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八王之乱,其实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关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八王之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但凡接触过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八王之乱”,毕竟这是一场改变中国古代发展进程的事件。
按照学术界的说法,这是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大道理都懂,但我们普遍有这样的感觉:要想把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单纯看着一堆“司马”莫名其妙的掐个你死我活,就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
但如果我们抛开封建政治、制度、经济等因素的视角,借鉴电视剧中常见的豪门恩怨模式,就会发现“八王之乱”的脉络其实很清晰:
为了稳固庞大的家业,第一代老板让家族内的男丁都身居要职,以辅佐自己不成器的儿子;但由于受太太的影响,挑选了个最差劲的儿媳妇;
老板去世后,接班的儿子成了媳妇的傀儡,家业乱七八糟,同宗的实权派们则各怀鬼胎、丝毫没有大局观,围绕成为家族的总掌舵人这一目标,开展了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内耗战。
最可怕的是,这种俗套的家族恩怨,偏偏发生在泱泱中原王朝的帝王家,带来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如今的观点,普遍认为贾南风是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祸乱的种子是由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种下。
初代老板司马炎的三宗罪:封宗室、定接班人、选儿媳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西晋取代曹魏,靠的可并不是司马昭一个人。庞大的司马氏家族,数代同堂,加上盘根错节的政治联姻,掌控了当时的朝政大权。
这也让司马炎内心深受触动:想当初,曹丕、曹睿防同宗如防贼,皇帝变成了孤家寡人,这才给了自己家夺权的机会,这可是前车之鉴啊。
因此,在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帝“禅让”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诸侯,他的叔祖父、叔父、兄弟们一共17人被封王。后来,随着儿孙们逐渐出生、长大,还陆续有所增补。
照理说,人丁兴旺是好事;不过在司马家这里,却变成了活生生的悲剧。除此之外,司马炎还干出了两起对西晋发展影响巨大的儿女私事。
性格温和、虚心纳谏,是晋武帝司马炎让不少人津津乐道的优点。这一特点也延续到了夫妻关系方面,他在自己的夫人面前也是相当的耳根子软,哦不,是尊重。
司马炎的皇后杨艳,出自弘农杨氏,姿容美丽、秀外慧中,相当的有头脑。她为人豁达,甚至把自己的表妹赵粲引入宫中,劝司马炎立其为充华(妃嫔称号)。
初看之下,我们也许会像司马炎那样颇为感动:皇后可真大度!不过事实证明:这是套路,为了给司马炎配置双重“枕头风”。
杨皇后起先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司马轨,但在两岁时就夭折了;其后又生下了老二司马衷,这个孩子自小脑子就不太好使,直到七八岁还不能认识几个字。
起初司马炎很是纠结:这个儿子如此,怎么继承自己的家业?但架不住杨皇后、赵充华姐妹俩一唱一和:自古长幼有序;何况这孩子还小,保不准会大器晚成呢?
这些话听起来挺有道理,何况司马炎哪敢让夫人们不开心?于是在公元267年,9岁的司马衷被立为西晋王朝的储君。
时光如梭,司马衷长到12岁,是时候物色个太子妃了。起初的司马炎,内心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家的闺女。卫瓘,就是当初在蜀地摆平钟会之乱那位,此时正担任征北大将军、兼任幽州刺史。
与他结亲,司马炎自然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但同时也做过调研:“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即,卫家遗传基因好,男丁众多、有生子之相,而且卫家姑娘肤白貌美大长腿,妥妥的白富美。
