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一生有何战绩?他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乐毅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时势造就英雄,英雄又搅动风云,形成新的“时势”,继而造就另一批新的“英雄”,他们再搅动风云,形成另一个全新的“时势”,周而复始,历史正是如此。
战国,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在这样的“时势”之下,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他们又在这个大争之世中搅动风云,形成了新的“时势”。我们今天要说的便就是这其中的一位“英雄”——乐毅。
一提起乐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那场直接改变战国历史走向的“乐毅伐齐”。在这场大战之中,乐毅以联军统帅的身份,指挥秦、燕、赵、魏、韩五国联军与齐军激战于济西,几乎全歼了齐军主力,而后五国一拍两散,乐毅更是率领燕军主力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齐国国都临淄,迫使齐闵王君臣流亡别国,几经辗转后才去到了齐国“五都”之一的莒城,齐闵王在这里被楚军大将淖齿虐杀。
此时,乐毅已经率领燕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仅剩即墨和莒城两座城池尚未失陷,再加上齐闵王被杀,齐国几近亡国。自此,燕国一雪三十年前险些被齐国灭亡的国耻,燕昭王更是亲抵前线犒赏乐毅及其麾下三军,而齐国遭此大劫,国力大损,从天下霸主的神坛跌落。
说到这,就会有很多同学有疑问了,取得了如此骄人战绩的乐毅,为何没能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呢?
这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战国四大名将”这一称呼是在多久出现,如何出现的。
在南北朝时期,南梁名臣、史学家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将此前梁武帝派人从王羲之碑文中拓下来的一千个字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便于背诵的文稿。在这种情况之下,周兴嗣利用自己坚实的历史基础,编出了一篇朗朗上口的韵文,这便就是传唱千古的《千字文》的由来。
在《千字文》之中,曾有这样两句话——“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因《千字文》后来从教导皇子的文稿成为了后世孩童们的启蒙文章,渐渐传播开来,久而久之,人们就因为周兴嗣在《千字文》中所写的这两句话,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前面我们曾说到过,《千字文》是周兴嗣应梁武帝所托,创作出来的一篇韵文,在这其中,排列“战国四大名将”的顺序以及人选,自然要从梁武帝派人拓印下来的一千个字中选取,而且押韵也是重要原因。
而在那两句话之中,“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本就是描写李牧功绩的,而提到了李牧,势必就不能绕开与李牧合称为“颇牧”的另一位赵国名将廉颇,这样一来,还缺了两位名将才能做到对仗和押韵。
而既然提到了战国时期的名将,自然也就绕不开那位被称之为“人屠”的一代杀神白起,这样一来,还缺一位名将,放谁都不太合适,于是乎,周兴嗣就将在太史公的《史记》之中与白起合传的王翦给写了进去,这就有了“起翦颇牧,用兵最精”的说法出现。
不得不说,这还真算得上是一个美丽的“巧合”。
不过,后世史家对战国四大名将这一概念的诠释,作为我们在前文提到的那个问题的“标准答案”会更合适。
那就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生活的年代,都是秦国独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中,主要是秦国与山东六国的对抗,这一时期的秦军是最为强悍的。而如吴起、乐毅等人,他们在军事指挥能力、战略制定水平等方面未必就不及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但是因为生活年代以及所在国别的影响,他们均未曾与最为强悍的秦军交过手,因而未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乐毅曾辅佐燕昭王强大燕国,赵孝成王为何放着他不用?
- 11-29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说法与战国名将廉颇有何关系?
- 11-29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神医,那么他的医术究竟学自何人?
- 11-29 扁鹊是怎么死的?他这位“草莽游医”被哪位战国御医所妒?
- 11-29 扁鹊作为战国时期的名医,他又是如何救活死太子的?
- 11-29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其雏形为何是战国时期的“六博戏”?
- 11-29 除了知名的战国七雄之外,战国时期总共有多少个国家?
- 11-29 蔺相如作为战国著名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是什么?
- 11-29 战国时期有七个强大的国家,为何却是由秦国最终胜出?
- 11-29 楚国在战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最后为何却没有一统七国?
- 11-28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的是什么?
- 最近发表