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从汉高帝刘邦的外孙女张嫣成为皇后开始,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公主之女成为皇后的事情,这些金枝玉叶们本就出身高贵,她们又嫁给了储君或者皇帝,既是亲上加亲也是贵上加贵,但这种政治色彩浓烈的婚姻往往并不幸福,很多都以悲剧收场。

  南陈后主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是开国皇帝陈霸先的外孙女,她和她的堂舅母沈妙容一样都出身吴兴沈氏,这两家是否有直接的亲缘关系史书无载,但说她们份属同宗是没问题的。沈婺华是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后,她见证了陈隋两代的覆灭,江都之变后她出家为尼,或许就是“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的又一重现。

  出身不凡,被堂舅嫁给表哥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陈书沈君理等传》

  沈婺华的父亲名叫沈君理,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祖都是梁朝的官吏,其父沈巡于太清年间被任命为东阳太守,这位沈太守和陈霸先是旧友,因为二人是老乡,很有可能老早就相识了,沈君理这个小伙子长得帅学问高还有见识,自然是招人喜欢,当时陈霸先联合勤王军讨伐侯景成功后镇守于南徐州,沈太守就让儿子去南徐州拜见陈霸先,老陈一见这个世侄就很喜欢,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陈霸先子嗣单薄,一生只有四子三女,这之中已有两个女儿成婚或许婚,剩下这个唯一的女儿竟然直接许给了沈君理,可见陈霸先对这位世侄的印象有多好了。陈霸先的眼光的确不错,沈君理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皆勤以任职,而且政绩颇佳,很得百姓认可。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沈婺华的出生年,但联系陈霸先是在552年下半年镇守于南徐州,沈婺华之夫陈叔宝的生年是公元553年,二人是结发夫妻,相差不会很大,至多两三岁而已,故而推测沈婺华大概就是在二人婚后两三年内就出生了。在陈霸先登基后,沈君理除了升官,还被封为驸马都尉,陈氏被封为会稽公主。

  主早亡,时后尚幼,而毁瘠过甚。及服毕,每至岁时朔望,恒独坐涕泣,哀动左右,内外咸敬异焉。—《陈书后妃传》

  沈婺华的母亲会稽公主是个薄命之人,她去世时女儿尚且年幼,沈小姑娘对母亲的离世十分悲痛,即便是丧期过后,每逢母亲周年祭,她都独自一人哭泣怀念母亲,周围的人见她虽小却如此孝顺,对她都十分敬重。

  沈小姑娘是陈武帝的外孙女,自然得到了很多的呵护和爱重,他的堂舅陈蒨即位后,十分重用其父沈君理,沈君理在文帝一朝可谓扶摇直上,后来因为父亲沈巡去世才返回丁忧,待沈君理丁忧结束,陈朝却已经换了主子。

  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陈书沈君理等传》

  陈蒨驾崩后,太子陈伯宗即位,皇叔陈顼等人辅政,没过两年,陈顼就篡夺帝位改元太建,沈君理先被任命为负责东宫事宜的太子詹事,不久就迁为吏部尚书,而这时,太子正好成年,沈婺华也正值妙龄,当朝皇帝陈顼和皇后柳敬言就选定了这位出身高贵的姑娘为太子妃。

  沈君理也因女儿之贵被封为望蔡县侯,后来还坐上了侍中、尚书左仆射的高官,深受陈顼的信任,可惜没几年就去世了,陈顼赐下的哀荣格外崇厚,这不仅是他任官大半生的应得之礼,也是太子妃之父的光环加持。

  贤德正妻,昏君亦有贤后

  后无子,养孙姬子胤为己子。—《陈书后妃传》

  沈婺华与陈叔宝婚后两三年一直没有孩子,恰逢在太建五年二月,陈叔宝的侍妾孙姬生育了长子陈胤后因难产去世,沈婺华便以嫡母的身份抚养了陈胤,皇帝陈顼也十分高兴,把陈胤当做嫡孙来看待。

  几个月后,沈君理去世时,沈婺华于别殿悼念父亲,哀伤逾礼,不过陈顼和柳皇后都没有计较此事,毕竟女儿哀伤父亲也是天经地义之事,沈婺华素来孝顺,怎么会有人因此而责怪她呢?

