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慈炯隐姓埋名64年最后为何会被抓?康熙又为何食言?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治隆唐宋,是清代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乾隆六次南巡祭拜时更是均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接下来历史屋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康熙此举,既笼络了汉族士子,又让许多心向明朝之人大为安慰。随后,康熙表态:

  敕访明后,备古三恪之数,且举元后蒙古之恩礼不替为证,天下未尝不闻而义之……

  “三恪”是一西周时期的一种礼制,周朝立国时,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为王侯,称之为“三恪”。这就类似于曹丕建立曹魏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司马炎篡魏后,封曹奂为陈留王一样,对前代王朝以示尊重。

  康熙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要找到明朝皇室后裔,对他们行“三恪”之礼,封他们爵位。当时天下人听闻康熙如此慷慨,都信以为真。没想到,9年后,当康熙抓到“朱三太子时”,他的做法让人失望至极。康熙并没对朱三太子行“三恪”之礼,而是违背了诺言,直接杀之而后快。可怜朱三太子,已经是75岁的老翁,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引颈受戮。

  一、天子守国门,皇子落江湖

  朱三太子乃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之子,关于他的具体姓名,史学上略有争议。根据《清实录》记载,1644年明朝灭亡时,一共逃出去三位皇子,即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但实际上,根据《清稗类钞》的说法,朱慈炤已死,当时逃走的不是朱慈炤,而是五皇子朱慈焕。

  因为序齿方式不同,各类史书记载有许多矛盾之处。朱慈炯和朱慈焕都曾被民间称作朱三太子。本文笔者采纳《清稗类钞》的说法,因为在康熙朝,朱慈焕亲口承认自己就是清廷寻找多年的“朱三太子”。

  关于朱慈焕的命运,还要从明末说起。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攻入河北,明朝已经陷入危局。崇祯帝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当时,左都御史李邦华恳请崇祯南迁,并且把太子朱慈烺送到南京,结果被崇祯帝果断拒绝。

  到了三月,北京城岌岌可危,李邦华再度恳请崇祯帝把太子送到南京,结果再一次被坚持“君王死社稷”的崇祯帝拒绝。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帝急忙命人将三位皇子送出皇宫,转移到周奎、田弘遇家,并且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辅佐太子朱慈烺。接下来,崇祯帝提剑来到后宫,赐死后妃和公主,然后到景山自缢而死。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立国以来,已历16帝,国祚276年,崇祯自缢后,王朝自绝。

  李自成入京后,第一时间捉住了三位皇子。待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兵败,三位皇子走失,从此下落不明。

  后来,明朝宗室建立了南明,南明政权虽然打着明朝的大旗,但并不团结,为了争夺正朔,各派系大打出手,后来形成“四帝一监国”的局面,这也是南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在各大派系斗争的同时,没有人真正去寻找崇祯流落江湖的三位皇子。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南明弘光元年发生的“南北太子案”,当时南方和北方各自出现一位“明朝太子”,都宣称自己是朱慈烺。最后,南方的“太子”被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所杀,因为弘光帝称南方的太子是假的,将其处死,为此还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是弘光帝有意争夺正朔皇权,故意杀了真太子。

  而北方的那位“太子”,被多尔衮果断杀死,因为多尔衮不在乎他是真是假。

  随着南明式微,许多明朝旧臣为了反抗清朝,纷纷以明朝皇子的名义扯大旗造反。这期间,朱三太子被“使用”的次数最多,多达20余次,屡次都能搅动风云,让清帝惶恐不安。而被朱三太子困扰最久的,莫过于康熙帝。

  二、太子接踵来,如假不包换

  康熙元年,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永历帝)被吴三桂处死,南明遗臣失去了主心骨,明朝皇子的作用便迅速显现出来。当年,苏北地区有人自称“朱三太子”,他宣称要带领众人光复明朝,一时间风云骤起,许多心向明朝的人都以为此人真是“朱三太子”,纷纷前来投奔。清廷更是恐慌,当时康熙年幼,四大辅臣连忙集中三路大军,合计11万征讨“朱三太子”,结果“朱三太子”不堪一击,最后被活捉,经过审问,此人名叫周稘,只是一位反清人士。

  周稘被揭穿后,清廷大松一口气,而民间也大松一口气,因为周稘是假的,就意味着真的朱三太子可能还活着。

  第二年(康熙二年),在直隶真定又出现一位“朱三太子”,此人一看就早有预谋,不仅声势浩大,而且还大肆封赏爵位。鳌拜听闻后,亲自出兵镇压,最后的结果是,此人不姓朱,祖上只是一介商贾。

  到了康熙十六年,福建永春县出现了一位“朱三太子”,此人活动非常隐秘,还派人悄悄联系台湾郑氏。当时正值三藩之乱期间,康熙命康亲王杰书把镇压“朱三太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这位“朱三太子”迅速被查获。经严刑拷打,才知道此人名叫蔡寅。

