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草堂”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他被后世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他就是杜甫。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他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者,更是塑造者。这是中国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
然而笔者认为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在无从选择的时代里,在寂寞悲苦的生命中,他的心间纵然盛满苦涩,却还能在饱经风霜后,让心田里永不凋谢的花灿然盛放。
在杜甫漂泊无定的生命底色上,穷苦,困顿,潦倒,悲伤似乎一直是最浓墨的基调。
然而,他晚年栖居在杜甫草堂的岁月,却相对比较平静。即使成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乡,他仍能守一份清贫,在安定平稳的日子里,把具体而微的小欢喜,以诙谐的笔调挥洒在诗句里。
每逢春日来临,似乎都是杜甫诗情满腹的时候。他笔下的咏春之作,表达着悲天悯人的诗人对生命和情感的珍视,对自然和万物的深情。
1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名门之后,官宦世家。他恪守着积代相传的“奉儒守宦”的信念,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一直追求着“读书破万卷”的文人境界。
他文采飞扬,雄心壮志,一心希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科举有小人挡道,官场无伯乐相助,致使他“此意竟萧条”。
在“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的漫长岁月里,他的生活贫困而辛酸,甚至靠友人的资助和救济勉强度日。
再回首,他也曾是少年时壮览山河的行者,漫游吴越,放荡齐赵,北上燕梁,把自己的激情和抱负流露在山水之间。
怎料中年失意,科举落第,入仕无门。晚年竟还遇上“安史之乱”,在颠沛流离里,陷于贼军之手,几乎丧命。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华州及关中大旱,灾荒严重,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灾民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他在《夏日叹》一诗中,极言民生疾苦:“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当天灾人祸齐降,杜甫一边忧虑动荡的局势,一边已对唐肃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失去了信心。
这年冬,杜甫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760年春,在好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
他写诗说,“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草堂距城十多里,林木幽深,溪水潺潺,花木葱茏,环境清幽,是一个宜于隐居的好地方。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杜甫还四处寻找树苗花草,遍植房前屋后。
漂泊多年的杜甫像衔枝的燕子,筑了一个巢。一家人停下流浪的步伐,有了停靠的港湾,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尽管生活上仍不乏困窘饥饿,甚至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茅草建造的屋顶在次年八月就被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
但对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稳定居所的人来说,对于遍历凄风苦雨的人说,风雨来袭又算得了什么。因此,我们看到心怀大爱的杜甫高声吟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诗中充满世间苦难的记载,由此,我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昔盛今衰,读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隐隐忧伤,读到“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的悲苦孤独……
然而,杜甫安居在草堂的几年里,这个寂寞悲苦的伟大诗人,让我们看到,他写在春天里的诗,总是怀揣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挚爱,总是让一颗心保持着赤诚的律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来了,他歌咏春夜润泽万物的降雨。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开了,他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风吹了,他在惠风和畅里观燕子和鸳鸯。
人的一生有许多停靠站,当漂泊大半生的杜甫驶着命运的小船,来到成都安定下来,他那颗忧愁的心也得到了片刻的舒展,享受到久违的平淡幸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多么活泼而有生命力的风景。黄鹂、白鹭,刚抽出嫩芽的柳树、青天,四种明艳的色彩,织成一幅春天的图画。
诗人凭窗远眺,能看到西边山岭上千年的积雪;再向门外一瞥,又见到不远万里从东吴开来的船只停泊在江岸。
一生漂泊,百转千回,杜甫发现真实的生活原来就在眼前。哪怕生活在别处,可触可感知的安宁在悄无声息地抚平他心中昼夜动荡的涟漪。
只因,千秋雪和万里船,是只有一个开阔心胸和不凡气度的人,才能看得到的别样风景。
3
杜甫心里知道,草堂只是暂时的安居,但作为一个文人,他在乱世中也不忘和家人一起共享恬淡生活中的快乐。
在《进艇》一诗中,他写道: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他身着布衣,深情地牵引着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赏。
孩子们在清澈的溪中游水嬉戏,浣花溪岸边的蝴蝶缠缠绵绵翩翩双飞,你追我逐;溪水上的荷花如双栖鸳鸯一般,并蒂双双。
这次出游,小艇上还放着煮好的香茶和榨好的甘蔗浆,他用着简陋的瓷碗,喝着粗茶,也不逊于富贵人家的锦衣玉食。
这样的温馨场面极富诗情和画意,这是独属于杜甫诗歌中的清欢况味。
从岁月山河中走过来的杜甫,已人到晚年,他悠然地体味着这份人间亲情,爱着这短时间的天伦之乐。
杜甫不止能用一支传神的笔记录芸芸众生,还能把生活中琐碎、美好、诗意的东西写下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孩子敲弯了绣花针做成鱼钩。原来,幸福并没那么遥远,它就藏在寻常的生活里。
当杜甫停下来,他禁不住惊叹,躲开追逐和奔波,回归质朴的生活是那般美好。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想想他都这把年纪了,一年老似一年,还能有多少回合来享受春光?且忘记烦恼,莫想身外之世事,把余生交给眼前的这杯酒吧。
这样的杜甫多么可亲可敬!
4
草堂靠近江边,春潮涌起,绿水绕宅,鸥鸟亲人,盘旋而下,结队飞来。绿水白鸥,明媚如画。
这样明媚如画的栖居之地着实令人艳羡。这天,草堂要有客人来访了。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杜甫不由得喜出望外。
杜甫为迎接客人,把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打扫干净。一向紧闭的草门,今天第一次为友人崔明府打开。
奈何因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盘中没好菜肴,宴席不丰盛。家贫清寒,未酿新酒,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客人。
他问客人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为纪念春日里这次待客,杜甫特作《客至》以记之: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所谓家常的气息,至真至情的味道,不过如此。
在漫长的漂泊岁月里,这个内心千疮百孔的诗人,还能葆有心底最赤诚的热爱,去书写温情而富有生机的春天,去记述寻常日子里的烟火人生。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敦促?笔者很赞同有作者的意见:杜甫若只是诗好、人生经历苦,不足以为伟大诗人。成就文学的,始终是一颗真诚的心。
就像这首诗里热情好客的杜甫,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心怀歉疚却足够真诚。
5
杜甫入蜀其间,曾因战乱移居梓州(今三台)、阆州(今阆中)近两年。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五十三岁的杜甫挈妇将雏,重返成都,回到草堂。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然而,垂暮之年的幕僚生涯,杜甫并没有坚持多久,他叹息: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是想起音书断绝的亲人,关山阻隔的故乡了吗,还是做幕僚不舒心?
765年春天,这是杜甫在成都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五年多相对安稳的蜀中岁月就此终结。
此时,距离严武暴病身亡已有数月,杜甫对成都再也没有牵念。为了生存,他只能离开,重新踏上漂泊的旅程。
他怎能想到,1200多年后,荒郊野岭里他居住的几间茅屋,能游人如织,无数后人不远千里来敬仰和缅怀他。
他又怎能想到,异乡的西蜀,西蜀的春天,春天的草堂,能在余生的岁月中,成为他心头的深情眷恋。
人生漫漫,未来又在何方?在流离的路上,还是在漂泊的远方,杜甫不知,他唯一确信的是,他永远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他的心里永远藏着草堂的春天。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11-30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 11-30 有汉朝宦官干政的教训在前,唐朝为何还这么宠信宦官?
- 11-29 在唐朝时期,哪八位诗人被时人称之为“酒中八仙”?
- 11-29 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因此韩愈发起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 11-29 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渐暴露出哪些弊端?
- 11-29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 11-29 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骑兵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