不过贾氏却意图从中截胡。贾充,是司马氏的大恩人,当初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带人杀掉了曹魏皇帝曹髦,替司马昭解决了大麻烦;因此,司马昭在去世前,刻意安排他辅佐世子司马炎。
别看贾充在朝廷上牛皮哄哄,在家里却是老婆郭槐说了算。此时得知司马炎正挑选太子妃,郭槐使出了盘外招,她砸重金贿赂了杨皇后的身边人,撺掇他们替自家闺女说好话。
杨皇后耳根子软,果真多次在丈夫面前说贾女的好。但是司马炎开始并不同意:“贾氏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即贾氏多生女儿、生性妒忌,而且贾女还是个矮丑黑。
司马炎说的没错,贾充连续生了四个女儿,前两个已经出嫁,待字闺中的贾南风时年14,长得确实很对不起观众;老四倒还好,不过当时年仅11岁。
不过杨皇后软磨硬泡,甚至还发动了一众朝廷耆老帮腔,司马炎最终被忽悠改变了主意,舍弃了白富美、挑选了矮丑黑当儿媳妇。
综合来看,司马炎不算是差皇帝,况且他还创造了太康之治。不过正是他的上述三大昏招,为西晋王朝埋下了巨雷。
八王之乱的开端:不像样的老丈人、不受控制的儿媳妇
公元274年,病危的杨皇后向司马炎提了最后一个请求:让叔叔杨骏的女儿、即自己的堂妹杨芷进宫,接替皇后之位;司马炎虽明白这是为了巩固杨家的权势、保住太子的位子,但毕竟这是自己最爱的结发妻子,最终乖乖照办。
司马炎在位共25年,执政后期沉迷女色、后宫佳丽上万(实数),有名有姓的妻妾28个、生子26名,但去世的杨皇后,在他心中一直占据着首要位置。爱屋及乌,纵然儿子司马衷智力堪忧、儿媳妇贾南风骄悍泼辣,仍被司马炎容忍了下来。此外,新任皇后杨芷、老丈人杨骏,也都备受宠爱与信赖。
但身为皇帝,对家人的一味纵容,往往意味着灾难。
由于持续十余年的声色犬马,晚年的司马炎已病重缠身,为了夯实身后的家业,他在公元289年再次大封诸侯,儿子、孙子都被封王。此外,他还有心让自己的叔叔、汝南王司马亮担任辅政大臣。但由于老丈人杨骏的排挤,司马亮被安排前去镇守许昌。(下文中,所谓的“八王”名字一律加粗)
公元290年,司马炎弥留之际,陪在身边的只有时任侍中、车骑将军的杨骏。在清醒的间隙,司马炎多次召见司马亮前来接受遗命;但老丈人杨骏、皇后杨芷从中作梗,他们一边假传圣旨、一边阻碍司马亮进宫。就这样,一直到司马炎合上眼的那一刻,都没能盼来司马亮。
杨骏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直滞留在洛阳的眼中钉司马亮赶去了许昌。其后他大权独揽,安排自己的亲信占据关键岗位;所有诏令,均由他自行拟定,在装模作样的请晋惠帝司马衷、皇太后杨芷(即杨骏的女儿)过目后,原封不动的颁布执行。
同时,杨骏性格苛察,过于独断专行、刚自用,除了自己的心腹,其他朝臣的意见根本得不到采纳。没过多久,朝廷内外怨声载道,“中外多恶之”。
常言道,高位不可久窃、大权不可久居,何况杨骏自己压根没这份能耐,更何况当时的皇后贾南风并不是个善茬。
看着杨氏作威作福的样子,贾南风甚是眼红;再加上她平日里的一些想法,要么被皇太后杨芷压制,要么被杨骏推脱,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对这父女俩恨得牙痒痒。
为了扳倒杨家,贾南风以入朝辅政为诱饵,私下联络镇守许昌的汝南王司马亮、驻扎荆州的楚王司马玮(司马衷的同父异母弟弟),让他们带兵进洛阳铲除杨骏。
愣头青司马玮满口答应。公元291年3月,贾南风以老公司马衷的名义下诏书,声称杨骏谋反,命令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
真刀真枪的时刻,平日里咋咋呼呼的杨骏瞬间成了怂包,几乎没做任何抵抗就被司马玮砍掉了脑袋。紧接着,贾南风再次以老公司马衷的名义颁布圣旨,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之位,其后诛灭杨骏三族。(杨艳皇后若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杨骏被杀后,汝南王司马亮如愿入朝掌权,与其一同辅政的还有元老卫瓘。立下大功的楚王司马玮,则被委任为卫将军、北军中侯;而贾皇后也大肆安插亲信、广树私党。
在这场政变中,贾南风缜密的计划、凶悍的作风让人不寒而栗,但司马亮对此却懵懵懂懂,自以为掌控了大局。他的位置还没捂热,就开始了狗咬狗,目标是孙子辈的司马玮。
司马亮认为司马玮刚杀,跟卫瓘合计着把其赶回封地。贾南风知道后,心生一计,决定借力打力,彻底除掉眼前的司马氏,将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首先,她故技重施,让司马衷写了一封诏书,声称司马亮意图模仿霍光、改立皇帝,让司马玮带兵去干掉他。
