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三人都有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细看三国正史,就会发现三国三大枭雄刘备、曹操、孙权,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蜀魏吴先后灭亡,极有可能与这三国的开创者的性格密切相关——首任家长的不同的性格,演化成了刘曹孙三家不同的家风,这家风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了家族的崩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刘备曹操孙权的性格以及弱点,很值得我们总结可借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刘备曹操孙权知道自己的坏习惯会产生那么严重的后果,肯定会掀翻酒桌子砸碎药罐子的。

  孙权爱喝酒,这是三国正史中有目共睹的事情——孙权晚年,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酒精依赖症,他一喝就是好几天,已经可以跟夏桀和纣王有一拼了。

  陈寿在评价孙权的时候,毫不掩饰厌恶之情:“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孙权晚年之所以变得昏庸残暴,完全是喝酒喝傻了:他经常召集群臣做彻夜之饮,有人喝趴,孙权就用冷水将其泼醒,谁要偷奸取巧少喝一点,轻则丢官罢职,重则有性命之危。

  受孙策重托的张昭张子布看孙权嗜酒如命,直接将其斥为商纣王:“你说你喝酒就是图个乐呵,当年商纣王设酒池肉林做长夜之饮,他也以为自己就是图个乐呵!”

  面对张叔叔的严厉批评,孙权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他的孙子吴末帝孙皓,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皓每宴会群臣,无不咸令沈(沉)醉。置黄门郎十人,特不与酒,侍立终日,为司过之吏。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迕视之咎,谬言之愆,罔有不举。大者即加威刑,小者辄以为罪。”

  孙权喝醉了敢跟张昭动刀子,但最后毕竟没有杀人,孙皓喝醉了则是啥事都敢干:“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

  孙权祖孙都嗜酒如命,曹操父子虽然也喝点小酒,但他们的真正爱好,却并不仅限于酒,这爷俩最大的爱好是吃药——据说魏晋名士以“服石”为时尚,就是跟曹操和曹丕学的,鲁迅先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进行鞭挞。

  曹操喜欢吃药,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

  吃野葛似乎能治头痛,喝鸩酒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莫非是曹操怕人给他下毒,要事先培养出耐药性?

  曹操喜欢吃药,他儿子曹丕更喜欢吃,小小几杯鸩酒,已经不能满足曹丕的嗜好,他是直接吃剧毒的重金属和矿物质:曹丕篡汉称帝之后,把矿物五毒之首石胆当作地方必备的贡品,每年都要吃十几二十斤,同时还要配上其他诸如水银、朱砂之类的东西。拿这些虎狼之药当饭吃,曹丕有一段时间显得经历很是旺盛,连妹夫山阳公刘协(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也都收入了后宫。

  用吃药来提升战斗力,曹丕早早地烧光了体能,只活了四十岁,就在一夜之间暴毙。方术之士知道曹丕是把自己毒死了,不知情的还以为他遇到了赵飞燕和赵合德呢。

  读者诸君都知道三马食槽的典故,曹操也知道司马懿鹰视狼顾不是好鸟,他之所以没有及早除掉司马懿,是因为司马懿比曹丕还大八岁(电视剧信不得,曹丕是小伙子的时候,司马懿还没有一把白胡子)。曹操认为,司马懿会死在曹丕前头,有曹丕压着,司马懿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曹操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他这个宝贝儿子比自己还喜欢吃药,年纪轻轻就把自己吃死了。曹丕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制约司马懿,结果是曹操两代人背负骂名篡取的汉室江山,白白便宜了司马家族。

  曹操爱吃药,孙权爱喝酒,这两个坏习惯成了曹孙两家的家风,也直接导致了这两家基业的动摇,跟曹操孙权并为三国三大枭雄的刘备刘玄德,好像既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吃药:刘备死于腹泻,拉了好几个月而不吃药,说明他并不像曹操那样懂药理——葛根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能,如果刘备也像曹操那样一天吃一尺,也不至于让自己拉死。

  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吃药,那么刘备喜欢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有点搞笑:成大哥和文兄弟的爱好,可能跟刘备一样,那位唐人街神探,对这种爱好一定是深恶痛绝的。

  美女之于刘备,就像美酒之于孙权祖孙、药石头之于孙权祖孙一样,成了必不可少而且不可更改的谥号和习惯。陈寿家族曾经在刘备集团打工,所以他写《三国志》的时候,只能为尊者讳:“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尽管陈寿写得比较含蓄,但是明眼人一看,就能从中看出“声色犬马”四个字来。

  刘备甘夫人,应该是三国超一流美女,素有“白玉美人”之称,但是刘备仍不满足,又在年近五旬的时候,迎娶了孙权那才二十多岁的妹妹。正所谓“老夫娶了少年妻,到了(读作liao)还是人家地”,孙小妹跟孙大叔过不到一起去,一溜烟跑回了娘家,还差点拐跑了刘备当时唯一的儿子阿斗刘禅。

  其实当年刘备根本就不在乎孙夫人跑不跑阿斗丢不丢,他入川之后,又跟妾侍生了刘永刘理两个儿子,还在法正“劝说”下娶了吴懿的妹妹、刘瑁的遗孀——这种事情,赵云赵子龙肯定看不惯:赵范想把寡嫂嫁给赵云,结果被严词拒绝,而刘瑁的遗孀,不是刘备嫂子,就是刘备的弟妹(刘瑁生年不详,不知是否比刘备大,但肯定比刘璋大)。

  兔子不吃窝边草,刘备是一只懒兔子,可能他也有自己的道理:“自己窝边的草不吃,难道要留给外来的山羊吗?”

  刘备这种爱吃窝边草的性格,也遗传给了后主刘禅,刘禅比他老爹更过分,他就像某位相声名家那样,动的是自己的婶子。

  蜀汉车骑将军刘琰是刘备的发小兄弟,此人倒霉,就倒霉在有一个漂亮媳妇胡氏,而这个媳妇又偏偏被皇帝刘禅惦记上了。

  “有美色”的胡氏入宫一个月才出来,“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就让手下拿鞋底子抽了她一顿。有刘禅撑腰,胡氏一纸诉状,把当车骑将军的丈夫告上了朝堂,朝中大臣(可能也包括诸葛亮)当然很理解刘禅的心痛,就直接判了刘琰死刑:“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刘琰罪当弃市。”

  打了媳妇几个耳光,就被判处在闹市斩首,这种事情别说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就是唐僧去过的女儿国,也绝不可能发生——顶多判决离婚,给女的多分一点财产也就是了。

  刘备纳弟兄遗孀,有法正牵线搭桥。刘禅除掉情敌,经诸葛亮“依法裁决”,有“家暴”之嫌的蜀汉开国元勋就被判处了死刑——诸葛亮是当时蜀汉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他不发话,谁敢杀位同三公的车骑将军?

  刘备刘禅这两场感情戏,不但违背了当时的伦理道德,也败坏了蜀汉朝廷的风气,刘禅为私情而杀大将,朝中无一人主持公道,难怪东吴使臣薛珝看到的蜀汉,已经是死气交缠视面唯墨:“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

  刘备曹操孙权开了一个坏头儿,其子孙有样学样,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掩卷长思,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感慨:蜀魏吴三国先后灭亡而成就了乱世两晋,是否跟三国三巨头的坏习惯和坏家风有关?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