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郭子仪功高盖主,为什么最后还能安然无恙?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皇帝对那种功高震主的功臣,往往有有着很深的猜忌之心,这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这些功臣中的武将,原因也很简单,武将手中有兵权,军中威望又高,只要生出二心很容易就威胁到皇帝的统治,因此历代皇帝对于这些武将功臣是又爱又怕,所以他们中多数都免不了兔死狗烹这个结局。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的郭子仪就是功高震主,而且这个功劳还是救李唐皇室于水火之中,那他既然功高震主,为什么最后还能安然无恙呢?

  郭子仪朝中不树敌,不计前嫌真情泯仇怨

  首先说下郭子仪当时立下的功劳,这位即是武将又是政治家的能臣先后平定了安史之乱、回纥之乱、吐蕃之乱,一生战功赫赫,尤其是安史之乱,可以说是一人救李唐皇室于水火之中,官位做到了权倾天下,威望甚至能与皇帝分庭抗礼,就是这么一位“神”一样的权臣,当然他的地位也意味着他处在了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首先郭子仪在做人方面是能不与人结仇就不结仇,结了仇也要想办法化解掉。安史之乱爆发前有个叫李光弼的将领,与郭子仪二人素来不合,谁也不服气谁。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拔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地位远高于李光弼之上,李光弼看到这种情况自然是寝食难安,为了防止郭子仪刁难,主动申请调往别处。

  恰巧此时朝廷要为郭子仪挑选一位大将,去帮助郭子仪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于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知道后,只觉得郭子仪这是要借刀杀人,只是军令如山无法违抗,临行前找到郭子仪请求郭子仪不要伤害他的妻儿。郭子仪听完后,当即流下了泪水,对李光弼解释说此去不为私愤,只为共同剿贼,挑中将军也是因为你的能力。李光弼听完后,也是感动不已,两人至此仇怨已解,甚至还成为了好友。

  对于与自己素来不合而自己又能轻易收拾的人,郭子仪尚且能做到不计前嫌,愿意真情流露化解仇怨,因此朝中自然不存在树敌一说,这也是郭子仪功高震主,却安然无恙的原因。

  郭子仪历经七朝,忠心从始至终

  另外郭子仪对皇帝的忠心哪怕是历经七朝仍旧不变,他的忠心每位皇帝都能看得到。不管是自己手掌兵权,还是在边关驻守,只要皇帝一道诏命,郭子仪立即入朝觐见,绝不推脱和迟到。

  在受到太监鱼朝恩谗言,被削兵权后,仆固怀恩率领十万大军直逼京城,朝廷当前急需用人之际,想到了郭子仪,立马加封他为太尉、关内河东副元帅等等一大堆头衔,郭子仪却提出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等平定叛乱之后,朝廷论功行赏之时,朝廷赐他的爵位,还有之前的官位,郭子仪一概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足、不贪、忠心耿耿,对于这样的人才,皇帝自然会宠信重用于他。

  为人、为官,极致谨慎

  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立下大功的郭子仪变得不管是为官还是为人更加谨慎了,他对每位官员同僚的脾气性格都很了解。例如郭子仪生病之时卢杞前来拜访,由于卢杞生的相貌过于丑陋,寻常妇人见到后难免失声发笑,为了防止引起卢杞的嫉恨,郭子仪提前让姬妾退到后堂,自己独自迎接等待。

  果不其然,后来的卢杞成为了宰相,极尽报复当初对他嘲讽之人,屡进谗言打击异党,把之前所有得罪他的人统统陷害,唯独对郭子仪仍旧处于一个尊重的状态,由此可见郭子仪在为人方面,以及为官方面的谨慎。

  正是由于郭子仪在做人上谦虚,对同僚谨慎,对皇帝忠心,不贪、不慕虚名等等优秀品质,才使得他能够历经七朝并且做了四朝皇帝的栋梁,真正做到了功高震主而主不忌。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