司马玮虽然知道这是要把自己当枪使,但也乐于借机除掉压在自己头上的司马亮,于是欣然接受了诏书,率兵剁掉了司马亮、卫瓘一党。
但以上只是贾南风的第一步。就在第二天,她派人手持象征帝王军权的驺虞幡,前去司马玮的大军中宣布:楚王司马玮假传圣旨、擅自杀害汝南王司马亮,罪无可赦。
军人一哄而散,司马玮人头落地,临死前他掏出了怀里的圣旨,可惜已沦为了笑柄。
通过这番操作,贾南风彻底掌握了西晋王朝大权,她广数党羽,亲朋好友都被委以重任,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豪横日子。
但别忘了,欲望的盒子一旦被打开,就再也关不上。司马炎所立的藩王,此时无不蠢蠢欲动,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
八王之乱的总爆发:野心勃勃、志大才疏的司马氏众男丁
贾南风肆意妄为了8年,在这期间,在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等一众名臣的操持下,晋王朝的局面倒也过得去。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贾南风不满足眼前的富贵,把目光盯在了下一代身上。如司马炎当初所言,贾南风生不出儿子,时任太子是谢才人所生的。小伙子自小聪明机智,被司马炎认为有爷爷司马懿的风范,几乎被隔代确立为储君。
不过这时的司马遹已经越长越歪,成了个十足的混小子。在贾南风的眼中,则成了影响自己权势的拦路虎。公元299年,她设计骗醉酒的司马遹写下了一封劝退父皇司马衷的文章,其后以谋反之名将其废除。
而当时的太子太傅赵王司马伦(司马炎的又一位叔叔),平日里刻意拍贾南风马屁,甚至掌握了统帅禁军的大权。实际上,他内心却谋划着取贾后而代之。
此时,他在狗头军师孙秀的建议下,劝说贾南风尽早杀了太子,以断绝后患。这伙人演技太过于高明,精明的贾后竟然中计。
然而太子刚死,司马伦等人就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将皇后一党全部铲除,贾后被逼喝下金屑酒而死,张华、裴等人悉数被杀。
如今,令人恐惧的贾南风终于被杀,大权也回到了司马氏手中,可谓大快人心。那是不是意味着天下就太平了呢?还早,“八王”之乱这才出场了三位。
司马伦贵为司马衷的爷爷辈,但脑子却丝毫没啥高明之处,他甚至已经不满于掌握大权。公元301年初,在除掉反抗他的淮南王司马允(司马炎的儿子)后,他废掉司马衷,自立为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治国理政方面,能力稀松、道德低下、野心无限的司马伦一党,甚至还比不上贾南风。
司马伦的皇位没坐几个月,各拥重兵的齐王司马冏(司马炎的侄子,镇守许昌)、河间王司马颙(司马炎的堂弟,镇守长安)、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的儿子,驻扎邺城)联手起兵,击败了司马伦一党,并迎接司马衷复位。
此战中,双方共计有十余万精兵战死,西晋王朝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
此后,担任了大司马的司马冏居京主理朝政,立下功劳的司马颙、司马颖被追加赏赐,仍旧拥兵自重。
但司马冏并没有珍惜自己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劳,也步上了前几位同宗的后尘。他虽没称帝,但实际上比皇帝还要跋扈,在治国水平上也乱的一塌糊涂。
眼见有机可趁,公元302年底,司马颙装模作样控诉司马冏的罪状,声称得到了洛阳城内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的儿子)的响应,率军进攻洛阳。司马冏得知消息,马上派人首先突袭司马乂。
但实际上,司马乂对此是懵逼的:压根跟他没关系。但既然刀都要架到脖子上了,哪能坐以待毙?他立即率领几百亲信夺下皇宫,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冏。
话说这位仁兄可真够彪悍的,他以绝对弱势的兵力,竟然干掉了司马冏,将其一党全部夷灭三族。
司马乂掌握了大权,但他跟之前几位不同,对待同父异母哥哥司马衷客客气气,恪守君臣之道,丝毫不给其他藩王话柄,但这并不能扑灭宗族的野心。
司马颙也没料到这位侄子如此给力,眼见煮熟的鸭子飞了,只好讪讪的退回了长安。但他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甚至多次派人试图刺杀司马乂,但都功败垂成。
但入朝主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既然阴的不行,那就来明的。公元303年,他派兵7万,联合司马颖的20多万大军夹击洛阳。
