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要赵括买单吗?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屋小编告诉你。

  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长平之战的失败,背后也藏着另外一场较量

  长平之战是秦国精心设计的一个局,其中风险很高,可一旦成功回报也极大。赵括乃至赵王都被蒙在鼓里,只有廉颇洞悉秦军诡计,坚守营垒,等待时机。

  老将军廉颇的策略没有错,只可惜赵王临阵换帅,打乱了自己的脚步。赵括的失误不可否认,正是他的出现,让秦军得到先机,但我们也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到赵括身上,以偏概全。

  战争有皇帝、统帅、将军、谋士、士兵的参与,战场之上形势更是变化莫测、难以捉摸,决定胜败的因素有很多。那么赵括为何会被陷入包围,长平之战为何以赵国的惨败收场?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赵括确实有点骄傲自大:

  赵奢是赵国名将,曾为赵国立下不少战功,俗话说得好“老子英雄儿好汉,强将手下无弱兵。”可事实上,老子英雄儿狗熊的也不在少数。

  统兵大将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临阵的应变能力,赵奢可以做到,不代表他儿子赵括就能做到: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在武将之家,赵括自然也受到了家庭的熏陶,从小熟读兵书战策,自以为天下没人是他的对手,讨论军事理论,就连他爹赵奢也难不住他。从这一点看出,赵括十分聪慧,熟练使用军事理论,也是实战的基础之一,只可惜赵括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骄傲。

  知子莫若父,赵奢曾对夫人说过: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用兵,那就是性命在拼杀,可赵括太骄傲,对此不以为然,倘若赵国让赵括做将领,那必将败得很惨。历史上的名将大多沉稳老练,战场应变能力很强,比如韩信、卫青、李靖等等。

  正所谓骄者必败,赵括的性格是个大麻烦,况且只会理论,缺乏实践也是无法独当一面的。

  赵王要换帅的时候,蔺相如就曾劝道:

  “赵括只是读过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并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赵括不仅骄傲,还有个大问题,就是不会带兵。要想打胜仗,那就必须兵将一心,为什么北宋对武将如此不友好,就是因为提防武将拥兵自重,唐朝的教训对赵匡胤影响深刻。

  威信是武将行军打仗的基础,没有威信,军兵也不可能为你心甘情愿地拼命,这是人之常情。赵奢带兵时,赵王赏赐的财物都分给了下属军官,而赵括不然,大王赏赐的财物他都藏在家中。只有买房子置地的时候才拿出来,从这里看出,赵括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视财如命。

  总而言之,赵括身上的问题很多,不仅在战术战略层面,还有他的性格,都不适合带兵打仗。

  其次,赵王的决策有点欠考虑,临阵换帅:

  孙子说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告诫后人,只要是战争,都不是小事,关系到生死存亡,必须要谨慎对待。虽说指挥战事的是军队统帅,但统帅的任免权在赵王手中,换言之,赵王要对长平之战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廉颇身经百战,经验丰富,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的对策就是坚壁清野、等待时机,这是对付秦军最好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他主动出击后得出的结论。可是,赵王却不这么认为,在赵王的想法中,廉颇的表现就是畏战和退缩,于是赵王决定换赵括上场。

  临战换帅是兵家大忌,如此大事,也需和群臣商议,尽管赵王有些糊涂,但大臣中并非没有明白人,比如蔺相如。蔺相如苦劝道:

  “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蔺相如清晰地指出,赵括只会是看了一些兵书,并不会统兵作战。除此之外,赵括的母亲,也曾劝说赵王,但赵王不听劝告,执意要用赵括。

  古人都比较迷信,之所以赵王要赵括应战,是因为一条奸计,秦国派人散布消息,说是秦国害怕赵括做统帅,闻听此言,赵王便将赵括看成了取得胜利的法宝,从此之后,赵王再也听不进旁人的谏言,也看不到赵括身上的缺陷。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赵王没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坚持己见,堂而皇之地让赵括走向战场,也让几十万赵军死于非命。

  秦军战略得当,白起不愧为一代名将

  “兵者,诡道也。”

  两军交战,除了本身的战力外,主要拼的就是谋略,这种指挥艺术主要体现在统帅和将领身上。

  秦国宰相范雎派人携重金到赵国收买人心,并谎称秦军害怕赵括,为何秦国要使用反间计?

  还不是因为廉颇不好对付,廉颇龟缩不出,而秦军作为进攻的一方必须速战速决,几十万军队人吃马喂,拖时间长了根本承受不住,所以必须逼赵军出动。

  赵王中了反间计,派出了赵括,到此,秦军的策略胜利了一半,另一半则在白起手中。赵军换廉颇为赵括,而秦国这里换王龁为白起。

  史料记载: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白起不愧为一代名将,对时局把控得十分到位,眼见赵军杀将出来,白起就佯装退走,等到合适的时机,派出奇兵断了赵军的粮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括只知道一味地求胜,却把粮道丢了,还钻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事实上,四十五大军是难以被包围的, 甚至一个不小心可能被反包围。

  赵军战败还有两个原因,那就是军心涣散和赵括被杀。在四十多天后,赵军饿得眼冒金星,再不突围就将被活活饿死,于是赵括亲自率精锐突围,不小心被秦军射杀。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统帅都死了,赵军更没了主心骨,随即扔下武器,全部投降了。赵军本以为投降了,还能留他们一命,只可惜他们遇到了白起,为了以绝后患,白起将45万赵军全部坑杀。

  赵括并不是那么好骗,只不过从他上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了秦军的局,不论怎么挣扎,都毫无作用。

  当然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现在我们可以说赵括是纸上谈兵,实际上在当时两国的国力对比上,赵括的计谋也并非一无是处。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赵国尚武,自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军事力量是其他六国中唯一一个能跟秦国相匹敌的。而且上党地区虽然名义上是秦国的地盘,但离赵国更近,有地缘优势在。

  当然,赵国军队厉害,秦国也不是土堆的,所以一开始廉颇也是主动出击的,但是打了几仗后发现,真心打不过秦军,这才转为坚壁清野、等待时机。

  按理说,如果两个国家实力相当,真拼家底的话,赵国不一定能败,耗着就是了。但实际上,赵国真拼不过秦国,粮草也罢,兵源也罢,都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赵括来到了前线,实际上赵括并非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20万军队。

  这样一来,秦赵本来处于僵持阶段,现在赵国多了20万军队,军力这一块占了优势。所以,赵括要利用这个空间,在赵国粮草和资源枯竭之前,迅速把秦国打跑,就算打不跑,打残也行。甚至自损一千换敌八百,也划算,只要能谈判,只要能让其他几个国介入,战争就能结束。

  所以并不是什么秦国的离间计,导致赵国的临时换帅,而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赵括的战绩也并非一败涂地,长平之战白起也并非是一口气坑杀了40多万赵军,而是整个战役歼灭了45万赵军。秦军自己也是伤亡20多万,秦国为了打赢这一仗,把全国能打仗的人,全都派到前线了,连秦昭襄王都亲自去指挥运输粮草。

  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是对赌,也是整个国力的对战,此战之后,赵国确实伤了脊梁。秦国实际也大伤元气,也是打不动了,不然不会停战,而是一口气吞了赵国: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说到底,赵括之所以败了,一方面是白起超乎想象的战法,同样兵力的秦军就敢围困同样兵力的赵军。另一方面,秦军真的很能打,而且国力雄厚,赵国还是弱了一点。

  只是赵括没想到的是,白起会那么狠,剩余的赵军除了24个少年回去报信,其余全埋了,呜呼哀哉。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