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守寡那么多年时间 慈禧晚上是怎么度过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慈禧守寡四十七年时间,慈禧太后是怎么度过漫漫长夜的?慈禧会用什么方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她早早登上政治舞台,把持朝政,掌控晚清政局,位高权重,她就是慈禧太后。她十七岁入宫成为兰贵人,二十一岁诞下皇子,二十二岁开始提出自己对朝廷局势的看法,二十六岁成为年轻的太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垂帘听政。
一、年轻貌美,风流韵事
叶赫那拉·杏贞年纪轻轻就进入皇宫,受皇帝的恩宠无限,宠冠六宫,还生下皇长子,一时间风光无限。极其得皇帝信任,在咸丰皇帝身体虚弱的时候代写奏折,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在她正年轻貌美时,皇帝却因病去世,她和皇后并列成为太后,管理后宫,新任皇帝年幼,一时间,她处于权力的最高端,拥有至高权力。
慈禧太后直到73岁才病逝。在这整整四十七年的漫长岁月,她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的呢?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就算慈禧位居高位处于权力的巅峰,也躲避不了人们对她的议论。慈禧的私生活一直是被议论最多的,野史中,慈禧年轻貌美,风流韵事无数,还提到她四十八岁的时候怀孕。
野史中的记载引起人们诸多猜测 ,慈禧的身边长年由李莲英服侍,人们猜测二人之间存在某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还有的说慈禧与恭亲王年少相恋,有恩情相绊,或有说慈禧与一民间男子相爱。众说纷纭,纷纷猜测在慈禧寡居四十七年的时间里之风流韵事。说法众多,可信度也未知,谁也不了解她的私生活是什么样的。
二、否认野史,推翻猜测
荣儿是曾经伺候慈禧的小宫女,她提到野史的内容其实并不属实。宫里制度严明,太后身边服侍之人众多,而慈禧生性虚荣,铺张浪费,身边跟随伺候的人就更多了。慈禧走到哪都带着一大堆宫女,就连夜里睡觉也是有宫女在外守夜,慈禧的一言一行都有宫女伺候,稍有言行过失都会让人抓到把柄。
宫女侍奉着她,同时也在“监督”着她。宫门都有看守的守护军,按时开关,夜里有人守夜,压根没机会与外人接触。对于李莲英等人不是真太监的说法也是不可靠的。太监自小就净身进入后宫服侍主子,宫内有这样的制度,一年有两次的时间会检查。这样的制度流传已久,李莲英压根躲不过检查,对于李莲英的猜测其实是行不通的。
三、玉藕现世,又引猜测
后来慈禧陵墓现世,在陪葬中,有一根玉藕造型奇特光滑,和当时的玉制品形状大不相同。这引起人们的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某种女性用品,这一怀疑众多。
古代有温玉养人这一说法,慈禧应当是用这玉藕养生,按摩筋骨舒缓疲惫。她美人迟暮,夜里少眠多汗,不能够入睡,自此用了李莲英进献的玉藕之后,竟有宁神安眠的功效,有助于慈禧的睡眠,慈禧尤为喜爱,后陪葬品中这才出现。
那么为什么是雕刻成藕状的呢?在李莲英的回忆中曾经这样描述,这根玉藕并不是光滑的,是在岁月的使用中逐渐被磨平,莲藕之上还有荷花,有荷花出淤泥不染的寓意。在古代,莲象征着忠贞,又恰与慈禧的闺名相同,这玉雕莲藕代表的应该是慈禧的艺术鉴赏和品性,与先前的猜测大相径庭。
玉藕是被用来宁神安眠的,用于养生。长年的使用让玉越发的光滑剔透,由此可见,慈禧对它的喜爱,以至于最后陪葬品中出现它。作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力最高拥有者,她的功过自有后人判定。但她作为年轻女性,守寡却受到众人非议。野史猜测如云,民间传说无从考证,身边伺候的人被怀疑,就连陪葬之物也被带以有色眼镜。
对于慈禧的私生活,民间众说纷纭,无从考察。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就连位高权重的慈禧也逃不过,这背后其实是古代对于女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她年轻貌美守寡,作为皇帝的妃子,她不能够再嫁,古人要求女子贞洁,好女不侍二夫,却又对慈禧长达四十七年的寡居觉得不可思议,猜测众多。时间流逝,功过后人评,风流民间传。
参考资料: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