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的价值观念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魏征是唐朝初期名臣,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是一代名相。下面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魏征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多次毫不避讳的对时政进行批判,对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他是“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
据《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记载,李世民曾对魏征真切的评赞道:
“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指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能够尽心辅佐、直谏忠言并助我(指李世民)成就伟业而又受到黎民百姓爱戴的人,只有魏征做到了,自古以来彪炳史册的大臣也不过如此。
在能臣辈出的唐初,李世民似乎对魏征情有独钟,他对魏征的高度评价让许多人把“忠臣”这顶帽子安在了魏征头上。但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却发现,魏征的人生价值取向并不是成为一名忠臣。
根据《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记载,魏征曾在李世民面前说过:
“忠臣,龙逢、比干是也……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他认为忠臣是像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这些人虽留下美名,但他们的君主陷入险境、国家沦丧,只不过是空有其名罢了,他还向李世民进言:“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在魏征的价值观念里,他认为最有利于国家的是良臣而不是忠臣。
除了价值观念外,魏征在实践活动上的价值取向也不是以忠臣为标准要求自己的。
01.几易其主
隋末天下起义风起云涌,魏征最先跟随的主子是李密,他向李密献过十条计策,但李密往往是“虽奇之而不能用”,仅仅连口夸赞,但从不实行,瓦岗寨渐渐衰落。
公元618年,王世充派兵讨伐李密,没过多长时间,李密便投降了,作为部下的魏征也随其归降。投入李唐军营不久,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出现在了魏征面前。
李密虽然投降了,但李密的旧部徐世勣还拥有着大片领土,他在是否归顺李唐问题上摇摆不定,魏征“自请安辑山东”,他主动前往徐世勣的驻扎地,并写了封书信给他,信中主要分析了天下形势,看完书信不久徐世勣便主动献城,魏征的才能自此得到了李唐高层的注意。
几个月后,由于城池被攻陷,魏征做了敌军将领窦建德的俘虏,没过多久便“署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窦建德的日常行动及内外大事,有时还会掌管发出的命令,魏征跟随窦建德将近三年时间,虽然史书对二人的交流活动并没有做详细的记载,但依据常理我们可以推测:魏征和窦建德的关系比较密切,最起码要高于平常人,否则魏征不会在伴随窦建德左右的“起居舍人”这一职位上干了三年。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赶紧援助王世充,不料二人皆被平定。魏征听闻消息后,直接“与裴矩走入关”,他没有选择任何抵抗,而是和裴矩一起奔向了李唐军营。
不久后,魏征便被任命为太子洗马,负责教授李建成政事、文理,根据《新唐书·卷二十二》记载,魏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他较早的发现了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并建议李建成早点采取行动。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让他与哥哥李建成心生嫌隙,魏征不急不慢的回复道:“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他认为太子要是听从了他的建议,李世民就不可能成功。没过多久,魏征便被李世民提拔为了詹事主簿,从此他对李世民有言必谏,正式踏上了一代名臣的铸就之路。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发现,从李密到窦建德,再从李建成到李世民,魏征每次更换其主都干脆、利索,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不会单纯忠诚于哪一个人,在选择投靠谁这一问题上,魏征依据的是现实形势,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闻风而动,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看,这样的人不能算作完全意义的忠臣。
02.讲理不讲情
在跟随李世民的日子里,魏征充分展现出“危言正词”的谏臣之风,史书记载“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即便李世民发怒,魏征也不会表现出丝毫的畏惧,最后只好收起君威,这让李世民感到很难堪。在部分谏言上,魏征确实把“理”讲得过度,忽略了“情”的价值。
根据《旧唐书·列传·卷二十一》记载,李世民登基称帝后不久,便“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他对魏征的器重超过了很多重臣,和李世民讨论国家政事时,魏征的表现往往为“性又抗直,无所屈挠”,他经常提出不同意见,说话也比较直接,君臣二人的谈话基本没有舒适感。
又据《资治通鉴·卷一九二》记载,贞观二年的一天,李世民曾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自夸道:
“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羣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李世民说完这番深刻的自我评赞后,大臣们连连点头称是,魏征则板着一副脸说道“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他认为李世民的兢兢业业确实是唐朝走向盛世的重要原因,但需要一直保持下去,这是当着群臣的面直接对李世民进行敲打。
很显然,魏征的有些谏言过于刚直,他也很少考虑说话的场合。李世民的女儿长乐公主出嫁时,他想增加礼数,朝中大臣皆同意,唯有魏征认为古制不可逾越,于是据理力争,李世民只好选择罢朝。回寝宫后李世民愤怒的说道:“会须杀此田舍翁”,他被彻底激怒。
尽管李世民多次因魏征的激烈言辞产生负面情绪,但魏征似乎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据《贞观政要·卷二》记载,魏征曾当着李世民和其他大臣的面说过:
“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指魏征)之所以敢于直谏,是你(指李世民)引导我这么做的,要是你不接受我的进言,我根本就不会冒着触犯禁忌的危险直言不讳。
