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如何入仕的?李白的后半生是怎样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李白的前半生致力于用金钱与侠义为自己铺陈政治道路。他时而隐居、时而访道、时而拜谒朝廷勋贵,献诗献赋,积极推销自身。这一切的努力为他赢来了侠义与诗才的赞誉,使其在京师名声大振。
42岁的李白终于得遇人生贵人。好友元丹丘将李白多年之前写作的《玉真仙人词》呈献给玉真公主,引公主青眼相看。
同年李白又得见当代名儒重臣贺知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与《乌夜啼》之后啧啧称赞,将李白喻为"谪仙人",遂解下腰间金龟令侍从换酒,传为千古美谈。
在玉真公主与贺知章的交口举荐之下李白得蒙唐玄宗召见。当时李白正在山东任城,惊闻征召,李白满腹欢喜,自以为终于可以实现政治理想,脱口吟诵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诗篇就打马长安。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此时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崇信高力士,重用杨国忠,巍巍大唐已在迸裂边缘。唐玄宗的征辟只是基于对李白诗才的欣赏,并非对其治国才能的认可。
初入长安,李白就受到了唐玄宗"降撵相迎"的殊遇。唐玄宗赞扬李白:我早就听说过你的盛名了,如若不是你积蓄了这么高的道义,你怎会有如今的名声和成就呢?
其后的一段时间唐玄宗亦对李白宠信有加,赠之七宝床,素手调羹汤。一时间李白风头无两。
玄宗出必令李白相随,宴饮必令李白制诗。在短暂的为官期间李白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三首清平调引出了后人对杨贵妃美貌的诸多想象与探究,也引出了后世人对于李白与杨贵妃暗生情愫的无尽臆测。
得意时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又曾伴驾赐浴骊山温泉,但李白并不开心,在高歌颂扬唐玄宗之外他动辄酩酊大醉,数次被泼凉水以醒酒。
此刻,看似得意的李白正在遭逢内心的极度失意,饱受梦想与现实的磋磨。
这正是李白最悲哀之处:他一心效法管仲、张良、东方朔之辈,幻想风云际会,一鸣惊人,安济天下,然后再急流勇退效法陶朱、范蠡泛舟湖上,"深藏功与名",只在红尘中留下潇洒绝伦的传奇。然而现实是唐玄宗对待他与豢养优伶无异,只当他是赏玩的器物罢了。
内心挣扎的李白不得不寄情于酒。酒后纵情的他经常口出狂言以及泄露宫禁秘密。范传正说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傲气使然与贪杯误事使李白见罪于诸大臣,最后又见弃于唐玄宗。
在长安为官仅仅两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有人说这是体面的放逐,而李白自述此次放还乃是他自请的结果,然而不论怎样,李白不容于长安已是不争的事实。
长安之行的失败,政治抱负再一次未竟。上不能指点风云,下不能行商赚钱,时年已经44岁的李白除了诗歌之外一事无成。
这使李白充满了挫败感与郁愤,归隐之心隐约压倒了建功立业之志。不得志的李白再次寄情山水,游历大江南北。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大唐的双子星——李白与杜甫相逢并成为忘年之交。
从公元745年到公元755年的十年间成为李白人生第二次长期漫游的时期,正是"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与第一次漫游不同的是:李白的诗歌虽然依旧慷慨激昂,但其中往往流露出郁愤之情。在有了几十年不得意的人生经历之后,李白诗歌里的豪放愈显珍贵。
在这一时期,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记梦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因为遭受了馋害与政治挫折,诗末的那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才愈显清劲有力。
《独坐敬亭山》亦作于此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短短二十个字,读来饱含着无尽的寂寥。全诗无一字伤心,却仿佛写尽了伤心之意。年少时读它只觉得得来太轻易,而今再看它又觉得写尽了辛酸。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李白吧!所有的狂放都抵不过此刻的静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步入暮年的李白沉寂许久的建功立业之心再次激荡。翌年,李白受永王李磷三次邀请决定再次入世。
