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逆取皇位,上位后推出了哪些措施?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1浏览:35分类:历史
秦二世胡亥在秦始皇死后发动沙丘政变,并在赵高的帮助下修改遗诏成为了秦帝国的掌权人,他先后赐死自己的哥哥、对秦帝国忠心耿耿的蒙恬蒙毅,胡亥在自己的兄弟和忠臣良将的血泊之中,登上了秦二世的宝座。在属于他的帝位上,他做了什么事让众人承认他的合法性那?
一、加强祭祀。在秦二世掌权之后,他为了表示自己对祖先的无限尊敬,增加了祭祀的对象和祭品的数量,用此来表示对先人的感恩,敬畏先皇。
二、尊崇始皇帝庙。秦二世把祭祀分为两类,一类为秦作为诸侯祭祀上天,表示对秦国历代君王的敬重,其次又同时把秦始皇作为开国皇帝,以始皇为祖,独立建皇帝庙香火不断,全国百姓人人上供祭品,对这位千古一帝无限崇拜。
三、巡游天下。对秦二世来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继位的胡亥竟然沿着秦始皇当年巡游天下的路线重新走了一遍,用此来彰显自己的无限地位,并且还在秦始皇巡游时留下的石刻旁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同样也证明了自己的帝位的合法性。
四、大兴土木。秦始皇死的时候,他给自己修建的陵墓阿房宫还没有建成,胡亥继续大力兴修土建,完成了他父亲陵墓的修建,让秦始皇入土为安。并继续征用人力修建宫殿,不改奢侈的习惯,劳民伤财,搞的民不聊生,以致后来关东起义四起。
秦二世作为帝国王朝第一个逆取篡权的人,没有人可以为他借鉴,继位的胡亥贪图享乐,他认为“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他亲眼目睹了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精力充沛无限活力的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最终回到咸阳的竟然是一具发臭的尸体,这让胡亥叹息生命的短暂,犹如白驹过隙,更加刺激了他坐享奢华,享受生活的念头。但是胡亥在同时面对恐惧和享乐时,他选择了先克服恐惧,而他的恐惧来自何处。
胡亥身为皇帝制度下的第二人,而且是利用阴谋诡计获得的权利和地位,他怕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被他的兄弟所取代,他怕秦帝国的重多机要大臣不屈服,便开始了他的屠杀之路。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十几个女儿,胡亥位列十八,为嫡长子继承制为主流的时代,胡亥即便有赵高伪造的假遗诏但是仍感觉不放心。他先后给自己的兄弟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在咸阳街头砍头示众,十二位公主在杜县被处死,只有一位公子向胡亥请求给秦始皇陪葬才得以保全自己的家人。而沙丘政变集团三人中的李斯,百官之首也时隔不久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屠杀,秦二世胡亥用屠杀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
纵观这场沙丘政变从开始到结束,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显得特别具有戏剧性,也可称为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胡亥跟随巡游。在秦始皇前四次巡游天下时,他的儿子均没有跟随,唯独只有秦始皇第五次巡检才带上了他的十八子胡亥。如果胡亥没有参加这次巡游,沙丘政变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便是赵高这样高明的阴谋家也无用武之地。
蒙毅岀差未归。再看秦始皇的大臣蒙毅,秦始皇在巡游至平原郡时身患重病,他便派遣蒙毅到中原的大河山川为他祈福,等到蒙毅归来之时,秦始皇已经一命呜呼。如果秦始皇死时蒙毅在场,事件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始皇帝病死途中。如果秦始皇是死在咸阳而不是巡游的途中,赵高、李斯、胡亥的政变也就不一而定了。秦始皇第五次出发之前还是身强体壮,精力充沛,日阅120斤的奏文,但是就偏偏死在了巡游的路上,这也是秦始皇没有想到的,以至于在他死之前遗诏都没有发出,给赵高等人留下了如此大的政治漏洞,毁了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如果秦始皇在咸阳皇宫去世,最起码朝中大臣和贴身侍卫有所察觉,而不是赵高一人就可以掩盖真相,沙丘政变也就无从说起。
诏书没有及时发出。秦始皇临死前曾写有一份召回长子扶苏回国主持丧事的遗诏,可以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发出,才使得赵高等人有可乘之机。如果扶苏继位,历史说不定真的会像秦始皇想的那样把秦帝国传承几百年。
当然,历史发展有其偶然性就有其必然性,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大肆征用人力修建宫殿,严刑酷法和高度的中央集权下,秦朝最终也会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下成为被冲击的鹅卵石,随着历史的发展埋在深海中。
猜你还喜欢
- 11-30 如果蒙恬没有让赵高的奸计得逞,秦朝还会这么早灭亡吗?
- 11-30 如果扶苏能成功代替胡亥继承帝位,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 11-30 李斯对秦朝有着哪些贡献?为何说他的功劳还是大于错误?
- 11-30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秦朝的阿房宫是真实存在的吗?
- 11-29 自秦朝第一个统一中国后,为何没有大一统王朝超过三百年?
- 11-29 即使没有了赵高的存在,为何说秦朝依然还会二世而亡?
- 11-29 如果拿孔雀王朝和秦朝对比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 11-29 秦朝不能像此后汉朝那样,一直延续着几百年的国祚?
- 11-28 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儿子,而秦二世的全名又是什么?
- 11-28 南越国是秦末时期建立的,赵佗沿袭了秦朝的什么制度?
- 11-28 秦朝以前是奴隶制社会,奴隶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
- 11-28 秦朝平定百越历时十余年,为何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