  胤性聪敏,好学,执经肄业,终日不倦,博通大义,兼善属文。—《陈书诸王传》

  陈叔宝即位后,沈婺华自然就成了皇后,陈胤也被立为皇太子。沈婺华为人端庄持重,而且诗书俱佳,她本人也有自己的一部文集,可惜已经不存,有这样一位母亲,自然也教出了一个好儿子,陈胤可不像他父亲,他本人聪敏好学,对学问始终是孜孜不倦,不仅如此,他的文采也是深得养母的滋润,又有那么多良师指导,自然差不了,陈胤当太子时深孚众望,百官对他也十分尊重,可见沈婺华对他的教养是十分用心的。

  不过,沈婺华这个皇后做的一点都不舒心,或许正是因为她的端庄,这样的风姿并不得陈叔宝的喜爱。当时,陈叔宝被弟弟陈叔陵所伤,居住在承香殿养伤,他只允许贵妃张丽华在侧侍奉,沈婺华虽为皇后竟然都不得入内,最让人无可奈何的是,陈叔宝养伤期间由母亲柳太后临朝摄政,仓促之间依旧留居于皇后所居的柏梁殿,沈皇后也只能别居于求贤殿,直到陈叔宝病愈,柳太后才迁居于弘范宫,沈婺华这才得以入主柏梁殿。

  陈叔宝即位后,最宠爱的姬妾有两人,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大名鼎鼎的贵妃张丽华,另一位是孔贵嫔,陈叔宝不惜打破自陈霸先开国以来勤俭治家的传统,大肆扩建皇宫,为几位宠妃修建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沈婺华对陈叔宝多有劝谏,而他却丝毫听不进去,反而觉得皇后管得太宽。

  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宫,后宫之政并归之,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陈书后妃传》

  随着张贵妃宠爱的不断加深,沈婺华的皇后之权竟也被其侵夺,她这个堂堂中宫竟然就这样被架空了,沈家子侄虽然多有加封,但终究少了沈君理这样一位核心重臣,陈叔宝无所顾忌,面对张贵妃的咄咄逼人,沈婺华选择了避其锋芒,她克勤克俭,不饰绮绣,每日以经史自娱,并念诵佛经以静心。一次,江南大旱,沈皇后诵经祈雨,竟然真的得降甘霖。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个巧合,但那时的人自然都以为这是皇后感动上天的神迹。

  陈叔宝沉湎后宫,朝中自有逢迎之臣借助宠妃扶摇直上,陈国内政渐趋混乱,而北方的隋朝已经基本完成了统一的准备,眼看着就要鲸吞陈国了,可是陈叔宝竟然丝毫没有感受到危险将至,在张贵妃和一应佞臣的蛊惑下打算废掉无过的皇太子陈胤。

  而张、孔二贵妃又日夜构成后及太子之短,孔范之徒又于外合成其事,祯明二年,废为吴兴王。—《陈书诸王传》

  陈胤身为太子,又是皇后的养子,母子二人自然有一些往来,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却被张丽华和孔贵嫔故意扭曲,让陈叔宝以为沈婺华和太子有所图谋,而孔贵嫔的义兄孔范等人也在朝堂上鼓噪,最终让陈叔宝废掉了陈胤,改立张贵妃之子陈深为太子,这一年已经是祯明二年(588年)。沈婺华深知陈胤无罪,又是自己的养子,自然是要劝谏于夫,可是陈叔宝哪里听得进皇后的逆耳忠言呢?不仅不听,也有了废后的心思。

