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乔只做了一件事,便留名青史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0浏览:35分类:历史
道士反掌抹一把脸:“秀才,李雄死后,东晋有没有趁势拿下蜀中成汉政权?”
书生摇了摇头:“李雄一去,成汉虽是自己作死,东晋这边念念不忘北伐中原,却没人把西边成汉政权当回事。
公元334年,陶侃死后,激起苏峻之乱的帝舅庾亮像只冬眠的蛇虫,趁着热乎劲又探出头来,重掌大权,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坐镇武昌。
这位志大才疏的文人又打起了恢复中原的主意,正欲甩开膀子大干之际,公元339年,本来在东晋控制下的湖北黄州被后赵锐兵攻下,晋将毛宝、樊峻拼死突围,都被赵军逼入江中淹死,晋兵晋民被杀数万。
庾亮征伐大旗还未及张举,后赵兵已经抢先一步攻拔坚城,搬空了北伐的踏脚石。这位智小谋大的帝舅失望至极,不久就郁闷而死,其弟庾翼代领其任。
平心而论,庾翼有志灭胡平蜀,也有不凡的器干。可惜,没过多久,庾氏家族就因皇位继承败下阵来。
公元344年,康帝去世,年二十三岁。庾氏兄弟想立元帝儿子、已经成年的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宰相何充坚持立康帝的儿子司马聃。康帝赞成何充的主张,在去世前立司马聃做太子。他一死,何充就用遗旨立两岁的小孩子做了皇帝,是为穆帝。
庾氏一族在朝中大为失势,庾冰又病死。公元345年,庾翼也在夏口任上因病去世,临终上表朝廷,希望让儿子庾爰之接替荆州刺史。
何充对庾翼遗表大不以为然: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近蜀,地势险阻,周旋万里。得人则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岂可以白面少年当之哉?”
员外摸了摸下巴:“何充推出人选是谁?”
书生折扇轻摇:“桓温英略过人,有文武气干,荆州之任,无出温者!西灭成汉的主角,就此被推到了前台。不过,今天先略过主角桓温,重点说一说配角袁乔。
没有袁乔的推波助澜,桓温伐蜀不可能下定决心,取得豪赌翻盘的胜利。而袁乔得以青史留名,也只因伐蜀建功立业一事,再无其他。
袁乔出身名门,东汉末郎中令袁涣玄孙,东晋国子祭酒袁瑰之子,长期担任桓温属官和谋士。新官上任三把火,桓温出任荆州刺史,为扬名立万,树立威勋,准备拿割据蜀地的成汉政权开刀,上表朝廷,要兴兵伐蜀。”
员外打了个哈哈:“桓温这是柿子先捡软的捏啊!”
书生点了点头:“李雄关起门来做皇帝,蜀中太平了三十年。李雄虽有儿子十多个,却选择战死沙场的哥哥李荡之子李班为太子。
李班仁厚酷似其伯父李雄,但李雄的儿子却不是什么善茬。一天,刚继位没几个月的新皇帝李班夜间正在灵堂哭殡,即被李雄之子李越、李期暗杀于室内。李越立李期做皇帝,把遗诏辅政的李寿打发到涪城去做梁州刺史。
公元338年,李寿趁成都不备,拥大军忽然袭城,一举杀掉李越等人,并把李期废为邛都县公,悔叹之余,李期在囚所上吊自杀。
李寿起兵之初,对天发誓,歃血盟众,说要向晋称藩。但得了成都后,李寿听亲信任调的话,自己做了皇帝,和后赵石虎通使。
使臣从邺回蜀,讲述石虎宫殿壮丽,美女盈宫,刑法严峻,这一下子把李寿羡慕得不行,立时仿效,大修宫室,广选宫女,动辄诛杀臣下立威,搞得蜀地百姓苦不堪言,被赋税徭役压得喘不过气来。
公元343年,荒淫六年的李寿病死,其子李势继位。李势当太子时很能装模作样假谦恭,称帝后即原形毕露,先逼杀了自己的亲弟弟李广,又杀掉直谏善政的大臣马当和解思明。
宗室李奕见李势无能,想夺他的位子,蜀人多拥护相随,但事败垂成,李奕逞一夫之勇,攻成都城时一马当先,被守兵乱箭射死,全军瓦解。
李奕被平灭,成汉统治却已经溃入腹心,渐成绝症之势,内的獠夷部族乘乱而起,四处劫杀。”
员外捏着肥厚的下巴:“成汉分崩离析,桓温伐蜀正当其时。”
书生折扇轻摇:“其实,桓温伐蜀之举,属下僚佐绝大多数表示反对,理由何在?
