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如果不死蜀汉又会怎么样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对诸葛亮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当初为什么要杀魏延,魏延真的非死不可吗?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三国演义》中一直有一位被封神的存在,那就是诸葛亮,诸葛亮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几千里之外没有敌手,威名万丈。三国后期,蜀汉政权岌岌可危,刘备不听谏言命丧白帝城,临终之际,将自己不成器的儿子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帮助蜀国努力立威,多次出兵伐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北伐的事情并没有完成。

  诸葛亮尽心尽力为蜀国做事,最后累死在五丈原,他本想点亮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不料被突然闯进的魏延将七星灯不慎打翻,诸葛亮的命数也由此发生改变,最后带着未能兴复大业的遗憾去世。

  但是,诸葛亮在去世之前就留下了密令要将魏延斩杀,难道当时他就了解魏延要打翻自己的七星灯所以要处死他吗?要了解魏延可是蜀汉为数不多的武将,在五虎上将相继去世之后,也就只有魏延敢称第一了,诸葛亮也不是不爱惜人才之人,尤其是在当时的蜀汉,人才危机也是一大问题,他不可能这么小肚鸡肠的将魏延处死。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诸葛亮要在自己去世之后还要将魏延下令处死呢?

  一、魏延的身份

  魏延是三国时期出名的将领,由于有勇有谋,深受刘备重视。刘备当年入川的时候,困难重重,是魏延与众将士们一起紧随左右,不离不弃,最终得以成功,自此,刘备将魏延封为牙门将军。

  待到刘备攻取汉中,魏延又被给予重任,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一直驻守在汉中十余年。刘备即位之后,魏延再次被任命为镇北将军。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魏延为蜀汉的基业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备对于魏延来说有知遇之恩,而在刘备眼中,魏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惺惺相惜。

  二、诸葛亮为何容不下魏延

  (1)历史原因

  尽管魏延战功累累,与五虎上将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诸葛亮一直认为魏延不能长期留守在蜀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知识,看出魏延身有反骨,有朝一日,魏延必回反叛。用现在的知识来看,就是“封建迷信”,单纯的算了一命就决定了人的生死,但是我们细看历史事迹,诸葛亮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一开始魏延并不是刘备的手下,起初,魏延是跟谁张鲁做事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无忧无虑,也被张鲁大为欣赏。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对他的信任,毅然决然的背叛了张鲁,更是在刘备率兵攻打张鲁时,没有想到为自己的主公抵抗,而是直接上了白旗。

  关羽剧照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重情重义,从刘备去世托孤之后他的表现我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十分讲求专一的人,在阿斗面前,他完全有能力将阿斗推翻,抑或是另立新王,但是,他没有而是更加利用毕生所学为蜀汉做事,所以面对魏延这种卖主求荣的性格,他站出来第一个反对魏延的加入,并且清清楚楚的告诉刘备,魏延必须得杀。魏延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杀死韩玄,奉献长沙,都是不忠不义的作法,不是一位仁义之士。

  当时武汉的全体将士都表示临死不屈,只有魏延心甘情愿的投降,并自告奋勇地做内应,这在诸葛亮看来如何能够重用。

  魏延剧照

  但是刘备很重视魏延,刘备称帝之后更是直接将汉中太守的职位给了他,面对这个职位,刘备的亲兄弟张飞摩拳擦掌,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不料最后竟给了后来居上的魏延。

  为了使魏延服众,刘备大声质问了魏延几个问题,魏延的回答也十分让人满意,自此才保住了汉中太守的职位。尽管如此,诸葛亮依旧不放心魏延,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得将怀疑的态度咽进肚子。好在历史表明,魏延在这一期间确实忠心耿耿,镇守汉中十几年未曾有一天失守过。

  (2)魏延心高气傲,不甘心为帅

  刘备去世之后,魏延失去了来自皇帝的庇佑,本以为诸葛亮会马上将他斩首示众,未曾想到,诸葛亮看中了他的才华,将他委以重任,只是两人经常在作战方针上面发生多次摩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献上了一个妙计“子午谷奇袭”,但是,魏延自认为十分有效的计谋,却受到了诸葛亮的全盘否决。这让一向孤傲的魏延内心十分不爽。

  自此,每一次诸葛亮出兵北伐,魏延都申请自己另带一队奇兵,另走一条道路,最后与诸葛亮在终点处会和,诸葛亮怎会同意魏延的这个请求,没得商量全盘否决。

  魏延内心无论多么不服气,但是碍于权力与地位,魏延只得忍气吞声,接受诸葛亮的安排。刘禅即位之后,朝政基本上都是诸葛亮在负责。他不仅要带兵打仗,还要掌管朝纲。诸葛亮进行了多次北伐,魏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随着魏延有勇有谋,每一次出站都必定有所收获,他的地位也是步步高升,从前军师进封为了南郑侯,有了成绩就开始飘飘然,这是许多人的常态,魏延也不例外,此时的他春风得意,张扬跋扈,在朝廷上霸道专横,无形中的得罪了好多人,其中就有让他丧命的杨仪。

