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融:自愿当傀儡皇帝,最后结局如何?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在古代社会,凡是强大的国家,都会给具有联盟关系的弱国,提供强有力的庇护。作为受庇护的一方,除了向强国称臣之外,缴纳贡品也是一项最基本的礼仪和回报手段。作为联盟的双方,往往会有约定,大概在每年的什么时间,再或者是特定的时间缴纳贡品。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缴纳贡品的次数,一般情况下为一年一次,偶遇特殊情况会临时增加一次,但也不是经常性的。
然而,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的一位国君,出于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畏惧,将纳贡的次数私自增加到了三次,把刚当上皇帝的赵头搞得一头雾水。
这个人就是南平国的第三代国君——高保融。
在高从诲的众多儿子当中,高保融排行老三。根据史料中的记载,他不仅没有任何特长,而且,反应迟钝、相当木讷。用民间的大白话说,就是缺根弦儿。但是,不清楚什么原因,高从诲对这个儿子是出奇的疼爱。
高保融的成长历程,在众多兄弟当中应该是最幸福的。他从太子舍人到地方刺史,再到军事将领,都是在父亲高从诲的亲自教诲和指导下历练出来的。
即使这样,高保融在接任了南平国的国君之后,做的事情依然令人忍俊不止。
公元948年,高从诲卧病不起时,任命高保融兼领内外军事,为他接位打下了基础。同年十月,高从诲病逝之后,高保融顺利继位,成了南平国的第三代国君。
由于高从诲病逝之前,南平国已经向后汉政权俯首称臣,所以,后汉皇帝在高保融继位之后,也通过诏书的形式授予其荆南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
高保融在位期间,对后汉皇帝十分恭敬,根据约定按时纳贡孝敬。后汉皇帝为了回礼,也隔三差五地用一些虚衔来安慰一下南平的臣民。像侍中、中书令、渤海王等,这些没用实职的遥领虚衔,后汉朝廷毫不吝啬,隔个两年、三年,就会通过诏书的形式嘉奖一次。高保融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国君做得还真的是有滋有味。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高保融虽然是南平国的国君,但实际上,有点类似于傀儡。不过,他这个傀儡可不是外人树起来的,而是他自己甘心情愿的当了傀儡。
高保融在国家的大小政策上没有一点主见,所有的主张、决策,都来自于他的兄弟高保勖。而高保融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弟弟拿出决议之后,由他来负责宣布和执行,仅此而已。所以,高保融在位期间几乎谈不上什么政绩,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在别人的操纵下当了十四年的傀儡国君。
此外,高保融有个爱好,喜欢劝别人投降。他在位期间有两个例子:公元958年,南平国协同后周击败了南唐之后,高保融派遣使者出使南唐,劝南唐向后周称臣;同年六月,高保融又专门派遣使者出使后蜀,劝后蜀向后周称臣。第一次规劝没有成功,高保融锲而不舍地派遣使者出使了三次,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有趣的是,后周朝廷对于高保融这样的行为,给于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并给了一百匹布作为奖赏。如果换成其他国君,可能会对后周这样蔑视性的赏赐暴跳如雷,但是高保融却不以为然,反而高兴得不得了。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高保融做出的事情令人哭笑不得。
高保融对大宋的崛起非常害怕,第一时间向大宋朝廷俯首称臣。对于南平国的投诚行为,赵匡胤也非常欣慰,不仅保留了南平国的地域,还下了诏书,给了高保融一些赏赐。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是让赵匡胤有些心虚了。
不到一年的时间,南平国进贡就进了三次,使者每次放下东西就走,什么要求也没有提。
老祖宗有句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赵匡胤拿不准高保融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所以有些发虚,这心里还不断地琢磨这件事儿。根据史料中记载,赵匡胤当时的反应就两个字:“甚疑!”。不过,好在高保融不久就病逝了,这件事儿也就没了下文。
历史证明:送礼虽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啊!像高保融一样,送礼送到这种高度的,纵观史料,估计难找出第二个人来。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28 经过五代十国多少年时间,河朔三镇的势力才消磨殆尽?
- 11-28 南汉作为五代十国之一,其疆界出现了什么戏剧性变化?
- 11-27 五胡十六国存在于哪个时期?它和五代十国有什么区别?
- 11-27 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北两方之间的经济有多大的差距?
- 11-27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乱局,同唐朝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 11-26 10世纪:唐朝灭亡后处于大分裂的五代十国到宋朝初期
- 11-01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为何会被称为奇葩王朝?
- 11-01 五代十国时期都出现过哪些政权?又是如何灭亡的
- 11-01 杨吴在历史上存在了多久?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
- 10-31 历史上唯一一个靠眼泪上位的皇帝是谁?
- 10-31 历史上南唐存在了多少年?最后是如何被消灭的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