谭攻北海,孔融也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兵败如山倒,根本不是袁谭的对手。不过孔融也是心大,城内已经短兵相接,他还谈笑自若,就没把外面的战火当回事。但这份无中生有的自若并没有帮助他嬴得胜利,不仅治所被袁谭夺取,就连妻儿都被其所掳,孔融如丧家犬般奔往东山。虽然孔融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但兵事不通、空有抱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败笔。
三、大放厥词,惨遭杀害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这层身份让他在当时可以“横着走”。同时,他也是东汉刘室的忠实拥护者,差不多到了为维护皇帝的尊严而“颠倒黑白”的存在了。但他比“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荀彧要差一点,荀彧虽然力挺汉室,但知道该说什么不说什么。孔融就不同了,太傅马日磾因为屈节于袁术呕血而死,廷想加以礼葬,只有孔融阻挠。孔融看不起官宦之后的曹操,在曹操掌权后多次大放厥词,每次打得曹操的脸是真的疼,袁绍和曹操开战,最终曹操获胜,对间接帮其报夺妻、子之仇的曹操并没有得到孔融多好看的脸色,反而在看到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多被掳掠后,孔融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这个典故从何而来,孔融则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想起杀了名士边让的代价,曹操忍了;曹操想要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曹操也忍了;当时正值战乱,民生凋零,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针锋相对,还大放厥词,曹操还是忍了。
让曹操忌惮的当然不是孔融,而是其背后那帮忠于汉室的老臣,他们可没少给曹操使绊子,一边依附在曹操这颗大树身上,想要吸干他的血来滋养衰微的汉室,另一边不懂得“寄人篱下”应有的态度,经常对曹操指手画脚,还自恃清高。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何撼动手握重兵的曹操?知晓其中利害关系的曹操没有对这群嗡嗡作响的“苍蝇”痛下杀手,因为还没有触及到自己的逆鳞。而孔融不知道是因为曹操这么多次没下手而心存侥幸,还是觉得有边让这个前车之鉴可以高枕无忧,因此愈发出言不逊,锋芒毕露,终于曹操忍不下去了,以孔融不孝的罪名把他杀了。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这层身份让他得到“理所当然”的礼遇,也让他生出对东汉刘氏正统地位的认同感,铁杆保皇派的他自然看不起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和官宦之后的曹操,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也颇为不满。同时,在孔融身上也弥漫着名士特有的“傲气”,正是这份恃才傲物让他不懂得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在人命不值钱的乱世,孔融也用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买了单。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作为拥护汉室的一面旗帜,孔融又是如何成为曹操的政敌?
- 11-30 汉朝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七国之乱的主事人是什么结局?
- 11-30 韩信没有接触与指挥过战争,为何能统御汉朝百万雄师?
- 11-30 汉献帝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为何说他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
- 11-30 宦官在汉朝的权势如此之大?只因帝王为了遏制外戚势力
- 11-30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帝国,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 11-29 到了汉朝之后,为什么能调动的兵员反而比战国更少了?
- 11-29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汉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 11-29 与唐朝相比,为何还是汉朝女子的幸福指数更高一些?
- 11-29 太上皇的称呼由汉朝开始,历代的太上皇又是如何度过余生?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