魏征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既然想当明君,就要能忍,我说话再难听也要听得进去。在魏征看来,他的直谏是李世民成为明君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他忽略了一点:李世民毕竟是人,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过于激烈的言辞真的会激怒别人,有些谏言其实是能通过一番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效果甚至会超过义正言辞。
古代时期的读书人大部分以留名青史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魏征通过在公开场合给天子以义正言辞的提醒来实现这一追求。《大唐新语·卷十一》对魏征描述是:
“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
而且魏征是在四十七岁时正式效忠于李世民的,他的很多谏言是在四十七至六十岁时对李世民说的,处于这个年龄段,人的心智早已成熟,魏征不可能不明白话该怎样说的道理。
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魏征有些时候的谏言其实是为了出风头。像李世民在大殿上自夸以及想增加自己女儿出嫁的礼数这类事,就算喊破大天,也不过是日常琐碎。
由于引起君臣双方冲突的矛盾点较小,魏征的行为空间便得以变宽,本来不该提醒的他去提醒,本来没有必要反对的他去反对,以此在群臣中彰显出他的刚直不阿,很大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出风头心理在作祟,不过笔者并不否认魏征的大部分谏言是语辞恳诚、切中时弊的。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魏征的直谏之所以能够闻名于唐初政治舞台,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贤明,汉朝王符曾在《潜夫论·明暗》中指出:“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纵观李世民的一生,他成为天子后基本上是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为治政驭臣的价值准绳,魏征等一帮直言不讳的谏臣因此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03.身后迷云
早在李世民登基称帝时,李承乾便被册立为了太子,但是由于其“不修德业”,李世民渐渐疏远了他,魏王李泰得到了重视,朝野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有些大臣甚至认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即将被废。
为了消除群臣猜测,李世民令魏征“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他想通过让魏征担任李承乾德老师来打消大臣们的疑虑,李世民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评价魏征道:“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徵”,在李世民的心中,当时朝野上下的臣子没有比魏征更加忠诚的了,这种褒奖在唐朝历史上实为罕见。
除了口头称赞外,李世民也很关心魏征的生活,得知魏征家里没有像样的房子,李世民便“为小殿,辍其材为徵营构,五日而成”,他把为自己建造小殿用的木材拿出一部分为魏征修建房子,房子建成不久,魏征便撒手人寰了。
根据史料记载,在为魏征治丧期间,“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天子不仅亲自参加了葬礼,而且还当着众人的面为其流泪痛哭,这种哀荣实属难得。魏征出殡时,李世民更是“登苑西楼,望丧而哭,诏百官送出郊外”,还亲自为魏征书写了墓碑碑文。
诚然,魏征在李世民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着一些作秀成分。由于魏征有才能并敢于直谏,他很早便在初唐政治舞台上闻名于世了,也正是由于有魏征这样的谏臣存在,李世民的明君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正所谓“主明臣直”,二人之间堪称君臣关系的典范,为此魏征生前大谏特谏,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大哭特哭,这对光辉的君臣关系形象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然而这种关系却经历了急速滑坡。
魏征去世后不久,太子李承乾谋反,侯君集等人响应云集,不料事情败露,李承乾被贬为庶人,侯君集直接被处死,于是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在了世人眼前:魏征生前是李承乾的老师,他也曾在李世民面前举荐过侯君集有宰相之材,这两个人均在他去世后谋反了,魏征生前是否参与了这次谋反的策划?
根据史书记载,李承乾谋反事件发生后,李世民“始疑徵阿党”,他开始怀疑魏征生前结党营私、心怀不轨,接着便取消了自己女儿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叔玉间的婚约,魏征的墓碑也被他下令推倒了,一代谏臣美誉似乎就此被抹去了。
公元645年,李世民率唐军亲征高句丽,高句丽有四万多士兵被斩首,唐军还缴获了大量的马、牛等物资,但高句丽依然没有被彻底征服,李世民深感悔恨,仰天长叹道:“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他认为如果魏征还在的话,自己这次御驾亲征一定能彻底拿下高句丽,紧接着李世民便组织一帮臣民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接着又为他重新立起了墓碑,一代谏臣典范就此被重新树立起来并流芳百世。
魏征生前是否参与谋划李承乾等人的谋反我们不得而知,但李世民因为这件事对魏征生起怀疑之心却是事实,而且还推倒了他的墓碑。笔者认为,以李世民的圣明,如若不是在八九不离十的确定情况下,他是不会做出如此举动的,但由于史料对相关内容的记载较少,所以不敢妄论,其中真相自由广大读者辨析。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11-30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 11-30 有汉朝宦官干政的教训在前,唐朝为何还这么宠信宦官?
- 11-29 在唐朝时期,哪八位诗人被时人称之为“酒中八仙”?
- 11-29 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因此韩愈发起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 11-29 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渐暴露出哪些弊端?
- 11-29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 11-29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骑兵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