  数上书谏争,后主将废之,而立张贵妃,会国亡不果,乃与后主俱入长安。—《南史后妃传》

  陈叔宝想废后,可到底是没有废成,这并不是沈婺华的运气好,而是因为陈朝亡了,隋朝的大军渡过长江天堑,陈叔宝和张、孔二位宠妃逃至井中,仓皇之态令人耻笑,而皇后沈婺华却似乎已经看透了一切,处之如常,丝毫没有惧色。

  当时主持平陈的晋王杨广看到张丽华倾国之色十分喜欢,想要纳为己妃,奈何长史高颎说张丽华和孔贵嫔乃是祸国之色,下令诛杀二人,杨广虽然不高兴,但高颎所言有理,他又是杨坚的宠臣,自然没办法拒绝,于是同意了此事。客观来说,张、孔二人不过是南陈灭亡的催化剂罢了,二人的确魅惑陈叔宝怠政,但终归还是陈叔宝自己的选择,陈朝灭亡归根结底是南北终要统一,而自侯景之乱后北强南弱,又碰到陈叔宝这样一个昏君,自然是守不住江山。

  两经亡国,归于天净,她并非观音原型

  陈朝灭亡后,陈叔宝等人被送到了长安,杨坚对这些亡国之人还是比较宽容的,给了陈叔宝一个三品虚衔,沈婺华作为陈叔宝的妻子虽然没有了皇后尊荣,但至少还有着较为舒适的生活,十几年后,陈叔宝于洛阳逝世,被隋廷追赠大将军,封长城县公,谥曰炀,沈婺华虽然与他关系淡泊,但经历了亡国之后,自然也不像从前那样僵持了,她亲自撰写了哀辞,写尽了哀伤与沉痛。

  隋炀帝每所巡幸,恒令从驾。—《陈书后妃传》

  杨广登基后,沈婺华的庶女陈婤得宠于他,于是杨广进一步加崇了陈国遗人的待遇,沈婺华和婆婆柳敬言都加以封诰,因陈叔宝被追封为长城县公,沈婺华自然是长城公夫人,柳敬言得封为长城国太夫人,那些陈家子侄也得以出仕为官。杨广或许是因为爱慕沈婺华文采出众,亦或者她是陈婤的嫡母,对她颇为照顾,每次出巡带着那么多官员及其家眷,也都不会忘了这位寡居的长城公夫人。

  及炀帝被杀,后自广陵过江,于毗陵天静寺为尼,名观音。贞观初卒。—《南史后妃传》

  综合看来,沈婺华在隋朝的生活还是不错的,在杨广最后一次南巡江都时,沈婺华已六十余岁了,就在这座梦幻般的江都城中,杨广最终梦断于此,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后,沈婺华渡过长江回到了江南,于天净寺出家,法号还十分知名,便是观音。

  有人认为观音之名得于此,而沈婺华就是观音菩萨的原型,其实并非如此,佛教乃是古印度传来,而观音菩萨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是早已有之,并非隋唐之间才产生,“观世音”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或“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所以,此说不足信也。或许是沈婺华崇敬这位大慈大悲的菩萨,因此才以此法号出家。沈婺华颇为长寿,活到了唐太宗贞观初年,以此估之,她当时已有七十多岁,在那时绝对算得上高寿了。

  沈婺华的一生是幸运的,她出身高贵,父亲又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能臣,她的前半生有着太多的光环。她的一生又是不幸的,虽然成为了太子妃乃至皇后,却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反而几经波折险些废后,更为讽刺的是,让她逃过废后一劫的竟然是外祖父辛苦创建的国家的倾覆。

  亡国生涯是难捱的,但想沈婺华在陈宫的寂寞岁月都能以经史和佛经来找寻心中的安宁,自然也是懂得排遣的,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皈依佛门,应该就是寻到了真正的清静世界了,也许这份清静就是她得享高寿的关键。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