第一,军队人数不足,桓温以一个荆州担当灭国重任,白日做梦、异想天开。
第二,蜀国地形险阻,易守难攻,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困难。
第三,石虎可能趁虚进攻荆州。
桓温心里也产生了犹豫,袁乔担任江夏相,也是桓温属官,挤开其他下属进言:经略天下大事,自非凡人所能及。今为天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地虽险,势力却较羯胡为弱。李势无道,臣民不附,加之他自恃险远,战备不修,正是攻袭的绝佳良机。可先选精卒万名轻装疾驰,等敌方发觉我方出兵,我军已经逾过其险固隘口,李势可一战而擒。蜀地富饶,人口繁庶,当年诸葛亮恃此能与中原曹魏抗衡,如果能占领蜀境全土,实为国家大利。
为了打消桓温顾虑,袁乔进一步说明:朝野众人劝阻伐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我们大军西进,北方胡寇会趁机攻掠。其实,胡寇忽然听闻我军万里远征,肯定一时缓不过神,会认定我们国内严加防备,绝不敢轻动。即使他们冒险来攻,沿江守卫部队足以拒守,必无后患。
袁乔一言而决,桓温醍醐灌顶,伐蜀之心便不可逆转。公元346年底,桓温提兵伐蜀,拜表即行,未等朝廷明诏可否,就已踏上征程。袁乔能文能武,亲率两千人为先锋。”
员外皱了皱眉头:“拜表即行,朝堂什么反应?”
书生笑得云淡风轻:“朝堂一片唱衰声,唯独桓温老友、大名士刘惔摇摇羽扇,断定此行必能成功:我是根据过往与桓温赌博的经验得出此论。桓温,是个赌博大玩家,下注必下大注,没有百分百的胜算他决不轻掷。由此观之,蜀地必为其所得!停顿片刻,刘惔又说:但恐怕桓温克蜀之后,终必会专制朝廷啊。
正如所料:李势仗着蜀道险阻,不作战备,桓温长驱深入,居然没有遇到敌军,轻松地把重重天险抛在身后。公元347年三月,晋军畅通无阻,到达了成都南边彭模。
天天酒肉美女的李势惶急之下,派叔父李福、堂兄李权以及前将军昝坚等人大集兵马,自岷江以北向青衣方向急行军,欲图阻御晋军。昝坚发了猪癫风,与晋军异道而行,照面都没打,死催一样引大军到了犍为傻等。
在彭模休整时,有军中参谋建议晋军应分为两道,异路而进,可以分解成汉部队的兵力。先锋袁乔再次提出他本人的判断:现在,我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败则一人无存,应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大捷。如果兵分两路,则众心不一,假如一路败北,全盘皆输。
桓温依计,令晋军全军而进,只带三天干粮,全速前进,直扑成都。前进途中,桓温与成汉宗室镇南将军李权大军相遇,三战三胜。另一位镇军将军李位都见大势不妙,很乖巧,带着军队径直向桓温投降。
待桓温进至成都近郊,昝坚才发现自己失误,惶急之下,又率疲惫之军奔返成都,刚刚涉水渡过沙头津,听说晋军主力早已摆开阵势迎候。这下可好,两军主力还没开打,昝坚军忽然不战自溃,四散奔逃而去。”
员外思索了一下:“外派的几支兵都完了,只剩李势在成都了?”
书生点了点头:“困守愁城的李势无法,只得悉众出战,在成都西南笮桥与晋军决战。这是伐蜀的决战,也是惟一一次硬仗。
晋军开头打得并不顺利,有皇帝在身后,成汉军队士气还真忽然上来了一下子。晋军前锋进攻部队遇到汉军死命抵拒,初战不利,东晋的参军龚护被杀。成汉军得势汹汹,喊杀阵阵,数只利箭也射向位于中军桓温马前。
眼看成汉军队大瞪眼珠子,抡着大刀片子死命向前,一路上没遇过劲敌的晋军顿起惧意,乱哄哄往反方向倒退。千钧一发之际,袁乔来不及向桓温请示,便命鼓吏加急擂鼓,以振士气。
突然鼓声大振,士兵们在战场上、训练场上都已经养成条件反射,闻鼓则进,闻金则退。听见大鼓声声,晋军个个扭头又往前冲。成汉兵也就是一鼓作气,看见晋兵比自己还不要命,抵挡一阵,又都掉头回逃。
桓温大胜,乘势直驱至成都下,四处纵火,每个城门都笼罩在火焰烟雾之中。李势慌忙带着几个亲信冲出成都,先是狼狈北逃,后来也知道无路可走,向桓温送上了降表。成汉小朝廷,自李特起兵,到此经六世,共四十六年。
回顾桓温灭蜀,历时五个月,是惊心动魄的一次豪赌。最后大战更是命悬一线、绝处逢生。蜀地再次并入东晋的版图,成为益州,大大增强了自身实力。”
道士鼓掌大呼:“袁乔功不可没!”
书生叹了一口气:“可惜,天不假年!战后不久的公元348年,袁乔即去世。公元349年,后赵石虎病死,境内大乱,桓温本想趁机北伐,却被内部所阻。”
猜你还喜欢
- 11-30 晋朝发生了八王之乱,真是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吗?
- 11-2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何奥秘?真相是什么?
- 11-29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 11-29 东晋时期实行士族门阀政治都有哪些弊端呢?
- 11-28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永嘉之乱对晋朝有何影响?
- 11-27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 11-27 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的确很低,那为何会造成这种情况?
- 11-27 晋朝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决定在地方上采用什么制度?
- 11-27 趁着晋朝衰微而建立的后赵,历史上它又是怎么灭亡的?
- 11-26 历史上篡位的人如此之多,为何唯独晋朝的司马氏格外遭人鄙视?
- 11-25 在我国历史上,香皂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它是如何发展改进的?
- 11-24 古代的女子都是用什么物品美白的呢?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