  真真假假,康熙每次派兵镇压“朱三太子”,都希望对方是假的,但又希望他是真的,这种复杂心情,实难体会。

  康熙时期,影响最大的“朱三太子”,莫过于杨起隆。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造反,清廷非常被动,一位叫杨起隆的僧人秘密来到北京,与黄吉、陈益等人秘密联络,他自称是“朱三太子”。一开始大家不信,不料杨起隆拿出明朝皇子的印章和衣服,至此,大家才深信不疑。

  《清史稿·鄂克逊传》记载: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京师闻变,有杨起隆者,诈称朱三太子,私改元广德,号其徒为“中兴官兵”,裂布裹首以白,披身以赤,谋作乱。其徒黄吉、陈益等三十馀人,聚正黄旗周公直家,公直,承恩伯全斌子也,家鼓楼西街。

  杨起隆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利用“朱三太子”的身份,在两年内笼络了近两万人,所有追随者对他的身份从未怀疑。后来,杨起隆称帝,改元广德,直接带着众人攻入清朝勋爵世家,声势浩大。最后被明珠、图海合力镇压,杨起隆一路逃往陕西,身边仍然有大批追随者。杨起隆在清朝活跃了7年,直到康熙十九年,他在陕西凤翔被捕时,他仍坚称自己是“朱三太子”。后来清廷让明朝皇宫的老嬷嬷来指认,这才知道他是冒充的。

  原来,杨起隆的姑姑当年曾是宫中的侍女,在明末大乱时,带走了皇子的印章和衣物。姑姑去世后,杨起隆觉得有利可图,便诈称是朱三太子。因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事业。

  虽然杨起隆是假的,但他彻底敲响了康熙的警钟,因为康熙知道,不找出真正的朱三太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还会出现更多的“杨起隆”。

  因此,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在拜谒明孝陵的时候,向天下人宣布寻找明朝皇室后裔,并且承诺用“三恪”之礼待之。康熙此举,看似用心良苦,实则更像是骗局。

  三、三次易其姓,辗转苦飘零

  康熙一直想抓朱三太子,真正的朱三太子在哪呢?这要重新开启一个新故事。

  康熙二十二年,蓬莱有个叫李力远的读书人,在一次宴会上遇到了一位姓张的书生。二人相见甚欢,张书生自称是隔壁张员外家的西席(大户人家为孩子聘请的教书先生),李力远不疑有他,见张书生言谈风趣,学识渊博,便邀请他抽空到家里做客,从此成为好友。

  好景不长,二人交往了半年时间,有一日,张书生忽然急匆匆来告辞,说妻儿生活困难,他在这里做西席先生工资也不高,索性带着妻儿回家另谋出路儿。李力远听完,表示理解,还十分慷慨地送了他不菲的路费。

  在张书生离开蓬莱后,李力远进京赶考,考中进士,从此十余年,二人没有联系。

  过了13年,即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李力远担任饶阳县令,忽然有一位姓张的朋友来访,李力远一看,原来是蓬莱认识的张书生,但因为当时正值准噶尔叛乱,李力远要为朝廷筹措军需,因此无暇和旧友谈,只能算是匆匆一瞥。

  又过了10年,到了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李力远辞官回到蓬莱老家,张书生突然来访。张书生说自己家乡遭遇水灾,因此前来投奔,恳求李力远帮忙推荐一个学馆来糊口。李力远说:“正好我自己家的几个孙子正是启蒙的年龄,你不如留在我家中,权当是帮我忙了。”张书生大喜,因此留在李家,为李力远当了两年的西席先生。

  两年后,即康熙四十七年,李力远正和张书生下棋,突然一伙官兵冲入家中,二话不说就把二人五花大绑,押往省城受审。李力远曾经当过县令,实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他大呼冤枉。不曾想,从身后来了一位级别很高的将军,将军问李力远:

  “汝家塾师在南方姓王,山东姓张,汝不知乎?尔读书为官,当知理法,何窝藏朱某为不轨事?”

  意思是,你也是读书做官的,熟读律法,为何窝藏朝廷要犯?你家的西席先生在南方姓王,在山东又姓张,你不知道吗?

  经过将军的一番解释,李力远这才知道,他家里的这位张书生,竟然另有身份。于是他便问身边被捆起来的张书生:“你到底是何人?”

  张书生见事已至此,隐瞒已经毫无意义,便和盘托出:

  “吾乃先朝皇子朱慈焕,原封定王,事至今日,不得不说实情。”

  李力远听完这句话,差点被吓死,他知道,自己只要沾上这个人,怎么都洗不清了。

  四、75岁老翁,64年藏匿

  朱慈焕生于崇祯年间,被抓当日,是康熙四十七年,此时的朱慈焕,已经75岁,垂垂老矣。

  根据朱慈焕供述,李自成攻入京城后,他和哥哥们走散。

  “崇祯末年,流贼围京城,先皇将吾交王内官,匿民间。城破,王献之闯贼,闯又交杜将军。未几,吴三桂与大兵杀败流贼,各自奔逸,贼中有一毛将军,携吾至河南,弃马买牛……”

