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探索高适华丽逆袭的一生,他有哪三点值得人佩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说到高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高适,盛唐诗人,字达夫,世人多称他为高常侍。

  高适的一生就是华丽逆袭的人生,从乞丐到侯爷,从无名草根到位极人臣。高适擅写边塞诗,与李杜交好,诗文略逊仙圣一筹,可在仕途,就甩开诗仙诗圣好几条街。45岁前,高适穷困潦倒一度乞讨为生,45岁后,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开挂一般的走向人生巅峰,余生短短十几年,官至侯爵,在当时的诗人圈子里,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数。《旧唐书》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大器晚成,厚积薄发这些词用在高适身上毫无违和感,他用了一生告诉我们:你只管努力,其他自有安排。

  穷且益坚,心怀青云之志

  比太白小三岁,高适同样生在大唐最光辉灿烂的时代,本是官家子弟,祖上也曾做过大官,无奈父亲早逝,高适自幼便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小小年纪,就流离梁宋两地,一度靠着乞讨求生。

  虽然穷苦,可高适生性乐观,平日喜欢四处巡游交友。

  二十岁那年,他信心满满独赴长安应试: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年纪轻轻,自负文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不料考试失利,名落孙山,又离开长安回到梁宋,一边种田,一边苦读,等待下一次机会。

  十年转瞬而过,与高适年龄相仿的李白、王维都已功成名就,正是风光,就连同样出身穷苦的王昌龄也已经走上逆袭之路。

  而唯独高适,人到中年,依然一身布衣。

  当时的著名琴师董庭兰慕诗名来拜访他,他穷得连招待朋友喝酒的钱也拿不出,在《别董大》二首中他写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穷困潦倒的生活、建功立业的渴望、朋友们的显达,促使高适要迫切地改变现状,而读书人要获得入仕的台阶,除了科举考试以外,再就是赴边关立军功。

  首次出塞,一片热忱不改。

  而就在此时,契丹进犯大唐,高适为了建功报国,投笔从军,奔赴边塞。在一个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的时节,他收拾行囊,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出塞之旅。他从宋州出发,一边北行,一边访亲拜友,一边留下自己的诗篇,抒发自己的胸襟。在魏郡游历了魏征旧馆和郭震遗业、狄仁杰祠后,写下借古抒怀的《三君咏》,歌颂“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的魏征,“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的郭震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的狄仁杰,表明了自己要以他们为榜样,建功立业的决心。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看着茫茫大漠,宝剑在手,自然想到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也想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立功封侯,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高适没有得到重用,理想就像泡沫一般,风一吹就破。几年的边塞生活没有给高适的生活带来什么起色,不过写诗日益精进,在外小有名气。

  走马上任,却又任性辞官

  回到中原的高适和李杜相遇,三人一拍即合,便一起游遍宋州各地,以梁园为中心,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于齐鲁之间。所到之处,三人交流思想,切磋诗文,挥毫赋诗。

  名声渐起,诗名远播的他受到了宋州刺史的赏识,当了一个地方小官。

  但上任没多久,高适就觉得很不爽,“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既要迎合上司,又要操心黎民百姓,心中疲累难当,果断辞职,年近半百的高适,依旧没有混出个名堂。

  投笔从戎,一路青云直上

  五十岁的高适,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毅然决然走向了另一条路,千里迢迢跑到凉州,加入了名将哥舒翰的幕府。

  哥舒翰和高适有着相似的人生境遇,对高适的雄心抱负也十分赏识,得到重用的高适终于找到人生方向: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

  宝刀未老仍可称雄。很快,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统领20万大军出征潼关御敌。

  但是由于宰相杨国忠屡进谗言,哥舒翰战败被俘,潼关失守,唐玄宗出逃四川。关键时刻,高适没有被功名利禄所引诱投靠敌军,而是冒死抄小路追上了唐玄宗,向皇帝解释潼关失守的原因和经过。

  唐玄宗很欣赏他,不久,高适升为谏议大夫。

  厚积薄发,终成一代传奇

  此后高适又主持平定了江淮叛乱;花甲之年,还带军平定了蜀中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年之后的高适,在意气风发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李白被赐金还乡,王昌龄客死他乡;就连小他十几岁的杜甫,也守着一间破茅屋,迎来凄苦的晚年生涯……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太白受永王牵连锒铛入狱,昔日的好友如今站在了对立面,面对李白狱中的求救信,高适犹豫不决,最终没有施以援手。

  张爱玲说: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使用恰当的话,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被仔细地、缓慢地、一寸一寸地刻成一个奇妙的雕像。

  没有人知道高适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他不敢,也不会自毁前程!

  很佩服高适,有三点:

  一是因为他在五十岁前,一事无成屡遭打击,却没有自暴自弃,依然不断学习,寻求良机,这叫坚持!二是因为他年近半百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征战沙场,战功赫赫,这叫勇气!三是在安史之乱中,高适放弃投敌安享荣华富贵的机会,选择回来辅佐玄宗,凭借自己真本事立下战功,堂堂正正得到功名,这叫格局!

  最终,唐代宗时,高适被封为渤海县侯,年逾花甲,终于拜爵封侯,很多人终其一身,而高适,仅仅用了十余年,就书写了一篇壮丽的传奇。

  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等待一场厚积薄发。

  高适人到中年,依旧热血沸腾。

  而如今多少人,尚值年少,却已无斗志。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