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的阿巴亥,最后为何会自尽而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阿巴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小说野史中,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自己心爱的女子。即使后宫佳丽如云,他们只会宠爱怜惜这一个人。比如说皇太极与海兰珠,顺治帝与董鄂妃,而他们这些专情可能都是遗传于自己的祖辈,当年十三副铠甲起兵,一生戎马打天下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有一个专宠的女人,他给了她至尊的地位、无上的宠爱、三个可靠的儿子,但是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给她一个好的结局,让她在大好年华殉葬而死。这个幸运而又不幸的女人就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的生母,乌拉那拉.阿巴亥。
青杏枝头俏,宠爱无复加古代女子皆是早熟,但是12岁的阿巴亥的美丽却是远远超出同龄女孩的。她的美丽恰如含苞的花朵,微熟的青杏,透着几分青涩几分诱人。她的美丽使她成为一份华美的礼物,父母双亡的她被自己的叔叔也是族长布占泰献给了兵强马壮的努尔哈赤,12岁的阿巴亥嫁予了31岁的女真领袖。刚入宫的阿巴亥就凭借自己的青春貌美赢得了大汗的喜爱,成了她的宠妃。而且她性格聪慧,喜欢多学多问,有着超出年纪的成熟干练。随着大妃叶赫那拉氏病死、继妃富察氏年老色衰,年轻的阿巴亥开始向往后宫最高的位置。入宫几年,努尔哈赤对自己这个聪慧美丽的小妃子是越来越喜爱,金银珠宝不够,他直接把自己妻子的位置给了她。16岁的阿巴亥,不再是一件礼物,而是成了女真后宫的女主人。
后宫绯闻起,失宠复得宠凭资历、年龄、家世,阿巴亥可以说都不占优势,因此她后来居上成为大妃,自然有的是人不服气。于是后宫前朝开始有了大妃与二皇子代善之间的暧昧传闻。老夫少妻,这种年龄差本就是努尔哈赤在意的,再加上女真素有收继婚制度,儿子完全可以娶亲母之外的父妻,这个传闻正中日渐年老的大汗的心中之痛,一时间怒火中烧。如果非说阿巴亥与代善有什么倒也没有,但是阿巴亥与代善交好也是事实,她给代善送过好几次饭菜。阿巴亥是真的踩到了丈夫的底线,她被打入了冷宫。但是不得不服气阿巴亥的手段,她入冷宫也带走了努尔哈赤的心。一代霸主,左思右想,再加上阿巴亥生的三个幼子的日夜哀求,他终是心软,放了阿巴亥出来,还复了她的大妃位置。失而复得,阿巴亥让所有女人看清了大汗对她的独宠,那时间的阿巴亥真的是风光无限。
争权心过切,一朝赴黄泉努尔哈赤一生所向披靡,却唯独在宁远城吃了大明强将袁崇焕的大亏,大败而归,自己还身负重伤。身上伤病,心中怒气,再加上年纪大了,又是常年征战,努尔哈赤这一病就没能起来,近乎垂危。阿巴亥得讯迅速赶到了努尔哈赤的身边,一方面是照顾丈夫,再一个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她可是有三个儿子的人,丈夫这些年最宠爱的就是她生的十二皇子多尔衮。如果说能挺到盛京,努尔哈赤亲口说出遗命,那么阿巴亥将继续过着自己雍容华贵的人生。但是,这次命运没有再垂怜她,努尔哈赤在途中去世了。皇子们在意的自然是皇位,阿巴亥如果有政治头脑就应该扶持四大贝勒中的一人登基,自己继续享受太后的尊荣,但是她能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亲儿子。那时的多尔衮只是一个空有旗主之名的孩子,没有丝毫军功,在战功累累的四大贝勒眼里根本无足轻重。于是阿巴亥的宣读遗旨成了篡改圣意,四贝勒皇太极做了大汗,而她被要求以大汗最爱的女人的身份殉葬!36岁的阿巴亥,自缢殉死。
纵观阿巴亥的一生,可谓是顺风顺水。上天给了她绝世的容貌,聪慧的头脑,丈夫给了她最多的宠爱、至高的位置,她还有三个聪明健壮很得父王宠爱的儿子。可以说,一个女儿渴望拥有的一切她都有了。如果说,她稍微有点长远眼光和政治头脑,就应该提前为自己的后半生铺好路。但是她没有做到,只能说她有小智慧而没有大格局。也可能是上天赐予每个人的幸运都是有数的,阿巴亥风光的前半生已经耗尽了她的运气,因此她的生命在36岁就要画上了句号,让后人看了也只有一声叹息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清朝的军队还是比较多的,那绿营兵算是个怎样的兵种?
- 11-30 清朝地方官员有养廉银,那么京城官员也有类似补贴吗?
- 11-30 养廉银作为清朝特有的俸禄制度,它又是怎么创建的?
- 11-30 在中国博大的酒文化中,清朝的皇帝都喜欢喝哪些酒?
- 11-30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的亲王们有着哪些权利?
- 11-30 中堂最早出现于唐朝,它在清朝时期是什么品级的官员?
- 11-30 清朝很重视对皇子的教育,那么有什么相关教育制度?
- 11-30 清朝给京官的俸禄非常的低,大多数京官如何想着法子捞钱?
- 11-30 鳌拜都为三代清朝帝王出生入死了,为何还认为他是奸臣?
- 11-30 当我们翻开清朝的历史,皇位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
- 11-30 在嘉庆皇帝接手清朝后,清朝为何一步步走上没落的道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