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马谡的结局是什么 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斩杀的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挥泪斩马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提起“马谡”这个名字,稍微了解三国的朋友们可能就会想起马谡因为失街亭而被诸葛亮挥泪斩杀,仿佛马谡一生就只干了这一件事情,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对其的一个印象。然而其实所谓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只能称得上是一个马谡的“主流”结局,民间依然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因为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所以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所以即使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也没有在意,每次接见马谡的时候,都能和他从白天谈论到黑夜。

  从上述的史实来看,诸葛亮确实是非常看重马谡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前后对比一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结局就显得很有戏剧张力了。

  我们不妨先来复盘一下这个主流结局。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当时他的身边有魏延、吴壹等久经战场的老将,众人都认为应当让他们当先锋,然而诸葛亮并未听从众人意见,自说自话反其道而行之,提拔了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祸端其实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埋下。

  当然最终街亭大败的根本问题还是出在马谡身上,但凡他能听从指挥,可能都不会落到最后这番境地。

  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致使部队分置调度混乱,还因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魏国的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诸葛亮回军后,将马谡连同与之一起在街亭作战的张休、李盛等全部处斩。

  不过念着昔日感情,诸葛亮最后仍亲自为马谡吊丧,并且恩待他的子女们。

  在这个主流结局中,诸葛亮虽将这些人都处死了,但最后依然把责任一并揽到了自己头上,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一点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先主刘备的话。

  演义估计参考的是《三国志》里诸葛亮的传记,里面记载的正和大众所知的这一结局相同:“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但在《三国志》其他两个人的传记中,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马谡的结局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出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在这个结局里,马谡畏罪潜逃了,向朗明知却念着往日友情知情不报,诸葛亮因此将其官职罢免。

  《三国志·蜀书·马良传》则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不过再仔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分析,似乎又是可以把这一切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时间线的:马谡知道自己犯的是滔天大错,因此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但马谡并没有跑到天涯海角去,最终还是被缉拿归案,诸葛亮也下令处死他了,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行刑,马谡就先自己病故狱中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