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后,为何要杀掉华士?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姜子牙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提到姜子牙,很多人会想起他的军事、谋略,甚至会认为他是一位古老的“神仙”,但很少有人知道,姜子牙实际上也是一位善于富国强民、善于用人的政治家。本文通过明朝大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来分享姜子牙杀名士的史实。
姜子牙,本名姜尚,字子牙,号熊飞。因古代姓、氏是分开的,姜子牙出自吕氏,因此也被称为吕尚。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外出打猎,出门之前占卜一卦,卦象显示:此次出门,必然会遇到王佐之才。随后,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此时的姜子牙,已经72岁,垂垂老矣,他放下鱼竿,和姬昌谈论天下形势,仿佛是中国最古老的“隆中对”。姬昌听完他的高论,感叹道:“你就是我盼望已久的人啊。”因此,姜子牙又曾以“望”字命名,人称吕望。
而后,姜子牙辅佐姬昌、姬发父子,兴周灭商。商纣王自焚于朝歌,姬发建立周朝。在姜子牙的建议下,周武王把天下分为若干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族和开国功臣纷纷被赐于封地,姜子牙的封地在营丘(淄博),姜子牙和他的后代扎根于此,这里也就是后来的齐国。
齐国地处东方,在姜子牙的治理下,国富民强,成为西周东部最坚实的屏障。东周春秋时期,齐国乃“春秋五霸”之首,战国时期,齐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之所以如此强大,和姜子牙留下来的治国思想有很大关系。
这要从姜子牙杀的一位名士说起,这位名士名字叫华士。早在西周建立之初,华士便有很大名气,当时许多诸侯纷纷邀请华士为官,甚至连周武王也渴望得到华士的效忠。但华士有“二不”守则,即:不臣天子,不友诸侯。
所谓的“二不”,意思是他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孑然一身,只做自己。在当时的社会中,还没有“隐士”这一说。华士的这种做派,被很多人佩服,大家纷纷称华士乃是贤人。
等姜子牙被封于齐国之后,他立即召华士来为齐国效力,华士表示不愿意,姜子牙多次邀请,华士还是拒绝。
姜子牙一怒之下,将华士杀了。
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冯梦龙《智慧全集》)
姜子牙治理齐国时,主张“仁义治齐”,他爱护百姓,重视农业,齐国百姓对姜子牙非常爱戴。然而,华士在齐国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如今华士因不愿效力被姜子牙所杀,一时间让齐国百姓无法接受,甚至有人一改对姜子牙的美好印象,认为姜子牙滥杀无辜。最后,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连周公都知道了。
周公当时正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总揽全国政务,他听闻姜子牙杀掉了华士,便质问姜子牙:“华士乃齐国名士,你为什么要杀他呢?”
姜子牙回答说:“他不愿意做天子之臣,不愿意做诸侯之友,多次拒绝我的召唤,难道我还指望他效忠于齐国?他有如此才华,既然不愿效忠齐国,那就是叛民,齐国是不允许叛民存在的。”
姜子牙的逻辑,或许难懂。多年以后,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法家学派创始人韩非子写了一篇《五蠹论》,其中提到:若一个小人(叛民)没有才华,君主是能容忍的;但如果小人(叛民)才华出众,君主便不能允许他的人存在,因为这个人很可能会利用他的能力祸乱国家,是为害群之马。
这就是姜子牙杀华士的逻辑。因此,冯梦龙在他的《智囊全集》中评价:
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
姜子牙身为齐国的政治大家,之所以会杀掉区区一位名士,主要还是担心华士此人会成为害群之马。在杀掉华士之后,姜子牙更加笃定了自己的用人策略,他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才能,吸引了很多有才华的人为国效力,为齐国的政治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姜子牙在总结用人得失时,曾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思想,这种独特思想很快使齐国区别于其他诸侯国,不管是“姜齐”还是“田齐”,齐国一直秉持这种用人思路,使齐国持续强大了约700年。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打仗与礼节似乎挂不上钩,周朝时期为何是这样的状态?
- 11-29 在周朝这个礼制王朝,婚姻制度得到了怎样的逐步完善?
- 11-29 周朝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怎样的机构管理?
- 11-29 周朝能绵延八百五十六年,其原因与孝悌的概念有何关系?
- 11-29 《六韬》内容极为丰富,书中如何反映姜子牙的军事思想?
- 11-29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历史上有哪些人对他做出评价?
- 11-29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为此制定了哪些安邦定国的政策?
- 11-29 姜子牙如何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创造新时代?
- 11-29 姜子牙的妻子为何离他而去?只因姜子牙想取得文王信任
- 11-29 姜子牙又被称为姜尚,他为何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
- 11-29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姜子牙的防御法宝究竟是什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