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临死前就没有留下忠臣吗 赵匡胤称帝为何如此轻松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对赵匡胤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柴荣身为一代英主,柴荣临死前就没有留下忠于后周的大臣吗?为何赵匡胤称帝显得这么容易呢?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企图收复被契丹吞并的燕云十六州,但是在准备攻克重镇幽州之时却不幸患病,北伐军队不得不班师回国。不久之后,柴荣驾崩,临终将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托付给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柴荣驾崩半年之后的显德七年正月初一,北边传来契丹军队入寇的消息,赵匡胤奉命率兵抵御,但仅仅三天之后,赵匡胤便被部下推举为新的皇帝,他成为宋代的开国皇帝。周太祖郭威和周世宗柴荣都是五代时期难得一见的英主,他们虽然都已经逝世。
柴荣自然是有一些忠臣的,他们也都在赵匡胤刚刚称帝之时有过一些抵抗的表现。但是赵匡胤在称帝之前,也有一帮自己的势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义社十兄弟”。这些人之中势力最大的有石守信、王审琦、李继勋、韩重赟、刘廷让等人,他们在柴荣在世之时,就已经身居高位,掌握实权。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周世宗柴荣在驾崩之前就已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他死后武将谋朝篡位。其主要措施就是将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调离京城(他之前的职位正是殿前都点检),同时又将赵匡胤提拔,用以制约郭威的外甥李重进。
很明显,柴荣重点防范的是后周的外戚兼权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赵匡胤得以跻身高层。
即便是如此,赵匡胤的“敌人”也不少,他们可能是忠于后周的,最起码和赵匡胤不是一路的。其中就包括刚才提起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此人后来也的确“谋反”了),还有副都指挥使韩通(此人成为赵匡胤登基的过程中唯一被杀的人)。在地方上,还有潞州节度使李筠(此人后来与李重进联络,共同起兵反抗赵匡胤,最终被镇压)。
除此之外,曹彬(后来成为宋代第一梯队的大将)、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此三人为柴荣临终托孤的大臣)等人都和赵匡胤没有明显的特殊关系。
在这些人中,只有李重进和李筠顺利起兵抵抗赵匡胤,但最终都被平定,身败名裂。韩通在京城没来得及组织队伍就被杀了,最终被赵匡胤追认为后周的忠臣。而曹彬以及三位宰相,后来都顺从时势,成了宋代的大臣。
可以说,赵匡胤登基之前虽然是有了自己的势力,但是如果不是学习周太祖郭威的“率兵外出抵御契丹入寇”这一招,他不论通过和平还是暴力手段建立新政权的胜算都不是很大。而起兵反抗赵匡胤的李重进和李筠,很难说得上是真的忠于后周,还是因为个人的利益受损。所以,史学家王夫之就说,只有韩通才算是后周唯一的忠臣。而范质、王溥等人更说不上是忠臣了。
当然,这种“缺乏忠臣”的现象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皇帝尚且犹如走马观花,大臣们又怎么能忠于一人一朝呢?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赵匡胤能够取代后周,为何说周世宗柴荣要负有首要责任?
- 11-30 在很多宋朝记载中,是怎么提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的?
- 11-30 赵匡胤能成为北宋开国皇帝,与赵普这位核心人物有何关系?
- 11-30 赵匡胤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为何最后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 11-30 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哪些开国功臣为何没有一人反对?
- 11-30 如果“金匮之盟”是假的,赵匡胤有想过传位给赵光义吗?
- 11-30 赵德芳作为赵匡胤的儿子,有培养他当皇位继承人吗?
- 11-30 面对年幼的后周柴宗训,赵匡胤篡位时又是如何对待他?
- 11-29 赵匡胤率领大军进入开封后,为何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 11-29 柴荣成为后周的皇帝后,他如何让中原地区的经济慢慢恢复?
- 11-29 陈桥兵变为什么会如此顺利成功?赵匡胤做了怎样的谋划?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