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上庸对蜀汉那么重要 蜀汉为什么派孟达去守而不是张飞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5分类:历史

  还不了解:蜀汉上庸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上庸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此地对蜀汉到底有多重要?蜀汉为什么不让张飞守?

  读三国史,有两个常见误会:高估了上庸的地位,低估了张飞的价值。

  上庸在三国时期的地位

  仅从平面地图上看,上庸是三国时期位置最紧要的地区之一。

  他西连汉中,东邻襄樊,南为三峡,东北可达武关、南阳,甚至到长安也不远。

  可是,汉末三国时期,群雄对这里似乎都不太上心。

  上庸、西城、房陵,在东汉时是归汉中郡下面的县。

  群雄割据时期,这里由申仪、申耽聚众数千家所控制,他们与汉中张鲁联系紧密,但并不归张鲁所统治,而西面以襄樊为中心的刘表也没有打他的主意。

  曹操取汉中后,申耽拜诣曹操,曹操只是将这些地方由汉中郡分出来,设为郡,归到了曹占荆州,但仍然以申耽等人管理这些地区,并没有大力经营。

  刘备占领上庸时期的事情,我们一会再聊。

  后来,曹魏再次统治上庸后,仍然以降将孟达、申耽等人管理,也没有怎么管。

  司马懿平定孟达后,曹魏虽然对上庸做了一些特别处置,但主要也是迁走人口,也没有以此地作太多文章。

  三国后期,上庸等东三郡倒是有两次被纳入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考量。

  一次是蒋琬主政蜀国时期,曾考虑自汉中顺沔水而下,取道上庸,攻略襄樊。

  但费祎、姜维等人都认为这事不靠谱,坚决反对,遂作罢。

  另一次是魏灭蜀之战中,魏兴太守作为几路伐蜀大军中的一路,在钟会指挥下参与攻蜀战争。

  除此之外,看起来“到哪里都近”的上庸,基本上没有存在感。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三国英雄们都瞎了吗?

  位置重要,但非用武之地

  上庸的位置确实重要,因此,三国时期,三国都曾力求控制他(孟达反叛魏国时,东吴也曾派援军前往,但尚未抵达孟达就败了)。

  但是,这里并非用武之地。

  如果许多朋友对上庸、房陵等名字的感觉只是停留在地图上的话,那不妨说说另一个词:神农架。

  上庸等东三郡,就在神农架地区。

  这里山岭多、交通不便。

  山岭多,因此可以成为各方的国防屏障。

  但在农业时代,山岭多也意味着比较贫瘠,统治成本高,难养大军。

  交通不便,意味着难以运转支撑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粮草辎重。

  因此,上庸虽位置好,但最多只能在多路进攻中打打下手,非用武之地。

  刘备对上庸的安排

  《隆中对》是要以荆、益北伐中原。

  上庸,连接荆、益两处,看起来似乎刘备绝佳的用武之地。

  然而,汉中之战时,曹操迁徙走了汉中人口,使上庸这个连接器变得有些鸡肋。

  由于汉中人口被迁走,刘备不能像当年刘邦一样长期在汉中驻扎大军,只能将主力带回西川,仅留下魏延等人把守汉中。

  无论是上庸的大军还是汉中的大军,规模都有限,难以抽调足够兵力加入荆州战场。

  而如果驻扎在西川本部的刘备军主力要经上庸作文章,需先翻越大巴山脉进入汉中,再从汉中沿水流极其湍急、航行条件危险的沔水进入上庸,再沿山、河出击对手,其运输压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如果刘备要将部队加入荆州战场,最便捷的是自成都顺江而下,没必要爬山涉水从上庸过去。

  显然,上庸虽然在地理上连接荆、益,但其作用比较有限。

  刘备对上庸等东三郡的安排如下。

  1、承认申家兄弟的地位,继续保持自治,以维持稳定。

  刘备以申耽为上庸太守,申仪为西城太守,以刘封为副军将军。

  东三郡,除了被孟达攻取的房陵外,其余两郡仍然事实上保持自治。

  2、发挥孟达的影响力、能力,吸引、整理人口,经营上庸。

  当年刘备在新野和南三郡时,采纳诸葛亮之谋,整顿流民户籍,扩充了相当实力。

  直接去抢申家兄弟的人肯定不利于稳定,但如果能够整顿流民户籍,就可以壮大刘备在东三郡地区的力量。

  孟达出身扶风大族,其父孟他曾为凉州刺史。同时,孟达本人拥有比较全面的军政才能,后来被魏人称为有将相之才。

  因此,无论是出身还是才能,孟达都可以为上庸带来更多。

  后来,孟达叛走时,带走了部曲四千余家!

