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明朝灭亡真的在于明神宗吗 万历皇帝为什么几十年不上朝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万历不上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来,一共传位十六个皇帝,总计276年。在《明史·神宗本纪》中有曾有一句这样的话,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意思就是明朝的灭亡,真正原因是明神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我们首先来看下这位明神宗,明神宗指的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1572年,10岁的朱翊钧便当上了皇帝,如果看此时的时间线,距离明朝真正灭亡的时间还有72年,但朱翊钧的在位时间却是明朝皇帝中最长的一位,他整整在位四十八年。所以朱翊钧死后,仅仅24年,明朝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真正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万历皇帝居然长达三十年没有上朝,关于这个具体的时间,存在几个说法,史书中也有记载时间为二十八年的,正是因为朱翊钧将近三十年不上朝,所以才会出现这句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话。

  回顾朱翊钧的皇帝生涯,我们会发现,他在前面十年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在张居正的功劳下,当时还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被之后的人称为万历中兴,中间的十年,朱翊钧开始慢慢的改变,到了之后的时间,朱翊钧就是开始选择直接怠政。其主要的表现为不上朝,这位万历皇帝竟然将近三十年不理朝政,也不主持朝廷会议,根据记载,一些大臣跪求皇帝,希望他可以主持朝政,但都遭到了拒绝,他们甚至都见不到万历皇帝的面。

  还有就是不见、不批、不讲、不郊和不庙,朱翊钧在怠政时期,不会亲自去郊外祭祀天地,也不亲自去祭祀宗庙和太庙,大臣们想要见到皇帝那就是非常的难,朱翊钧选择不见,有的重要大臣三年都可能见不到皇帝一面。在明朝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大臣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上奏章,只有比较大的事或者比较急迫的事才会,皇帝见了那肯定是要批示,不管同意或者不同意,但万历皇帝选择不批,这么一来,很多事情就办不了,皇帝都不批,底下的官员哪敢做事。

  万历皇帝为何要这么做呢?原因很多,其主要的有四点。第一,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年龄比较小,张居正不仅是首辅,更是朱翊钧的老师,张居正对朱翊钧那是非常的严格,当时国家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张居正帮助他处理的,所以等到朱翊钧亲政之后,他就非常想要摆脱这些束缚。第二,朱翊钧在位期间不仅有万历中兴,还有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光辉事迹,朱翊钧自然会有所骄傲,再加上他坐上皇帝的时候,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坐稳后,又是一副繁荣昌盛的景象,朱翊钧自然会比较随心所欲。

  第三,朱翊钧因为立太子的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再加上他对文官集团的失望,朱翊钧索性就不理朝政,而且明朝推行言官政策,所谓的言官主要负责监督和上谏,他们的权力之大,在明朝连皇帝都无可奈何,朱翊钧不理朝政后,为了不见这群人,直接选择躲避。第四,身体原因,朱翊钧的身体情况非常糟糕,经常头晕,到后期的时候,根据记载他经常出现精神恍惚和耳朵听不见,同时在1966年明定陵被打开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朱翊钧的两腿是一长一短,经过后期高科技复原骨头结构图,可以推断出朱翊钧有很严重的骨科病,身体不好又有这样的疾病,可能也是万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之一。

  但是关于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首先他们认为不上朝和完全不管国家朝政是两个概念,虽然朱翊钧不朝和不见。但是在明朝时期,上朝就是类似于如今我们开会一样,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下事情,汇报一下工作,所以朱翊钧直接选择不要这种形式主义,当他决定要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他就会召开小型会议。至于不见的话,朱翊钧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他确实没怎么搭理大臣,但是并不等于完全不见,要知道一个皇帝将近三十年不上朝,但国家没有出现宦官之乱,也没有外戚干政,朱翊钧还是在关心着国家,只是他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廷的局势。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