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留下的谏言是什么?刘禅为何没照做?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让历史屋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所谓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时局动荡不稳,但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英雄人物。在冰与火的淬炼中,这些人物各为其主,最终开辟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时期,是谋略与智慧的碰撞,是勇气与胆识的交汇,在这方风云诡谲、气象万千之地,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
在这些悉数登场的英雄人物当中,诸葛亮无疑是各路“神仙”中的翘楚。
诸葛孔明,是三国时蜀汉丞相,才兼文武,忠心不二,被后人誉为千古人龙、一代人杰。
诸葛亮的最大特点是,他是一个全才。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气象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个发明家、文学家。
你说用兵打仗,他首创的八阵图是兵家不传之秘;你说科研发明,他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奥妙无穷;你说文学,他的《心书》、前后《出师表》流传千古;你说书法,连能书善画的宋徽宗,对他的字都佩服不已。提起诸葛亮,让人啧啧称奇。
曹操打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孙权靠着父亲和哥哥积攒的基业,坐拥江东;刘备是三人当中最穷的,从一无所有,到建立蜀国,称霸一方。首功我看不在刘备,还是孔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备比不上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比不了孙权的谋略胆识,那么,他何以能与此二人平分秋色,原因就在于诸葛亮。
诸葛亮乃刘备的左膀右臂,可以说,刘备是三国时代最幸福的皇帝。以诸葛亮之才,只要按照他的隆中对的规划,蜀汉扫平天下,一统河山虽说不是绝对靠谱,但希望还是很大的。可惜刘备听诸葛亮听了一辈子,就一次没听,非要出兵跟东吴打仗,结果搞得鸡飞蛋打,乌烟瘴气,大好局面被他断送得一干二净。
荆州让关羽弄丢,联吴抗曹战略又被刘备推翻,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至此彻底夭折,这也就意味着蜀汉一统天下的唯一机会也丧失了。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给诸葛亮留下个烂摊子,诸葛亮发下宏愿,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不遗余力重整河山,徐图恢复。为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都是无疾而终,非但如此,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在临死前,他把蜀汉希望寄托在刘禅身上,但愿他能成长为一个英明之君,别再像他老爸一样,关键时刻犯糊涂。
弥留之际,诸葛亮给刘禅写了《出师表》。
其实《出师表》千言万语,其中6个字最为要紧,简直是给刘禅量身定做的治国秘术。这6个字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帝王成事,用人是第一要务。李世民也曾说过:能安天下者,唯在用人。
若说后主刘禅能严谨地遵照这6个字,好好经营下去,那么蜀国便不会夭折在他手里。只可惜,刘禅对于这6个字,完全搞反了。
陈寿评价刘禅属于:循理之君+昏暗之后。
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当你以黄皓为分界线去认定昏暗之后时,不该忘记加上循理之君的部分,这个人才是刘禅。
诸葛亮死后,刘禅刚开始听信宦官谗言,一度把黄皓这个卑鄙小人扶植成魏忠贤式的权奸,而且对他言听计从,听任黄皓弄权误国。
宠谗臣、信鬼神、疏兄弟,沉迷于酒色,玩物丧志,一时间蜀汉百姓对刘禅的统治极为不满。
作为三国老臣,姜维是诸葛亮留给刘禅的最强班底,可黄皓却处处打压他。
《三国志》记载,姜维曾听闻曹魏计划进兵伐蜀,特意上书,请刘禅派兵防护阴平桥头,谨防魏兵从此地偷袭。黄皓为了跟姜维对着干,故意告诉刘禅没必要,敌兵不会来。刘禅在这关键时刻,竟然选择听信一个太监,而把姜维的话置之不理。结果魏军果真从姜维所说的阴平小道偷袭成功。
《华阳国志》记载,姜维不顾生死,愤而上书要求诛杀权奸黄皓,刘禅却极力袒护,还让姜维给黄皓道歉。姜维从此寒心,再不肯踏进国都半步。当时姜维看到黄皓在朝中权力过大,恐怕对自己不利,只能逃离成都。
正因如此,当曹魏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再无良将可用。兵可降、将可降,可一国之君岂可囚于人下,但刘禅毫无斗志,怕得要死,打都不打就将整个江山都拱手让人了。
刘禅不听诸葛亮的遗训,终于自食恶果。
一篇《出师表》,千百年后读来都能打动人心,不过好像刘禅并未当回事。诸葛亮生前,刘禅是个甩手掌柜,万事不操心。诸葛亮死后,刘禅走向前台,开始亲政。
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刘禅曾对诸葛亮主政时期颇有不满。我们知道,白帝城托孤后,虽然刘禅接替皇位,但主政的还是诸葛亮,而且这一揽权就长达11年。诸葛亮死后,刘禅禁止其他人前来哭丧,可见,刘禅对诸葛亮还是很不满的。
从刘禅的日常表现来看,诸葛丞相的话被他当成耳旁风。要么就是他给记错了,诸葛亮告诉他的是“亲贤臣,远小人”,可刘禅却结结实实地做成了“亲小人,远贤臣”。倘若是刘禅故意如此,那他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当曹魏邓艾大军兵临城下时,刘禅怕得要死,打都不打就将整个江山都拱手让人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自带光环,他善谋断、通阴阳,就是自己死后,还是能将人心拿捏得死死的。就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及也!
只可惜,诸葛亮算天算地,难算人心。在世时,他自认自己有愧刘备,并没有教好刘禅;死后,若诸葛亮泉下有知,不知可否算出后主在“乐不思蜀”的同时,是不是感到一丝悲哀呢?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在寻访中将谁认成了诸葛亮?
- 11-30 刘备为汉室拼搏了一生,但诸葛亮为何却扶不起刘禅?
- 11-30 诸葛亮有取代刘禅的实力,但为何却说他没有这个胆?
- 11-30 如果当时诸葛亮没有拥立刘禅,那么结局会有什么改变?
- 11-30 诸葛亮为蜀汉呕心沥血,那刘禅对诸葛亮是怎样的感情?
- 11-30 为何说刘禅其实一直在装傻?诸葛亮临死前说了些什么?
- 11-30 诸葛亮究竟看出了什么?为何认为刘禅是个有智慧的皇帝?
- 11-30 诸葛亮应该去刘表手下任职,但他为何却偏偏追随刘备?
- 11-30 刘备托孤诸葛亮时是怎么想的?他为何还要加上一个李严?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实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怎样?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