  这四千余家部曲,显然是孟达以其影响力、能力带来或整顿出来的。

  3、以东三郡实现对刘封的“安置”。

  刘封是刘备假子,但已入宗族,依古代宗法关系,是有继承权的。

  然而,刘备当然是要亲儿子刘禅继承。

  以相对偏僻、独立的东三郡由刘封统辖,类似于古代分封,是处理好刘封、刘禅关系的唯一可能。

  刘备对东三郡的长远规划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刘备的人事安排看,至少时间内,维持稳定、整顿人口、充实力量是刘备对东三郡的主要要求。

  当然,刘封、孟达也都是军事人才,在必要时,给与邻近区域(如关羽)协助也是应该的。

  但是,东三郡兵力本就不足,维持稳定的压力大,能抽调的兵力,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小的。

  所以,当时的东三郡,既然发挥不了张飞所长,也非张飞所能完全胜任,完全不符合张飞。

  张飞的价值

  张飞的价值,被低估了。

  尤其是在刘备夺取汉中后,张飞所在的巴西郡不再处于对敌一线,似乎给人“闲置”的感觉。

  其实不然。

  首先,巴西郡对益州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巴西郡,邻近刘备的统治中心成都平原,但该地多山,多“板楯蛮”,地形、人情迥异于成都平原。

  形式迥异,因此自治程度很高;多板楯蛮,因此兵源丰富;邻近统治中心,因此对益州的稳定影响极大。

  当初,刘璋之所以请刘备入川,一为防备张鲁,次则为防备巴西太守庞羲的叛乱。

  因此,如果巴西郡太守有贰心,则益州无宁日,如果巴西郡太守是自己人,则不但益州稳定,且当地兵源还能使刘备军实力大增。

  尤其是板楯蛮,其战斗力非常强悍,是天生的精锐,在当年刘邦还定三秦时立下过大功。

  因此,张飞坐镇巴西郡,对形势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张飞军团是刘备军中的快速反应部队。

  张飞并不只是巴西太守,他还是假节的右将军,后来还是车骑将军。

  他的部队,是刘备集团野战军主力之一。

  张郃进犯三巴,张飞奉命率万余人进入巴中宕渠,击败张郃;

  刘备进取汉中,张飞、马超先率军进攻下辨,拉开战役序幕;

  刘备要攻夷陵,第一件事是叫张飞到江州会合。

  看来,张飞是中等规模战役的主力部队,是大规模战役的前部。

  巴西郡看似在二线,但却是最符合发挥张飞“先头”作用的地区。

  巴西郡内水网密布,沿着嘉陵江等水域,巴西郡的力量不论是西到武都,北到汉中,东到白帝城都非常方便,而自白帝城到荆州江陵更是朝发夕至。

  夷陵之战失败后,巴西太守阎芝立刻征兵,由马忠带去,结果,马忠抵达永安的时间,比驻在江州为后部的赵云还要早!

  可以说,巴西郡虽既不处一线,也不繁荣发达,但却是快速支援各处战场最有利的区域。

  驻在巴西张飞军团,正是照顾全局的快速反应部队。

  个人看法

  之所以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刘封、孟达没有支援关羽攻襄樊作战。

  其实,孟达、刘封所说“山城初附”等困难并非虚言。

  上庸驻军本就不多,又因内部既未稳定,又因地处一线,有后顾之忧,不可能给与关羽太多实质性帮助。

  相反,当时的刘备、张飞如果要援助荆州战场,顺江而下其实速度也不会慢。

  215年南三郡之争时,驻扎于成都的刘备迅速率领5万大军抵达公安。而其实从江陵、公安到襄樊战场,也是很快的。

  关羽进行襄樊之战时,刘备刚打完汉中之战,疲惫空虚,难以派大军前去支援,但如果以张飞率万余精锐支援还是可能的。

  张飞所部兵力虽不多,但是精兵,且巴西郡深处后方,行军也全部经过己方区域,非常安全,毫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投入。

  因此,刘备集团在襄樊之战的失利,主要原因是总体协调、规划上的问题。

  其实,当时的荆州,曹操曹操不断调徐晃、张辽,甚至自己靠近襄樊战场,孙权调吕蒙、陆逊,甚至自己靠近江陵时,两大势力的重心全部靠向荆州。

  这种情况下,上庸守将是刘封、孟达还是张飞,真的会有什么不同吗?

  关羽进行襄樊之战期间,刘备集团确实出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

  不过,不能因为一些失误就否定刘备的识人之才和用人胸襟。

  一码归一码。在对上庸的定位,对张飞的任用问题上,刘备的处置还是是精当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