司马乂毫不畏惧,在司马衷的支持下奋起反击。他御兵有道、与将士同甘共苦,兵众虽少、粮食也极其有限,但战斗力极其强悍,多次以少胜多,杀敌数万人。战局胶着下,司马颙的部将甚至考虑放弃行动、撤回长安。
但防得了外敌、止不住内奸。公元304年初,在朝廷内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炎的堂弟)勾结一些禁军将领,连夜偷袭疲惫不堪的司马乂,将其交给了司马颙的部下。
结果,少年神勇、有可能改变西晋发展态势的司马乂,被绑在铜柱上,活生生被火烤死;目睹此惨状,即使敌军中的将士也忍不住痛哭流涕。
(至此,八王之乱的八位主角已经全部亮相)
踏着司马乂的残骸,司马家族开始分赃。司马颖实力最强,毫无意外的专权,并且成为了皇太弟;司马颙官升太宰,司马越成为为尚书令。
但人的野心是没有上限的。司马越首先发难,纠集了10万大军进攻司马颖的老巢邺城。但他不仅败下阵来,连随军助阵的晋惠帝司马衷都被俘虏;
司马越逃回东海封地。不久后,他的亲弟弟、并州刺史司马腾,纠集幽州刺史王浚,以及附属于西晋的乌桓、羯朱、鲜卑等族,联合进攻邺城。
大兵压境之下,恐慌的司马颖被在自己麾下的匈奴首领刘渊忽悠,拜对方为匈奴大单于,让他回并州集合部族、替自己出力。
但刘渊的大军还没集合完毕,司马颖就已经崩溃,他狼狈逃到洛阳,连带着晋惠帝一起,落入了司马之手。
司马颙终于得偿所愿,他征召司马越回朝共同辅政,但遭到了拒绝。恼羞成怒的他,于公元305年发诏罢免司马越兄弟几人。后者不甘示弱,悍然起兵。
经过连续的鏖战后,依靠麾下鲜卑部队的强悍战斗力,司马越大军杀进长安。公元306年,晋惠帝回到洛阳。
不久后,被俘的司马颖被秘密处死;第二年,晋惠帝司马衷也突然死亡,传言是被司马越毒死。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
不久后,司马颙也被杀光全家。最后动手的司马越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了笑到最后的那一位。
至此,八王之乱终于结束,但西晋王朝已经被折腾得省下了半口气。无尽的战乱与天灾,无数百姓死于非命,还催生了遍地的流民;西南的氐族豪杰李雄已经趁乱称王,并在同年正式称帝;当初司马颖的小弟刘渊也在并州自称汉王,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纠集内附的彪悍匈奴、羯族部众起兵反晋。
而此时的西晋,已经失去了当初大杀四方的实力,在刘渊的暴打下溃不成军。公元311年,洛阳失守;公元316年,长安被攻破,西晋灭亡,残存世家逃到江南苟延残喘,中原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对于豪门望族的狗血内斗,我们吃瓜群众向来是喜闻乐见的。但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封建时代的皇族身上,那可真的是一出不堪设想的人间惨剧,没人愿意看到这种事发生。司马家族们也许过了瘾,但天下的老百姓们可遭殃了几百年。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司马炎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放着那么多正常的儿子不选?
- 11-30 晋朝发生了八王之乱,真是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吗?
- 11-2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有何奥秘?真相是什么?
- 11-29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 11-29 东晋时期实行士族门阀政治都有哪些弊端呢?
- 11-28 据《世说新语·轻诋》描述,永嘉之乱对晋朝有何影响?
- 11-27 琅琊王氏在汉朝至晋朝结束,这六百多内为何能经久不衰?
- 11-27 司马炎为缓解之前的压力,他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 11-27 司马炎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终于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
- 11-27 司马炎怎么对待少数民族?太康之治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
- 11-27 太康时期的经济怎么样?司马炎即位后有哪些制度改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