  当时,崇祯把朱慈焕交给了一名姓王的太监,王太监为了邀功,把他交给了李自成。后来李自成兵败,朱慈焕逃跑,遇到一位姓毛的将军。毛将军本是李自成阵营之人,得知朱慈焕的身份后,他带着朱慈焕逃到河南,弃马买牛,在河南隐姓埋名了一年多。

  清军入关后,加大了搜捕力度,毛将军怕牵连自身,给朱慈焕留了一些银子,便独自逃跑了。朱慈焕当年只有13岁,他一路乞讨,来到祖宗之地凤阳,在凤阳遇到明朝一位王御史。王御史见到朱慈焕,“执手悲泣,留于其家”,从此,朱慈焕改姓王,改名王士元,和王家的子弟一起读书。大概过了五六年,王御史病故,王家长子不敢收留朱慈焕,便请他出门。朱慈焕当时已经是十八九岁,离开王家后,决定出家为僧。

  后游浙,止一古剎,有余姚人胡姓,亦宦裔,偶来寺,与我谈经论文,大诧曰:“子才学如此,何为流于空门?”乃延至其家,改易衣帽,劝蓄发。

  后来,朱慈焕云游到了浙江余姚的一座寺庙,遇到一位姓胡的官员,他见朱慈焕才学渊博,一表人才,便劝他还俗,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不过,当时朱慈焕化名王士元,就连他妻子都不知道他是明朝的朱三太子。

  所以,康熙年间多起“朱三太子”案,其实都和朱慈焕无关。

  岳父去世后,余姚一位叫张念的老和尚以“朱三太子”的名义起义,朱慈焕大惊,怕朝廷顺势查到自己,这才向妻子和长子说明自己的身份,带着全家躲到山东。这段时间,朱慈焕短暂的改姓胡,后来又改姓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和李力远相识。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朱慈焕的身份,他又是如何暴露的呢?原来,在朱慈焕还俗之前,曾对一位庙里的老和尚提及过自己的身世。后来老僧去世前,曾和自己的徒弟透露过,说朱三太子曾经在某寺庙里为僧。不曾想,他这位徒弟因为犯事被朝廷抓获,为了将功赎罪,便将这条线索提供出来。由于朱慈焕两次改姓,又远走山东,官府虽然有线索,但前后却花了20余年,才找到朱慈焕本尊。此时的朱慈焕,从姓朱,改为姓王,又短暂改姓胡,最后改姓张。他三易其姓,在民间藏匿了64年之久。若不是老僧嘴不严,他可能就此消失于史书之上。

  朱慈焕被抓后,朝廷先后将近期以“朱三太子”名义谋反的多个头目找来和他相互指认,他们都表示不认识朱慈焕。可见,朱慈焕虽然隐匿64年,的确没有参与过“谋反”和“复国”。

  五、行三恪之礼,何食言而肥?

  面对审问,已过古稀之年的朱慈焕用悲怆的语气说道:

  况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皆白,乃不反于三晋变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军买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吾因年荒米贵,在山东教读度日,居近通衢,密迩京师,尚敢有谋反之事乎?

  朱慈焕的意思是说,我已经75岁了,哪有力气谋反。要谋反,也需要占领城池,囤积粮草,我家中无米,居无定所,哪一点符合造反的条件?

  主审官被反驳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得一路押往北京,等待康熙决定。哪知此人还没到京城,康熙便下令处决朱慈焕。用康熙的话说:

  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应拟大辟以息乱阶。

  康熙的意思是说:这个老头虽然没有参与谋反,但难免他有谋反之心,立即诛杀,以正视听。

  俗话说,杀人诛心,当没有证据的时候,就要用诛心的手段了。这是上位者常用的伎俩,康熙也不能免俗。

  而那个和朱慈焕交好的李力远,因为确实不知道朱慈焕的身份,康熙下了特旨,留他一条命,把他全家都发配三千里。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朱慈焕被抓后,家中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清稗类钞》云:

  闻事发被捕,皆投缳,六命俱尽。

  六口人听闻朱慈焕身份暴露后,全部自杀,以免受辱。这也算延续了朱门的血性。

  九年前,康熙在明孝陵亲自说出,如果找到明朝皇室后裔,要以“三恪”之礼待之,如今,朱三太子本尊出现,康熙急忙杀之而后快,似乎忘记了九年前自己说过的话。

  巍巍天子,拉拢人心是一回事,为皇权扫灭一切威胁又是一回事。虽然康熙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但在江山和种族面前,宁肯被天下人谩骂,也要食言而肥。

  难怪孟森先生曾评价康熙:

  曹马世称篡窃之乱,犹能容前代之君如此。圣祖不能容明裔,亦胸中自由种族之见,唯恐人望之有归!

  意思是说,曹丕和司马炎都被世人称为谋朝篡位的罪人,但汉献帝和曹奂都能在他们手中得以存活。康熙自诩是圣明君主,但他不能容忍已经75岁的朱三太子。这不仅是康熙胸中有种族偏见,更显示出他的心虚。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