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前的最后一道诏书,到底说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逝,这位从乞丐一路到明朝开国皇帝的人,他一生充满了传奇。临终前朱元璋发了最后一道诏书,说了什么?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临终前朱元璋所发的最后一道诏书如下: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除了这些之外,朱元璋又嘱咐了一句话,这句话将一代帝王该有的的杀伐果断、冷酷无情展露得淋漓尽致:后宫内未曾生育的嫔妃,全部殉葬。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四十位嫔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召集到庭院赴宴,或许那天天气不错,菜肴相当可口;嫔妃们各自斗争分成了好几派,每位都是颇有姿色的人间美景,她们在一边享受着佳肴一边谋算着皇帝逝世之后的未来,该去哪里,该怎么做。
然而在宴席结束之后她们被几个太监领到了殿堂内,殿堂内空空荡荡,中间不多不少放了四十张空木床,木床的上方系着绳套;霎那间便明了,死期已至。嫔妃们悲从心起,泪如泉涌,她们带着恐惧、不甘、绝望和对朱元璋的恨结束了这一生。
人殉这种君王陪葬制度自汉朝起因太过残酷便已被废除多年,很难想象在史书中评价是清正廉洁、体恤百姓的一位贤明圣君会重新开启如此残忍的殉葬仪式;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是想把生前得到荣华富贵带到死后?
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他最后的诏书中找到答案。
了却身后事
从遗诏中我们可以判断洪武大帝朱元璋在临终前最担心,也是最想要落实的事情;
1.”...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
这一条遗诏很好理解,临终前指认自己看好的后代作为继承人可以说是遗诏中最重要的部分。被选中的皇子或者皇孙,便有名正言顺的底气来继承皇位。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自小便经历了世间极苦,家人因瘟疫基本死绝,只剩他和他二哥,因为要另寻他路生存,不得不含泪分道扬镳;后又经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流民游走,易子而食。
自小见多了这些的朱元璋内心根本就不相信他人,他深知人心险恶、人性丑陋。就连和他一同打下江山的开国元勋也在他暮年时候被打杀殆尽。他只相信他的家人,或许是他从小便失去了家庭的原因,他相信家人之家不会背叛。
他也十分相信自己的眼光,认为皇太孙朱允炆仁明兼备,同时又得民心,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可惜朱元璋有些小瞧了皇位、这个至高权柄的诱惑力。
历史并没有给朱元璋验证其眼光的机会,朱允炆刚刚登基四年便被自己的叔叔、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夺走了皇位。可以说,朱元璋为他的后代谱写的未来,还未开始便已经走上了歧途。
朱棣
2.“...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贫民一路辗转拼杀成为皇帝的人。他了解民间疾苦,登基伊始、上有黄河改道大涝大旱之天灾,下有常年动乱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官吏贪污欺压百姓之人祸。
朱元璋登基后立刻开始着手兴修水利,对官员制定了极为严格的监管制度:那时的任何一位百姓,只要拿着一本《大诰》,便可以直接进京面圣。
抱着这样的以百姓心为心理念的皇帝,想到历代皇帝逝世后,无一不是穷奢极侈、挥霍无度,而且还有百姓需守丧三年不得婚嫁的规定。
从底层出来的他深知百姓生活有多么不容易,于是便想将自己逝世对百姓的影响降到最低,便选择了一切从简,守丧日期也改成了三天。
3.“...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每次改朝换代,皇位更迭,都是谋权篡位的最好时机。朱元璋下令各地的藩王不得进京悼念也是为了预防有人借着奔丧的名义带兵进京。
朱元璋晚年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够顺利地承接皇位煞费苦心,将一切有可能威胁到朱家皇权的人全部清理干净;首先是丞相胡惟庸,因图谋不轨之名被杀,又怕留下祸患便下令屠三三族,过程延续了近十年,杀了6个公爵、16个侯爵;后又以谋反罪处死大将蓝玉。
另颖国公付友德、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等所有跟着朱元璋从起兵到皇帝的开国元勋无一不被赐死。帝王之心,可见一斑。
朱元璋的遗诏中心思想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确保皇位顺利继承;
避免因自己的死带给百姓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看来,朱元璋下令嫔妃们殉葬的动机便很好理解。他害怕像西晋贾南风之流出现、最后自己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建立的王朝毁在几个妃子手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那便干脆一了百了、让所有威胁到皇权的人都是随着自己下葬即可。至于仁慈之心、恻隐之意,这并不能影响一个帝王的决策。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打天下、坐天下、晚年;打天下时的朱元璋有勇有谋、善待将领、领军征战、多次打出了载入史册的精彩战役,最终在众多叛军中成为了笑到最后的的那一个、成功登基。
坐天下时的朱元璋,自称布衣皇帝,从平民过来的他比谁都清楚百姓生活有多么艰难,于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兴修水利、奖励垦荒、严惩贪官、减免赋税。晚年的朱元璋,担心皇权流失、疯狂且残忍,用鲜血为自己的后代铺了一条路。
在百姓眼里,朱元璋是位明君么?他让百姓摆脱了元朝的残酷统治、人不再分为四等、百姓也有了一块自己的地,此番功德堪比尧舜。
从单一的维度给一位历史人物下是片面的,人本身就是复杂的生物,就比如朱元璋虽然是一位无疑的明君,但却不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
随着洪武大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病逝,明朝的历史也缓缓迈步向前,开启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他又是如何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
- 11-30 朱元璋除了每天批阅奏章之外,他还有着哪些日常生活?
- 11-30 对于刘伯温而言,朱元璋的态度为何却是先扬后抑?
- 11-30 朱元璋成为一方霸主之前,他对待百姓又是怎样的态度?
- 11-30 对于朱元璋而言,他为什么要制定低薪养官的政策?
- 11-30 在朱元璋心里,朱标为什么始终是他最喜欢的儿子?
- 11-30 在后世的诸多争议当中,朱元璋凭借怎样的能力成了皇帝?
- 11-30 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按常理出牌选择新太子?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