757年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好友营救之后,李白转战武昌投于宋若思幕下,很受器重。同时宋若思再次向朝廷举荐李白。但是朝廷不但没有重用李白,反而追究前罪将李白判处长期流放夜郎。
人事无常,人生的际遇有时真是变换倏忽。在"安史之乱"以前,好友王昌龄被流放夜郎时,李白还曾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劝勉同情之词,而今流放夜郎的命运竟然降临到了李白自己身上,真可谓造化无端。
在唐朝,夜郎是一个与世隔绝、十足悲苦之地。这样的悲苦也在李白的精神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陆离!斩鳌翼娲皇,炼石补天维。一回日月顾,三入凤凰池。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犹会众宾客,三千光路岐。皇恩雪愤懑,松柏含荣滋。我非东床人,令姊忝齐眉。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在这首《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中流露出李白愧对妻子家人以及不忍离去之情。
李白为何有如此切肤的惭愧之情呢?一方面自己流放连累家庭,另一方面在李白追随永王时他的妻子宗夫人曾极力反对过,但李白一意孤行而致如斯境地。
这样的境遇似乎是李白人生发展的必然:恃才傲物、天纵奇才的李白空有一颗济世之心,但他的政治才干委实令人不敢恭维。
在流放夜郎的十五个月中,李白写下了大量的以"流夜郎"为题的苦闷诗歌。这些诗歌通通脱去了李白曾经的高昂洒脱、傲岸不羁,充满了低沉伤感的情绪。
富二代出身的李白虽然曾一度游历数十年,但恐怕只在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与生存的不易。
十五个月后,恰逢关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这突如其来的喜讯令李白兴奋若狂,从白帝城乘舟东归时,他仿佛忘记了悲苦煎熬,吟诵出了千古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晚年的李白非常落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妻子宗夫人也离他而去入道去了,年轻时他散尽千金而他本身又不事生产,没有经济来源之后,李白只能去投奔在当涂县做县官的族叔李阳冰,去过寄人篱下的日子。
762年十一月,李白作《临终歌》病卒,年61岁。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临终之作可以看做为李白的墓志铭,也是李白对自已一生的认知与评判:大鹏奋力而飞却屡受摧折。虽被摧折,其余风仍然能够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又被挂住左翼;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一首《临终歌》,一个穷途老者的悲鸣!号为长庚星落世的千古诗仙就这样郁卒而终,令人唏嘘感伤。
然而李白的悲剧却是必然的,出生异域,身份高贵的"黑户"富二代注定无法参加科考,入仕只能依靠其他手段。
生来不凡,从小生活优渥,受到了高等教育,被父母寄予厚望的李白,从小养成了恃才傲物的性格、任侠的豪放性格与崇道的隐士性格,使得李白并不能适应狡诈的人事与官场。
太过优秀顺利的少年时代造就了李白天真的本性,这样的天真主要体现在为人与从政中:为人时李白过于狷狂,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才华出众就应当被宽容,从政时李白又过于自信,盲目地将自己的诗才与政治智慧混为一谈。
最重要的是墨侠发展到唐朝已经失去其影响力,大唐不是战国,轻财仗义或许可以赢得美名,但李白无法凭借其得到实质的帮助。
最后我想说:一代文化巨星的陨落固然值得叹息,但后人在捧读李白诗歌欣赏其傲岸不羁时更该深思他的人生悲剧,以其人为鉴,既读其文而复修己身。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李辅国作为唐朝一介宦官,权势地位如何超越前辈高力士?
- 11-30 李白因参与反叛而沦为阶下囚后,他为何会像高适求救?
- 11-30 李纯这位唐朝皇帝,真是因怕外戚干政而选择不立皇后吗?
- 11-30 在唐朝时期,入仕为官除了需要考试外还要什么推荐?
- 11-30 神童在每个朝代都有,唐朝如何创立了科举的童子科?
- 11-30 与周代不同的是,唐朝的鹿鸣宴具备了儒家哪些功能?
- 11-30 有汉朝宦官干政的教训在前,唐朝为何还这么宠信宦官?
- 11-29 在唐朝时期,哪八位诗人被时人称之为“酒中八仙”?
- 11-29 骈体文在唐朝时十分古板,因此韩愈发起了怎样的改革运动?
- 11-29 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在唐朝以后逐渐暴露出哪些弊端?
- 11-29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