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就会成为皇帝的眼中钉 张良和萧何是怎么化解危机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良和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古以来功臣和皇帝就是对立的,特别是“功高震主”的功臣,在奋斗成功后更成为了最高当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而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案例也是一再上演。
现在我们用西汉建立后,诸位功臣的结局来分析一下那些幸存下来的功臣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化解危机的。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除了把自己的子侄分封到了各地,还封了七个异姓王,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韩王信、梁王彭越。其中有“汉初三杰”之称得韩信功劳最大,统兵打仗的能力也最强,也是刘邦最忌惮的。在西汉成立后不久,刘邦假借游云梦泽直接就收回了韩信的病权,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后来吕后又借用萧何与韩信的关系,把韩信骗到长安“斩于未央宫钟室”。韩王信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兵败,投降匈奴,燕王臧荼谋反被杀,英布谋反被杀,彭越被吕后剁成肉泥。也就只有张耳和吴芮得到善终。
张耳在刘邦少年时有着很深的影响,刘邦曾经去游历,在张耳家住过一段时间,对张耳也一直十分信任,并把与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而史书里记载的张耳也是全心全意的辅佐刘邦,从来没有过二心。长沙国是一个小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很小,吴芮做事谨慎、始终也是死心塌地的跟随者汉家君主,好几代都是长沙王得到善终。
其他的功臣,还有张良、萧何、曹参、周勃等,这些人也有很多封侯的,却没有封王。在刘邦平定了异姓王叛乱侯,曾经杀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也就是说这些功臣虽然也有自己的封地,却没有军权。而对皇帝的威胁无非来自于军权和政权。也就是说只有掌握着军权和政权的人才会对皇帝造成威胁。只要成功的避开这两个方面,就可以斩除皇帝的忌惮了。
现在我们再聊一下被称为“汉初三杰”中的另外两位功的是怎么化解刘邦的忌惮的。
张良原是韩国的贵族,有着很好的出身和名望。韩国被秦灭亡后张良还曾经在博浪沙刺杀过秦始皇。在跟随刘邦后张良屡次献计,刘邦也是言听计从,甚至在刘邦犹豫不决的时候都要找张良过来商议,数次取决于张良的决定。比如在定都关中还是洛阳这件事上,是娄敬首先提出定都在关中,当然有更多的人同意在洛阳,刘邦最终还是叫来张良选择了长安。在楚汉战争的刘邦与张良的关系更像师生,张良给了刘邦很多的指导。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张良也始终是个谋士,没有掌握过军权和政权。
西汉成立后为了报答这位恩人,刘邦首先让张良选择自己的封地以及封户。而张良确是十分高明的,首先淡化自己的功劳,拒绝万户的封户,只选择了和刘邦最初相遇的留县作为封邑,就是留侯。自从刘邦做了皇帝后,张良就告了病假,不再上朝,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可以说完全打消了刘邦的顾忌。
再说一下萧何。萧何也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美人物。在刘邦起义前,官职、文化水平、威望都是最高的,却拥力刘邦为主公,之后无欲无求的跟随刘邦干事业,不贪财不贪权,完美到刘邦都怀疑他的真实意图。有一次刘邦的人向刘邦说萧何在当地的威望很高,恐怕老百姓只知道有萧丞相不知道有汉王。萧何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还把自己的儿子都派到了刘邦身边作为人质。第二次拒接刘邦的赏赐,第三次更是采取“自污”的办法,自毁好形象,降低自己的功劳,才得以平安。
功高震主的功臣,首先不能炫耀自己的功劳,不要贪恋功名富贵,懂得进退,才能更好的保住自己。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李善长有着萧何的能力与功绩,但为何却没有相同的结局?
- 11-30 作为刘邦和项羽的谋士,张良与范增之间谁更厉害一些?
- 11-30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萧何为何对还没出名的韩信如此重视?
- 11-29 关于韩信的生与死,萧何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11-29 吕后为何不敢杀张良或者萧何?只因她的理智非常清醒
- 11-28 刘伯温犹如汉朝的张良一般,但为何他的待遇这么低?
- 11-27 刘邦后来成为大汉天子,为何对萧何一直没有动粗?
- 11-27 自从刘邦当了皇帝,张良为何深居简出且很少抛头露面?
- 11-26 张良到底长什么样?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如何描述?
- 11-26 历史上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是什么?竟道出了韩信的一生
- 11-26 历史上萧何是什么结局?最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死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