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为什么会在晚年受尽凌辱?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2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崔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存在丰富了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魏晋时期,北魏在拓跋焘的带领下统一北方,建立政权,推行汉文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在宽松的社会环境的孕育之下,一大批文人墨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崔浩。
崔浩,生于北魏时期的第一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是白马公玄伯的长子。而这一位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幸运儿,也不负家庭众望,从小就聪明好学,是当地有名的小神童。史书《魏书崔浩传》的相关记载:“少年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就将崔浩聪颖好学且文采绰绰的模样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用“北魏第一学者”的名号来形容他都不为过。然学识渊厚的学者只是崔浩的一小部分标签,他最为人称赞的、时人最鞭长莫及的是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算无遗策的军事才能。
崔浩历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朝,官至司徒,才能惊艳,深受历代皇帝的重用。作为北魏时期追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的军事谋略家,崔浩多次参与重大军事决策,才智多谋、算无遗策,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贡献智慧,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后人称颂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在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军事天才,却在晚年受尽凌辱,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催下场。谈及此,人们可能不禁哀叹扼腕。但,崔浩的陨落也不无道理,原因如下:
高处不胜寒,又如何能扼制住命运的咽喉?
作为北魏第一名臣、军事谋略家,崔浩心系华夏子民,多次反对太武帝南征,试图推动北魏向其他方向扩张;他矢志推进游牧民族汉化,竭尽全力在北魏内部推崇汉文化,恢复门阀制度,扶植汉人豪门;他誓死追随拓跋焘,力促太武帝统一北方,充分发挥他“神算子”的才能,运筹帷幄、屡立战功。又因其自身为三朝元老,崔氏家族在朝代更迭交替中与当时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世家大族建立了一个政治联盟,其背后的政治势力不容小觑,故深受道武帝、明元帝和太武帝器重。
而身为太武帝拓跋焘的左膀右臂、心腹大臣,崔浩深受信任与推崇。但福祸相随,盛极易衰。心腹大臣,换言之,就是皇帝的左右手,专门负责替皇帝做得罪人的事情。而这一角,在权力的争夺与消弭中是最容易变为心腹大患及政治牺牲品的。崔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沦为了权力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正宗的汉人,崔浩主张在北魏全盘汉化,免除鲜卑贵族原有的特权,依照汉人的传统将鲜卑族人重新划分为三六九等。虽然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的南北方的统一交流,在长远看来益于政治的平稳发展。但崔浩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点:作为一个身居高位的异族人,自身已是孤立无援。在此种情境下,还最大程度上得罪了原有的鲜卑旧贵族势力,更是将自己置于险境中。
因风头正盛、深受皇帝重视,崔浩常常高调行事,与鲜卑旧贵族在朝堂上对峙、破口大骂,公然与鲜卑势力的领袖——太子拓跋晃叫板。在太武帝远征、太子拓跋晃监国之际,崔浩因推举几十个人为太守被太子拒绝后,利用其三朝元老的地位及深受当朝皇帝倚重、权倾朝野的威压,最终逼迫太子松口。这一嚣张跋扈行径彻底惹怒了以太子为首的鲜卑旧贵族,故趁着崔浩触动自身利益之前,鲜卑势力群起攻之,以“不能听信一个异族人摆布而忘记老祖宗的传统,致使大权旁落”的借口,对崔浩发起了强烈的反对和弹劾。
善于谋国,却不善谋身;智商超群,却情商不佳,终至万劫不复绝境。
北魏时期,佛教势力早已根深蒂固。为巩固自身地位,佛教更是顺势而为,依附于政治之上,成为各大豪门贵族争权夺利、扩充门庭的工具,就连当时的太子拓跋晃都公开表示支持佛教、崇佛尚礼。由此可见,佛教势力已经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要想维护社会秩序,推崇汉化是必不可少的。可要在佛教风靡北魏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推汉灭佛,谈何容易?
饶是北魏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拓跋焘,在面对此种情形时,也陷入了两难境地:若自己亲临前线指挥推汉灭佛运动,无异于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置身于以太子为首的鲜卑贵族、佛教推崇代表势力的对立面。那么政治矛盾将变得不可调和,自己也会毫无转圜的余地。可汉化势在必行,灭佛运动势不可挡。该怎么办呢?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拓跋焘想到了崔浩。唯有让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崔浩出面,既可以让灭佛运动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推进,也可以与鲜卑旧贵族势力形成两股拧绳,在彼此牵制、拉扯中消耗各自的有生力量。而无论是哪一方取得最终的胜利,拓跋焘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让被瓜分的政治权力再次回笼。但如若事情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拓跋焘可以以崔浩是主谋为由,转移众人视力,祸水东引,以崔浩人头平息众怒,来一记金蝉脱壳。
就这样,在拓跋焘的精打细算下,崔浩担纲灭佛运动总负责人。他在长安废黜佛教、屠戮所有和尚、焚烧全部佛经、拆毁佛像,并号召各地都效仿长安的做法,将灭佛运动进行到底。崔浩同僚蔻谦深感此举会招致大祸,多次出言劝阻,但崔浩全然不理。
果不其然,这一举动既得罪了鲜卑旧贵族,更惹怒了受决绝的灭佛运动牵连的无辜百姓和佛教徒。也正如拓跋焘所料,全国各地政权代表纷纷站出来反对崔浩,同时“无形”势力——佛教徒及其受众人民也群情汹汹,咒骂崔浩应该下十八层地狱。
在举国势力的呼声和反对下,拓跋焘无奈下旨斩杀崔浩,平息众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怨恨,北魏第一功臣、天才军事家随之陨落。其实,往深层次剖析,崔浩只是历代以来政治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他的被杀,归根结底源于政权的更迭、文化的冲突,而这是历朝历代心腹大臣难逃的宿命,同时也意味着北魏前期的汉化进程遇到了暂时的阻碍。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29 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后,是什么原因导致北魏的迅速衰亡?
- 11-29 北魏的皇帝之所以改姓元,是因为哪位皇帝对汉文化痴迷?
- 11-29 后宫的妃子都抢着为皇帝生子,但北魏却有怎样的残酷规定?
- 11-29 北魏改革的实际主持者是谁?对孝文帝改革产生哪些影响?
- 11-27 北魏孝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冯太后的辅佐下进行哪些改革?
- 11-27 北魏统一北方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何不提早结束南北对峙?
- 11-27 北魏存世不到150年,但为何就经历了20位皇帝?
- 11-27 北魏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被当世所承认的少数民族封建王朝
- 11-27 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主要以哪些租调为主?
- 11-27 北魏王朝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怎样的恢复和发展?
- 11-27 北魏发展到后期就衰落了,而导致其直接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