  魏延不满足纸上谈兵的生活,他觉得自己有着满腔文韬武略,需要有一个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他有着与诸葛亮截然不同的作战方针,但是,毫无例外,这一切都被诸葛亮给否定了。

  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计谋,北伐也多次失败,在魏延看来,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无能,诸葛亮所有的才华都已经用完了,该到自己上场了。诸葛亮也明白魏延心中所想,但是蜀汉后期缺乏人才,只得留住他,让他担任凉州牧的职位,但是这其实是一个空名号,因为两周当时并不属于蜀汉,还在曹操手中。

  (3)魏延为人太过于圆滑,狡诈

  诸葛亮深知魏延的脾性,加上他有反骨,诸葛亮担心,魏延会在自己驾鹤西归之后叛乱,就算念及刘备的知遇之恩,不会对无能的刘禅下手,说不好难免会叛变投靠魏国,最后与蜀汉针锋相对。

  诸葛亮进行北伐的时候,蜀国就已经体现出了衰败之景,尽管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也无法改命,处于对刘备的忠心,诸葛亮对于蜀汉的境况每日殚精竭虑,于是选择北伐暂时为蜀国立威,使别国不至于将蜀国当作软柿子即刻派兵攻打。

  但是,尽管有诸葛亮北伐的影响,无可避免的是,魏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蜀汉一天比一天衰败,诸葛亮担心,自己去世之后,魏国会马上派兵进攻,到时候一如刘备攻打武汉的情景,魏延会主动请降,为了避免以上种种情况的发生,诸葛亮决定直接杀死魏延,以绝后患。

  (4)刘备对诸葛亮的防范

  魏延在刘备的信任下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相比于关羽张飞二人,他的亲近程度可能比不上,但是他的武力值可是数一数二的。

  刘备虽然诚心诚意的将诸葛亮请出山,但是刘备也不傻,他了解身为帝王最重要的除了人心还有兵权。他虽然对诸葛亮可谓言听计从,讲政治上所有的权力都托付给诸葛亮,让他帮助自己治国理政,但是,兵权一定不能给诸葛亮。

  我们可以发现,刘备去世之后,军权基本上是由魏延与李严掌握的。但是,刘备高估了自己儿子的能力。诸葛亮哭哭啼啼的上书一封《出师表》,就高扬起了北伐大旗,兵权还不是任由他掌控?

  刘禅直接将军权给了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又让李严去镇守汉中,让魏延跟随自己出征,表面上看两人都有一定的升迁之意,但是实际上,都失去了权力,诸葛亮一石二鸟,将所有的大权都归为己有。

  诸葛亮更是找出李严的过错将其贬为庶民,为了安抚他,让他的儿子继续镇守汉中,以免反叛。魏延带在身边更是处处打压,不给魏延展示的机会,让魏延一切行动听指挥。

  其实,从理智的角度去分析,魏延多次提议的计谋并不是没有可行性,相比较来说,魏延的计谋胜算可能更大,但是诸葛亮就是不采纳。害怕魏延过于卓越风头大盛。抑或是为了让魏国多留一段时间,否则太早解决强敌,自己的才华无法充分地向后人展示,自此,他的地位会受到动摇,所以权衡利弊之下,诸葛亮只得打压魏延。

  诸葛亮一直压在自己上面,魏延的才华得不到展示,每天除了骂骂咧咧,就是回到自己的房中将他们的罪行都写作小本本上面。诸葛亮这么对待魏延魏延心中肯定不服,但是大家都听信于诸葛亮,将他封为神一般的存在,所以,魏延只得忍气吞声。

  刘禅剧照

  但是,诸葛亮一死,魏延不见得不会报仇。诸葛亮去世之后,谁有资格接替他?蜀汉当时还有几个能用的人?赵子龙也去世了,刘备三兄弟早已命归西天,蜀汉的多位战将中,资历最老、战功最显贵、权力最大的就只有魏延了。

  诸葛亮太了解魏延的性格了,若是魏延接替了自己的位置,独断专行不说,一定会利用这得之不易的权力教训之前看不顺眼的人,将人挫骨扬灰都不在话下。所以,诸葛亮不可能将魏延这颗定时炸弹留在蜀汉。在嘱咐后人之时就将魏延的去路安排好了。所以,尽管魏延一身才华,没曾想到自己被一个“死人”带到了阴间。

  其实,诸葛亮杀魏延不是没有理由,只能说魏延的情商不太高。他的死其实十分惋惜,当时能征善战的武将基本上都去世了,魏延在沙场上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但是,他太高傲了,屡次挑战权威,使得多数人对他都心存芥蒂,诸葛亮连死都不忘将他带走,可怜他为蜀汉鞠躬尽瘁了许久,最后却以反叛的罪名离开人世,实在可怜可悲可叹!

  试想,若魏延的姿态放低一点,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诸葛亮或许会留他一命,蜀汉说不定还可以多运转几年!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