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电视剧中周培公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历史上的周培又是什么样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对清朝周培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屋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由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一位极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周培公富有谋略,数次挽救清朝于危难之际,为康熙鞠躬尽瘁,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果真如此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得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正史上的记载,能否代表真实的历史?

  如果能,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剧中的周培公可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清朝的官方正史中对周培公的描述很少,关于他的记载只是附在《图海传》的后面。可以说,正史对于周培公是一笔带过的。那么,这寥寥几笔中,又记载了周培公哪些事迹呢?

  首先,周培公得到康熙赏识与伍次友的推荐并无关系,因为历史上压根没有伍次友这个人。《先贤诗佩》中记载:“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早丧。先生娠甫十岁,李自成寇荆郢间,母孙夫人殉难死,先生落魄无依。为州卒小吏,旋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

  周培公年少时十分不幸,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李自成攻城期间,他的母亲又死于战乱。周培公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于显赫贵族,这才得以进入京城为官。

  周培公的第一件大功劳是他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藩起兵叛乱后,康熙将京城附近的军队全部调往南方,抵御三藩的攻势。三藩的攻势是勉强抵御住了,可京城的防备却陷入空虚。蒙古草原上的察哈尔王见状,决定趁火打劫,起兵叛乱,兵锋直指没有守备的京城。

  蒙古人以骑兵为主,从草原到北京城,不过数日,这时再从南方调兵已不可能,京城的形势陷入险境。拯救京城的人,在剧中和历史上分别是两个人。剧中的是周培公,史书上记载的则是图海。

  《清史稿》记载察哈尔王叛乱后,图海将满族的家丁家奴全部调集成军,发动他们平定察哈尔王。为了让这群入关后已经沉醉于纵情享乐的老爷兵奋勇作战,图海向全军许诺,打败察哈尔王后将所有战利品分给全体将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这群人过去终究是纵横战场的满族勇士,图海带着他们,成功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

  剧中关于这段历史的呈现与史书上的记载几乎一致,只不过主导者从图海变成了周培公。

  那么,招降王辅臣,平定三藩之乱的功劳是周培公的吗?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前者周培公确实有功劳,后者却与他没多大关系。

  王辅臣是一员悍将,当年他曾跟随姜瓖反清复明,与清军数次交战。王辅臣经常亲自冲锋陷阵,勇猛无匹,连百战百胜的八旗精锐都被他打怕了,皆称他为“马鹞子”,以示他的勇猛。投靠清朝后,王辅臣又与吴三桂十分交好,所以吴三桂起兵后,受到拉拢的王辅臣也割据了陕西,不听朝廷号令。

  康熙皇帝深知陕西的重要性,他立刻请图海再次出山,率军平定占据关内的王辅臣。图海抵达平凉以后,诸将请求图海下令立马攻城,图海却说道:“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虑不克。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清史稿》)

  图海的话传到城内,军民无不感动,王辅臣的大军也逐渐丧失军心,不愿作战。图海见时机已到,就率军拿下了位于平凉城北的虎山墩,占据了有利地形,将平凉城的粮道切断,并以红衣大炮猛轰王辅臣军营。

  这个故事情节是否感到十分熟悉?没错,这都是剧中周培公的功劳,至于图海则成为一位只知道打仗的莽夫。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呢,他此时在哪里?

  周培公出现时,战事已经快结束了。由于内失民心,外无外援,手下将士又失去战斗意志,王辅臣深知已无战胜图海的可能。其实,王辅臣割据陕西也有点左右逢源的意味,他既想跟着吴三桂一起造反打天下,又不想失去已经到手的爵位和高官。所以王辅臣反叛的决心一直不强烈。

  与此同时,周培公的同乡在王辅臣手下担任总兵,他们不愿意与朝廷作对,于是一直劝王辅臣投降。看见王辅臣动摇后,他们以蜡丸密报周培公。周培公将此事告知图海,图海决定让周培公进城招降。

  周培公孤身一人进城招降王辅臣的勇气固然可嘉,可平定王辅臣功劳最大的,却还是图海。就连招降王辅臣,周培公的同乡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至于平定三藩之乱,则与周培公更没有关系了。王辅臣本就不是三藩之一,他充其量只是吴三桂的策应,招降他完全不能与平定了三藩之乱等同。而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仍是图海,周培公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招降王辅臣以后,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不合就辞官回乡。直到准噶尔叛乱后,周培公才重新得到启用,被任命为盛京提督。后来,周培公死在了任上。至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则更是与周培公没有半点关系。

  可以看到,如果按官方史书的记载,周培公确实没有多少功劳,剧中他的成就几乎都是属于图海的。那么,文艺形象的周培公和正史中的周培公,哪个才是他呢?

  两个答案都有可能是真相。也许真实的周培公真的如文艺作品中的一样,只是满族不愿意承认身为汉人的周培公的功绩,因而把他的功劳全安到了图海身上。只是天下百姓知道真相,因而争相传颂周培公。

  也许真实的周培公只是一位还算有能耐的清臣,那些功劳本就是图海的,只是天下的汉人需要一位出色的汉臣,来寄托他们的愿望。

  至于哪个才是真相,便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先贤诗佩》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